当前位置:
首页 > 乳腺疾病的病理 > 乳腺脂肪瘤的诊断治疗(乳腺肿瘤学 增生、炎症及良性肿瘤的诊断处理)

乳腺脂肪瘤的诊断治疗(乳腺肿瘤学 增生、炎症及良性肿瘤的诊断处理)

导语:乳腺脂肪瘤的诊断治疗属于乳腺肿瘤学下的增生、炎症及良性肿瘤的诊断处理分支内容。本篇围绕乳腺肿瘤学 乳腺脂肪瘤的诊断治疗主题,主要讲述乳腺脂肪瘤,乳腺良性肿瘤,乳腺肿瘤,脂肪瘤等方面医学知识。

乳腺脂肪瘤是指发生于乳房皮下脂肪、乳腺小叶间脂肪或深层肌肉、脂肪组织的软组织良性肿瘤,由有包膜的脂肪组织构成,可发生于任何有脂肪存在的部位。一半以上发生在四肢,主要在皮下,也可见于肢体深部肌腹之间。

1.临床表现:乳腺脂肪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发生于乳腺丰满、肥胖的中年以上妇女。单发或多发,肿块质软,无疼痛及任何不适,常为无意中发现。临床上多无症状,有的肿块不可触及,有的可触及,一般较软,可活动。但是,当肿块变大压迫乳腺时,患者会出现胀痛感。肿块大小3~5cm,大者可达10cm。

2.临床分型:根据肿块在乳腺内层次深浅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乳腺浅层脂肪瘤、腺体间脂肪瘤、乳后间隙脂肪瘤。据文献统计分析,乳腺脂肪瘤大多生长在浅层的皮下脂肪间隙内,这与肿瘤的来源及本身的结构成分相符合。而乳房后间隙因其脂肪组织分布相对较少,故此类病变罕有发生。

1、乳腺浅层脂肪瘤:①位于乳腺皮下脂肪层内,病变特点明显,容易作出正确诊断。②病变多数较小(3~5cm),因为病变表浅,患者易触及,因此能够及早发现。③病变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以后者为多。④乳腺X线检查病灶密度大多数为单纯低密度,病灶与周围皮下脂肪间可见到环形高密度线状阴影。切线位或局部点压片还可显示病变的上、下缘或左、右缘,与正常腺体密度间呈杯口状相邻,此征象也是与皮下脂肪组织的鉴别点。少数病例会在以低密度为主的病灶中出现稍高密度影,该种情况多与脂肪瘤内发生炎症或外伤导致的脂肪坏死有关。

2、乳腺腺体间脂肪瘤:①脂肪组织向腺体层伸入并形成岛状分布。②腺体间脂肪瘤多数形态为分叶状,或类圆形,以前者为多。③乳腺X线检查病灶密度低于腺体组织,可因周围腺体组织重叠而高于皮下脂肪组织,病灶周围可见完整线状薄包膜。周围组织受压移位变形。而腺体间脂肪组织与周围结构呈移行状,无完整明确的边缘。④在脂肪型乳腺中,腺体间脂肪瘤只能见到包膜外形,无包膜、无占位的病变,X线表现为阴性,此时最易漏诊。应结合患者体征加照肿块切线位并仔细观察,同时建议患者做超声检查。

3、乳腺后脂肪瘤:乳腺X线上表现为各个径线上均较大的低密度影,包膜完整。由于病变较大,有时病灶后缘可能不完全显示,而病变前缘非常清楚、光滑。周围组织包括胸大肌都会受压移位。

3.鉴别诊断:乳腺皮下脂肪层内脂肪瘤一般较容易诊断。乳腺腺体间脂肪瘤主要与以下几种病变鉴别。

1、错构瘤:两者的鉴别点主要是病变密度,此时应该加照局部点压片或病变切线位,排除病变周围重叠组织,确定病变内有无腺体组织。如果病变内部密度不均匀,有中等密度腺体组织,表现如“水中之岛”,则为纤维腺脂肪瘤;反之,若密度均匀降低者,则为腺体间脂肪瘤。

2、创伤后油性囊肿:该病多与外伤、手术及放疗有关,肿块或结节质地较硬,多与皮肤有粘连。X线上表现为小环状低密度影,圆形或椭圆形,囊壁薄,囊壁呈中等密度的线状环形阴影,囊壁可有弧形或环形钙化。周围见数量不等纤维条索影,可伴有局部皮肤增厚。

3、低密度积乳囊肿:大多数有明确的哺乳期乳腺炎病史。多见于年轻哺乳期女性,病变常为单侧,以乳腺周边区域多见。其X线表现为低密度影,且囊壁薄,界限清楚,病变密度较脂肪瘤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哺乳后或产后时间较长,囊内容物脂化所致。

4.治疗:乳腺脂肪瘤一般手术切除可治愈,不会复发或转移,也有文献报道无症状非手术的患者随访无恶变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