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乳腺肿瘤的筛查诊断 > 乳腺肿瘤学 >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策略(乳腺肿瘤学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策略(乳腺肿瘤学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导语: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策略属于乳腺肿瘤学下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分支内容。本篇围绕乳腺肿瘤学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策略主题,主要讲述乳腺癌,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等方面医学知识。

一、ER/PR的重新评价

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是受体依赖性的,内分泌药物对ER和(或)PR阴性的患者几乎没有疗效。由于中心实验室和地方实验室对ER、PR的检测有时不能完全符合,所以标准化检测ER、PR是内分泌治疗的基石。建议中心实验室重新评价ER、PR状态。

二、激素受体阳性和HER-2阳性患者的治疗

即使在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中,单纯的内分泌治疗对HER-2过表达的患者疗效仍差,建议给予这部分患者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如年老或合并症等不适合化疗者,可考虑曲妥珠单抗或拉帕替尼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

三、转移病灶的再次活检

有38%乳腺癌患者的转移灶与原发灶的受体状况不一致,14%患者因转移灶受体改变而调整治疗方案,转移灶中PR转阴的患者对内分泌的反应低于PR持续阳性的患者(1年PFS分别为27%和47%,P = 0.30)。因此如有可能,尤其对于疾病进程加快的患者,建议重新活检,以明确ER、PR状态是否改变。极少数患者的转移灶中HER-2状态与原发灶不同,因此不建议为取得HER-2状态而对转移灶再次进行活检。

四、绝经后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选择推荐

通常,对内分泌治疗敏感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首选内分泌治疗。对内分泌敏感的患者通常具有以下特征:较长的DFS(≥2年);无或局限的脏器转移;慢性病程和转移部位少,相关症状轻微;既往内分泌治疗有效等。内分泌治疗中或辅助内分泌治疗结束12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被认为对内分泌治疗耐药,需改用其他治疗手段。

一线内分泌治疗:首选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包括阿那曲唑、来曲唑和依西美坦,他莫昔芬仍是一线内分泌治疗的可选药物。

二线内分泌治疗:他莫昔芬一线内分泌治疗失败后,推荐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包括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和选择性ER下调剂(氟维司群)作为二线内分泌治疗。第三代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和来曲唑)一线内分泌治疗失败后,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他莫昔芬、氟维司群,甚至在特定情况下孕激素、雌激素或雄激素均可考虑。目前还没有最佳的用药顺序。对于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后很快进展的乳腺癌,氟维司群效果较好。

需要强调的是,在给予患者选择内分泌治疗时,对于不同的患者要充分考虑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给药路径等。

五、绝经前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选择推荐

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药物选择推荐他莫昔芬、卵巢功能抑制或两者联合;或者在充分抑制卵巢功能的基础上,按照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建议给予相应的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起效缓慢,常常要服药2~3个月后才能见到肿瘤缩小。因此,如果肿瘤无明显进展,有必要至少服药16周后再评价疗效。一般认为,联合用药的疗效并不优于单一用药。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受肿瘤转移部位(如软组织和骨转移比内脏转移效果好)和受体状况等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