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乳腺癌临床分期 > 乳腺癌TNM的定义(乳腺肿瘤学 乳腺癌临床分期)

乳腺癌TNM的定义(乳腺肿瘤学 乳腺癌临床分期)

导语:乳腺癌TNM的定义属于乳腺肿瘤学下的乳腺癌临床分期分支内容。本篇围绕乳腺肿瘤学 乳腺癌TNM的定义主题,主要讲述乳腺癌,乳腺癌分期,TNM分期等方面医学知识。

在乳腺癌中,日益广泛使用的新辅助化疗反映了患者的疾病程度,并用来评估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应用新辅助化疗并不改变临床(预先)分期。此外,在新辅助化疗前用细针穿刺和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应分别标注“f”和“sn”。通过细针穿刺或空芯针活检被确定为转移者,无论最后病理标本中肿瘤病灶的大小,应该归为N1。举例来说,如果新辅助全身治疗前,患者还没有触及到肿大淋巴结,但超声引导下有一个腋窝淋巴结活检是阳性的,患者会被归类为cNl(f),其临床(预先)分期视为ⅡA期。同样的,如果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有阳性的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患者会被归类为cNl(sn),ⅡA期。根据TNM分期规则,缺乏病理T的评价(未切除原发肿瘤的),在新辅助化疗前发现淋巴结转移者,仍然归为临床分期。

原发肿瘤(T)

临床和病理的原发肿瘤(T)的分级定义是相同的

测量肿块大小要精确到毫米。如果肿瘤大小略小于或大于某一T分期的临界值,这时建议读取到最接近的毫米大小来确定接近的临界值。例如,报告1.1mm大小应记为1mm,或2.01cm大小应报告为2.0cm。以下用“c”或“p”来标明T分期的类别,明确是由临床体格检查或影像学检查还是病理测量得出。一般来说,病理测量优于临床测定。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O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

Tis(DCIS) 导管原位癌

Tis(LCIS) 小叶原位癌

Tis(Paget) 乳头佩吉特病与浸润性癌或乳腺实质的原位癌(DCIS或LCIS)不同。与佩吉特病有关的乳腺实质肿瘤应根据实质病变的大小和特征进行分类,此时应对佩吉特病加以注明

T1 肿瘤最大径≤20mm

Tlmi 肿瘤最大径≤1mm

Tla 肿瘤最大径>1mm,且≤5mm

T1b 肿瘤最大径>5mm,且≤10mm

T1c 肿瘤最大径>10mm,且≤20mm

T2 肿瘤最大径>20mm,且≤50mm

T3 肿瘤最大径>50mm

T4 不论大小,侵及胸壁(a)和(或)皮肤(b)

T4a 侵及胸壁,单纯的胸肌受浸润不在此列

T4b 没有达到炎性乳腺癌诊断标准的皮肤溃疡和(或)卫星结节和(或)水肿(包括橘皮样变)

T4c 同时有T4a和T4b

T4d 炎性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T分期(ypT)

临床(预先)T分期是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诊断而定义,而ypT分期则是根据病理学大小和范围进行定义。ypT分期应根据最大的单一浸润性癌灶进行测量,用“m”表示多发肿瘤。测量最大的肿瘤区域范围不应包括瘤床边缘增生的结缔组织部分。

病理报告应包含更多的信息,例如肿瘤病灶的延伸距离、目前癌灶的数目、某些肿瘤可能出现的片/块数、临床医师评估疾病的程度。用初期判断性质的细胞活检病理结果与治疗后的进行比较,也有助于评估新辅助化疗的反应。

注:如果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前被诊断为炎性乳腺癌,即使治疗后炎性乳腺癌的症状得到完全缓解,患者仍将被诊断为炎性乳腺癌。

区域淋巴结(N)

淋巴结的临床分期(cN)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O 无区域淋巴结阳性发现

N1 可活动的同侧I、Ⅱ水平腋窝淋巴结

N2 融合或固定的同侧I、Ⅱ水平腋窝淋巴结,或临床发现[1]的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没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证据

N2a 同侧腋窝淋巴结融合或固定

N2b 临床发现的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没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证据

N3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Ⅲ水平)转移,伴或不伴I、Ⅱ水平淋巴结转移;或临床发现[2]的内乳淋巴结转移,伴临床发现的I、Ⅱ水平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淋巴结或内乳淋巴结转移

N3a 转移至同侧锁骨下淋巴结

N3b 转移至同侧内乳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

N3c 转移至同侧锁骨上淋巴结

淋巴结的病理分期(pN)

p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先前已切除或未切除)

pN0 无组织学证实的区域淋巴结转移[3]

pNO(i-) 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IHC阴性

pN0(i+) 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HE染色或IHC阳性,肿瘤灶≤0.2mm

pNO(mol-) 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RT-PCR阴性

pN0(mol+) 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IHC阴性,RT-PCR阳性

pN1 微转移,或转移至1~3个腋窝淋巴结;或临床未发现[4],但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发现的内乳淋巴结转移

pNlmi 微转移[转移灶>0.2mm和(或)多于200个细胞,但≤2.0mm]

pNla 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至少有1个转移灶>2.0mm

pNlb 临床未发现,但前哨淋巴结活检发现的内乳淋巴结微转移或转移,同时腋窝淋巴结阴性

pNlc 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同时临床未发现,但前哨淋巴结活检发现的内乳淋巴结微转移或转移

pN2 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发现的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没有腋窝淋巴结转移

pN2a 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至少有1个转移灶>2.0mm)

pN2b 临床发现的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没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证据

pN3 10个及以上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临床发现的内乳淋巴结转移,伴1个或以上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或3个以上的腋窝淋巴结转移,伴临床未发现,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证实的内乳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pN3a 转移至10个或更多腋窝淋巴结(至少有1个转移灶>2.0mm);或转移至锁骨下淋巴结

pN3b 临床发现的内乳淋巴结转移,伴1个或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多于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伴临床未发现,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证实的内乳淋巴结微转移或转移

pN3c 转移至同侧锁骨上淋巴结

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N分期(ypN)

评估同上述临床N分期的方法。(sn)只用来说明治疗后对前哨淋巴结的评估。如果描述中没有提到(sn),那么腋窝淋巴结的评估写作“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node dissection,AND)。如果没有(sn)或者AND,那么称为ypNX。

远处转移(M)

M0 临床和影像学检查未见转移

cM0(i+) 无转移的症状和体征,也没有转移的临床或影像学证据,但通过分子检测或镜检,在循环血、骨髓或非淋巴结区域发现≤0.2mm的病灶

M1 经典的临床或影像学方法能发现的远处转移灶或组织学证实的>0.2mm的病灶

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M分期(ypM)是指接受过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在临床阶段的分期,而不是新辅助化疗开始时的分期。如果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没有转移,而在治疗开始后出现远处转移,那么被认为是疾病进展。如果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有远处转移(Ml),那么被认为是远处转移(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