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乳腺癌的术前治疗 > 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乳腺肿瘤学 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与处理)

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乳腺肿瘤学 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与处理)

导语: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属于乳腺肿瘤学下的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与处理分支内容。本篇围绕乳腺肿瘤学 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主题,主要讲述乳腺癌,炎性乳腺癌等方面医学知识。

诊断

临床特征

原发IBC的首发症状常为乳房肿大、皮肤发红、变坚实,可伴有疼痛。典型临床表现为全乳弥漫性肿大,乳腺1/3或以上面积皮肤充血、水肿(橘皮征),且充血、水肿区有明显可触及的边界,肿瘤的边界多触诊不清。可伴有皮肤丹毒样边缘或斑纹状色素沉着、皮温增高以及触痛。部分患者可见局部肿瘤破溃引起的皮肤溃疡,这类患者往往系局部晚期乳腺癌继发而来。

辅助检查

除了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外,患者还应该接受双侧乳房钼靶摄片、双乳及相应引流区域(双腋窝及颈部淋巴结)的淋巴结超声检查、胸/腹/盆腔CT扫描、全身骨骼ECT扫描,必要时行乳腺MRI检查及PET-CT扫描等。

(1)钼靶检查:IBC的钼靶主要表现为皮肤弥漫性增厚、弥漫性密度增高,皮下组织及乳腺实质梁状、网状增粗,乳头回缩,腋窝淋巴结肿大等。有时可见微小钙化和局灶肿物。

(2)B超:B超声像图可见皮肤明显增厚,悬韧带增厚,皮下组织水肿,有时可检出X线不能检出的局灶肿物。

(3)MRI检查:T2WI可见患侧乳房体积增大,皮肤增厚,信号增高,乳腺组织呈弥漫性高信号;动态增强减影后,MIP显示乳腺弥漫性明显强化,周边散在强化结节,血管影增多、增粗;SI-Time曲线为Ⅲ型。

目前影像学的辅助检查对IBC的诊断鉴别意义不大,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

病理诊断

细针或空芯针穿刺活检可以明确诊断,包括皮肤、皮下淋巴管组织以及肿瘤实质的切取活检也可作为确诊手段。活检组织除常规病理检查外,还应该检测其激素受体以及c-erbB-2情况。IBC的组织学类型无特殊性,各种组织学类型的乳腺癌均可见IBC。IBC的临床表现实为肿瘤栓子堵塞了真皮淋巴管而造成。虽然需要活检以评估乳腺肿瘤情况及真皮淋巴管内病变,IBC的诊断主要基于其临床表现,真皮淋巴管内病变并非诊断之必需,也不足以诊断该疾病。

鉴别诊断

(一)急性化脓性乳腺炎:通常发生于哺乳期妇女,有急性炎症的全身和局部表现,伴中性粒细胞增多,穿刺可见脓液和坏死组织,涂片可见炎性细胞。

(二)乳房蜂窝织炎:初起时为境界不明显的弥漫浸润性斑块,以后炎症迅速扩展和加重,局部红、肿、热、痛,有显著的指压性水肿,有压痛。溃破后排出脓液及坏死组织。急性期患者有高热、寒战、头痛、全身不适等。有的患者伴有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坏疽、转移性脓肿或严重败血症。还可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增多。抗生素治疗有效。

(三)恶性淋巴瘤或白血病的乳腺浸润: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诊断,临床鉴别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