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与媒体(性教育学 性别)
早期研究儿童性别角色影响因素无非停留在早期家庭教育,角色游戏,学校教育等。而把大众传媒作为一个很小的方面进行阐述。随着电视媒介的发展,新型家庭结构的变化,作为大众传媒主要传播媒介的电视媒介,目前已经成为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主要因素③。
社会文化所认可的有关性别角色的规范和标准,可以通过大众传媒传递和作用于儿童。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影响很大,成为塑造人们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的确,媒介会在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塑造上比个人的经验更重要,这个观点与媒体影响培养理论是一致的。孩子更易受媒体的影响,因为他们知识的限制使得他们很难区分正确与否。
①韩红俊.社会性别视域中的法律平等观.山东社会科学,2009,10:65-69.
②陈明侠,黄列.性别与法律研究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③张卫东.电视媒介对当代中国3~7岁男童性别角色的影响.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2:141-144.
以幼儿为例,幼儿信息素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幼儿缺乏信息理解与批判的能力上:缺乏辨别信息真实程度的能力;缺乏信息选择的能力;缺乏信息理解的能力。幼儿信息理解与批判能力的缺失是幼儿搭建认知结构的最大障碍。现代泛媒体环境下幼儿信息素养的培养面临一系列问题:幼儿园、家庭、社会媒体环境的合理化建设与利用;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幼儿信息批判能力的提高①。
大众传媒对两性角色行为刻板化的不断传播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增加了父母外出工作的时间和双重负荷,以致不少儿童接受幼托机构和大众媒体教育的时间比与父母共处的时间还多,尤其是电视、电脑等传媒以其生动形象的视觉效果、喜闻乐见的形式内容和新奇、刺激的感官体验,日益成为儿童社会化的主体,对孩子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形成的实际影响已不亚于父母②。大众传媒以隐喻、模糊的表现方式大量复制和强化着男优女劣、男高女低、男刚女柔的性别特质,以及男外女内、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两性角色模式,通过不断地重复刺激,引起认同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内化为社会期待和个人准则,由此进一步强化了角色分工和权力结构的定型,推助了传统性别文化的“回潮”。
①覃朝晖.泛媒体环境下幼儿信息素养的培养.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②徐安琪、张亮、刘汶蓉.家庭: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功能变迁和政策支持[J].社会科学,2006.(4).
前文谈到传统性别角色意识的复归,探寻其原因,报刊、杂志、广告、荧屏和网站信息的推助作用“功不可没”。媒体通常出于商业收益最大化的目的,通过“议程设置”有选择地对两性角色的一些互动方式加以反复表现,忽视或掩盖另一些行为方式和侧面,发挥着重新构建性别意义和模式的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控制着受众。对各种传媒广告信息内容的统计分析均表明,女性更多地代言与身体和家庭有关的服装、美容、家用产品和商业服务业,并通常作为产品的使用者或陪衬者出现,暗示女性的职责是保持漂亮、苗条和做好家庭服务;男性则大多出现在自动化、高科技和机械产品广告中,昭示男性以技术和专业创造财富、驰骋世界;从出现地点看,女性大多出现在家庭或高档娱乐场所;男性即使出现在家庭中,也多为休闲、娱乐;而出现在工作场所的女性不仅比重低,而且不专心工作,不是为枯发发愁,就是为月经不安,或者为约会分神等。传媒还将女性的智力限定在追求时尚、爱情和享受上,把她们的兴趣则限于化妆品和首饰上,各种“汽车小姐”、“形象代言人”、“礼仪小姐”等美女形象,更将女性的价值框定在物化的生理特征、被观赏的“花瓶”和配角位置,忽略女性的智慧、内涵和在社会领域的贡献。而广告中的男性的地位总是高于女性,他们总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权威的代表①。
综上所述,要为儿童青少年发展提供更好的媒体环境,首先要提高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则是教师、家长和儿童
①叶耀荣、钟建安、楼劼.杂志广告中的性别角色定型的实证研究.人类工效学,2006(2).
媒体素养的提升,如此方能在利用媒体进行现代化教学和作为娱乐方式的同时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的成长。但是在这些方面的教育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教育研究也寥寥可数,所以急需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