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乳腺疾病的病理 > 乳腺乳头腺瘤的诊断治疗(乳腺肿瘤学 增生、炎症及良性肿瘤的诊断处理)

乳腺乳头腺瘤的诊断治疗(乳腺肿瘤学 增生、炎症及良性肿瘤的诊断处理)

导语:乳腺乳头腺瘤的诊断治疗属于乳腺肿瘤学下的增生、炎症及良性肿瘤的诊断处理分支内容。本篇围绕乳腺肿瘤学 乳腺乳头腺瘤的诊断治疗主题,主要讲述乳头腺瘤,乳腺良性肿瘤,乳腺肿瘤等方面医学知识。

乳头腺瘤(nipple adenoma)又称乳头导管腺瘤、乳头状腺瘤、侵蚀性腺瘤病、乳头的乳头状瘤病和乳晕下导管乳头状瘤病等。乳头腺瘤是发生于乳头部导管的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40~50岁女性,发病率不到乳腺良性肿瘤的1%。病程长,生长缓慢,肿瘤体积小,直径一般不超过2cm。

1.临床表现:乳头溢液、糜烂、破溃和乳头内触及小结节等。病变一般为单侧,双侧者极罕见。病变结节位于乳头部,质地中等,边界不清,结节直径很少超过2cm。乳头糜烂仅累及乳头管开口处周围皮肤。

2.诊断与鉴别诊断:乳头腺瘤是源于乳头导管或输乳窦的良性肿瘤,生长方式是导管上皮细胞增生,并沿导管分支呈芽孢状向周围间质突出,形成复杂的腺瘤样结构。本瘤术前诊断较困难,临床上易与湿疹样癌和导管内乳头状瘤混淆,而病理上需与乳头汗腺样腺瘤和乳腺癌等进行鉴别。术中冷冻切片容易误诊,因此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1)湿疹样癌:乳头糜烂,破溃累及整个乳头及乳晕区,甚至侵犯乳晕周围的皮肤;乳头和乳晕的表皮内有形态独特的佩吉特细胞,细胞呈圆形、卵圆形,胞质丰富而透亮,核大深染,核仁清楚,乳头下常合并导管内癌;而乳头腺瘤是导管上皮细胞增生,呈乳头状、腺管及实性巢状,外层有肌上皮细胞,表皮内无佩吉特细胞。

(2)导管内乳头状瘤:临床表现与乳头腺瘤相似,但两者的组织起源不同。前者发生于大导管,基本形态为导管内上皮乳头状增生,形成复杂的分支,乳头中心含纤维脉管间质,乳头表面覆以腺上皮及肌上皮细胞;而后者源于乳头导管,肿块局限于乳头或乳晕部。

(3)乳头汗腺样腺瘤:发生部位与乳头腺瘤相同,但它们的临床和病理表现却不相同。前者不出现类似佩吉特病的乳头糜烂及乳头溢液现象,而是在泌乳样导管之间有假浸润性的导管结构,浸润的导管呈长形或卵圆形,由胞质丰富的大汗腺细胞构成;而乳头腺瘤局部可出现小腺管增生,但仍以乳头大导管的乳头状增生为主。

(4)还应与乳头状癌和小管癌鉴别。

3.治疗:乳头腺瘤应尽量行乳头结节局部完整切除,保留乳头,术后常无复发。若切除不彻底易复发,一般不主张行乳房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