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乳腺原位癌的处理 > 乳腺导管原位癌临床症状表现(乳腺肿瘤学 导管原位癌)

乳腺导管原位癌临床症状表现(乳腺肿瘤学 导管原位癌)

导语:乳腺导管原位癌临床症状表现属于乳腺肿瘤学下的导管原位癌分支内容。本篇围绕乳腺肿瘤学 乳腺导管原位癌临床症状表现主题,主要讲述导管原位癌,乳腺癌等方面医学知识。

在乳房X线普查应用之前,导管原位癌(DCIS)比较少见(发病率<5%),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或者乳头佩吉特病(Paget病)。目前DCIS非常常见,占新诊断乳腺癌的20%~30%。至少有90%的DCIS是在钼靶普查中被发现,其中多数表现为微小钙化灶,部分表现为微小钙化灶肿块影或致密影,约10%的患者临床上有可触及的肿块,约6%的患者钼靶表现为假阴性。有报道,DCIS的20年相对生存率可达97%,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DCIS是非常重要的。

微小钙化灶是DCIS常见的钼靶表现,典型的DCIS在钼靶上表现为不伴肿块的簇状微小钙化灶。微小钙化灶的形成可能是由于DCIS中央发生不规则坏死,引起钙盐在导管内沉积,或者可能由肿瘤细胞分泌而形成。细小点样、线状、分支状钙化常提示恶性钙化。有报道,约73%的DCIS会出现钙化灶影像,因此钼靶检查对于DCIS的检出非常重要。但是钼靶会低估病变的范围,对于DCIS患者保乳手术前应建议行乳腺MRI,以进一步明确病变的范围。DCIS在钼靶片上也可以表现为单发或者多发的肿块,特别是沿导管方向走行的肿块,后缘模糊呈鼠尾状改变时,DCIS可能性大。

MRI在DCIS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MRI检出浸润性乳腺癌的敏感度接近100%。但是对于DCIS的敏感度较低,各家报道对于DCIS的敏感度差异悬殊(40%~95%)。其典型的MRI表现为沿导管分布的导管样或段样成簇小环状强化,也可表现为局灶性、区域性或弥漫性强化,孤立性或多发性肿块。MRI对于病变的范围评估优于钼靶检查。

B超下DCIS多表现为边界不清的肿块,内部呈低回声,肿块内多具有弥漫、成堆或簇状分布的针尖样、颗粒状钙化,肿块内血流多较丰富。

[典型病例] 患者,女,38岁,因左乳头溢血半年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乳头溢血,曾至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乳头外伤引起,未进一步诊治。体格检查:双乳未及明显肿块,挤压左乳头可见单孔溢血,暗红色,量不多。钼靶检查报告:在MLO位上,左乳下方见簇状钙化灶,在CC位上可能投影在左乳内侧,性质不确定。结论:左乳头外侧略偏下方见簇状钙化灶,欠均质,恶性不除外(图24-1A、B)。BI-RADS:4c。B超报告:双乳腺组织增厚,回声不均匀,结构较紊乱,呈结节状团块状改变。BI-RADS:0。MRI报告:双乳对称,中量腺体型,背景中度强化。左乳外侧可见非肿块段样强化灶,双乳内可见多发点状强化灶。双乳皮肤未见明显增厚,双乳头未见内陷,两侧腋窝未见肿大淋巴结影。结论:左乳外侧偏下段样强化灶,恶性待排,请结合穿刺活检(图24-1C)。BI-RADS:4b。

图24-1 导管原位癌钼靶摄片及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