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的防治策略(性教育学 性行为)
以防为主,治疗为辅
对于毒品的防治一定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这不但是因为一旦吸毒成瘾后治疗困难、费用昂贵,而且是因为吸毒者本身已经与犯罪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了。尤其是在轻型毒品或新型毒品花样翻新的时代,预防吸毒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治疗。从投入和产出看,也是最具有经济效益的策略。学校和社区都应该重视毒品防治这一重要的社会问题。我国的禁毒方针是什么?禁吸、禁种、禁贩、禁制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广泛宣传,家喻户晓
宣传教育必须做到广泛宣传,尽人皆知,而不只是对重点或高危人群的宣传,如果能够做到家喻户晓,尽人皆知,那么吸毒者的市场会小很多,有更多的人警惕他们,发现他们,自然也不会加入吸毒的队伍。这是社会监督的力量。禁毒教育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们,广大青少年防止毒品侵害的最有效、最积极的办法就是了解毒品。所以参观戒毒所或观看禁毒录像都能够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抵御毒品的诱惑要做到四点:一是不要听人蛊惑,受人引诱;二是不要与吸毒者,贩毒者为伍;三是不要接受有吸毒劣迹的人送的香烟;四是远离毒品,不沾毒。
联合国禁毒宣传的主题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1987 年6月12—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监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每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都是很好的禁毒宣传日。以下是2001到2011年禁毒日的宣传主题口号。
2001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体育拒绝毒品”。
2002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吸毒与艾滋病”。
2003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是:“让我们讨论毒品问题”
(2003年我国“6·26”国际禁毒日的宣传主题为“远离毒品,关爱未来”)。
2004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2005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珍惜自我,健康选择”。
2006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毒品不是儿戏”。
2007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2008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依法禁毒、构造和谐”。
2009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毒品控制了你的生活吗?你的生活,你的社区,拒绝毒品。”
2010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是: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2011年“6·26”国际禁毒日主题为:青少年与合成毒品。
实话实说,不留幻想
目前我国吸毒者数量居高不降,宣传教育任务繁重,一个宣传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对青少年实话实说,不留幻想。吸毒毁人一生,戒毒难以成功。目前的戒毒都是临床脱毒,不能真正解除心瘾,也就是心理依赖,所以吸毒者才反复戒毒。如同戒烟,抽了又戒,戒了又抽,香烟尚且如此,何况毒品呢?所以青少年不能相信某些戒毒单位的片面宣传。如果戒毒的疗效真如某些广告宣传的那样好,“脱毒率100%,心瘾戒断率98%以上”,那么不是人人可以戒毒成功了吗?果真如此,一定可以获得诺贝尔奖金。做禁毒的宣传工作,我们要对青少年实话实说,不留幻想。要真正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学校应该让学生树立“四个意识”和构筑“三道防线”。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二是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吸毒成瘾极易,摆脱毒品极难”的意识。三是帮助学生树立“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意识。四是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三道防线”:一是心理防线,二是行为防线,三是思想防线。禁毒教育的“五个一工程”社会值得提倡,即建立一所禁毒教育基地,集中开展一次禁毒教育活动,组织一批禁毒宣传理论研究成果,创作一批禁毒文艺作品,培养一批青年禁毒志愿者。禁毒是一项综合治理的艰巨任务,多部门合作和各自承担其责任是关键。
高危人群,重点监督
吸毒是艾滋病等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吸毒的高危人群就是容易吸毒的人群,在我国,什么样的人容易吸毒呢?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精神卫生研究所郝伟教授在WHO/北京药物滥用讲习班上,报告了近10年国内6家单位联合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从1993年至2000年,该所联合有关单位对云南文山、贵州安顺、西安、兰州、广州、重庆部分社区吸毒状况、发展趋势以及社会人口学特征等进行了3次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总样本是53747名15岁以上的人,其中817人有过吸毒史。用得最多的毒品是海洛因,鸦片次之,其他为二氢埃托啡、杜冷丁、美沙酮和吗啡。最常用的方法是烫吸,占63.51%,其次为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在相关的社会人口学调查中发现,男性吸毒高于女性。分析认为,男性社会活动较多,比女性更富于冒险精神和追求刺激,经济收入及自主权比女性高;吸毒者平均年龄为31.71岁,文化程度较低,初中以下者占78.95%,说明受教育较少的人群接受社会规范较少,不能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未婚、同居等无稳定婚姻关系者吸毒频率较高,吸毒还破坏了一些曾经稳定的婚姻关系。无固定或流动性职业也是吸毒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下岗、无业、个体户、司机等人群吸毒率比干部、教师、农民、工人等有固定职业的人群和学生高11倍。研究还表明吸毒者经济状况呈“U”字型,高收入或低收入者相对较高,中等收入者较低。报告还说,前两次调查吸毒率逐年上升,1999—2000年最后一次调查,吸毒率呈下降趋势,且平均年龄较以前提高,新吸毒者有所下降。研究者认为,这表明通过多年的干预,部分重灾区吸毒率可能已进入平台期,是很可喜的现象。
来自岳阳禁毒网消息:吸食者六成是年轻人
太原市公安局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从1992年至今,吸毒人群由35岁以上逐渐转变为20~30岁。而且近一两年,麻古、摇头丸、K粉等新型毒品披着“不上瘾”“毒性低”的外衣迅速蔓延,更可怕的是,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深陷其中。目前,太原吸食新型毒品的人群中,青少年占到了60%~70%。是什么原因导致年轻人容易受毒品侵害呢?其一,年轻人好奇心强,喜欢追求刺激,看到身边有人吸毒时,极易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尝试。另外,青少年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喜欢聚会,互相模仿。经常是圈内有一人吸毒,就会导致身边的大多数朋友染毒。在这些吸毒人员中,有一个群体被称为“high妹”。这是一群陪人吸毒、娱乐的年轻女子,其实就是暗娼。由于新型毒品会刺激并侵蚀人的神经系统,吸食后令人精神异常兴奋,甚至出现严重的幻觉。因此,很多人吸食新型毒品后会行为失控,出现淫乱、自残等行为。
“毒品危害的不仅是青少年的身体,更会腐蚀他们的心灵,毁掉他们的人生。”太原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很多父母因忙于工作,对子女在物质上尽量满足,而思想上无暇关心。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接触毒品。另外,现在孩子们的消费渐渐成人化,时常结伴出入酒吧、歌厅、迪厅、桑拿等娱乐场所,一些吸毒人员为了赚取毒资就会想方设法教唆他人吸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