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性教育学 > 国外青少年性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性教育学 性行为)

国外青少年性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性教育学 性行为)

导语:国外青少年性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属于性教育学下的性行为分支内容。本篇围绕性教育学 国外青少年性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主题,主要讲述中学生性行为,性行为,性教育等方面医学知识。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余小鸣 王璐

性教育是促进青少年生殖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早在1997年即围绕“HIV/AIDS和性教育对年轻人性行为的影响”这一主题,进行了全面的回顾。研究对世界范围内有关性教育研究的68份报告进行了综合分类评价,其结论显示,绝大多数的研究证明性教育不会增加年轻人的性行为,其中有22份研究报告认为性教育有助于推迟过早性行为,减少性伴数,以及非意愿怀孕和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事实上,被剥夺了性知识的青少年是不可能对他们的生殖健康采取有责任行动的。因此诸多的联合国机构在其相关的文件中均强调,为了满足青少年的需求和权利,促进青少年形成健康的行为和做出健康的选择,避免高危行为,应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教育融入学校的课程。为了有效应对艾滋病的威胁促进人类生殖健康,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为此付诸实施。本研究者收集回顾了多个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性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采用的教育模式和经验,以供参考借鉴。

发达国家性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瑞典

瑞典是世界上较早开展性教育的国家,早在1897年瑞典的第一位女医生Karolina Widerstrôm就率先为10多岁的女孩子提供有关性卫生(Sexual hygiene)方面的指导,可以说瑞典的性教育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然而在其发展的期间无疑也经历了诸多波折,随着其社会发展,瑞典的性教育模式才得以不断调整和完善。

20世纪初,针对是否应该开展性教育这一问题,瑞典国内曾出现过激烈争论。在反对派的坚持下,瑞典国家卫生局曾通过了禁止公开提倡使用避孕用品的法条。在此后的20年内,瑞典人“谈性色变”,非意愿怀孕及非法堕胎者增加,性病继续流行。1918年,鉴于国内性传播疾病急速传播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瑞典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来进行性病的预防,而该委员会中的一名医生则提出了“除非使全体国民普遍具备性知识,否则其他任何措施都无济于事”的全民性教育理念。1933年,被称为瑞典妇女的先驱Elise Ottesen-Jensen提出应把性教育引入全国的学校,发起成立了瑞典性教育协会(即RFSU)。该协会的出现为促使政府在性教育方面采取措施奠定了基础。在多方面的不断努力下,1934年瑞典政府即责成教育局和卫生局共同拟定了在整个学校系统开展性教育的计划;1938年瑞典议会废除了对提供避孕知识的禁令,承认在规定条件下的堕胎为合法;1942年瑞典联合内阁提出应在整个学校系统中进行性教育,并应从最低年级开始;20世纪70年代,瑞典学校性教育开始关注对性教育教材的编制,并在1974年颁布了新的性教育教师手册《可以真实感受的爱》作为瑞典学校教育使用的教材。至此,瑞典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教育。

目前瑞典性教育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瑞典性教育的几个特点:

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性教育在谈论性器官以及性征等方面的问题时已不再有任何恐惧,去除各种对性知识介绍讲解的回避,认为正确性知识的传授有助于个体对性问题的决策。

认识性的价值,接受年轻人的性:学校性教育强调,与暂时的性接触相比,有持久和深厚感情的性关系更有价值。认为年轻人互相存在性关系是自然的,性行为不应被禁止,但也不应是强迫的。

承认性平等:瑞典的性教育具有这样的理念,认为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无论妇女还是男人,每个人在性方面都是平等的,都具有性的需求和感觉,要尊重各种人群性生活的权利。比如对同性恋问题采取宽容的态度,对肢残、视力或听力障碍等各种残疾儿童,学校有义务确保这些学生接受性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其自身所拥有的性生活权利,并向其提供必要的个人咨询。

鼓励相互交流:交流对话在性教育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在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通过对话可以提出问题,检验想法,以帮助青少年发现自我,了解个人以及其他人的观点。教师在性教育中被赋予新的角色,指导由交流所取代,教师更多的任务要向学生科学、客观地呈现涉及人类性和性问题的各个方面。

可以说,瑞典的性教育是以其本国社会文化为基础的,不仅强调要为年轻人提供必要的知识,还要使其学会进行性生活的能力,包括处理各种痛苦、要求、渴望和情感,更加体现出重视性教育的广泛和积极含义的理念。

芬兰

芬兰与瑞典同属北欧国家。鉴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瑞典青少年意外妊娠和非婚生育迅速增加的现象,芬兰政府于1970年以后,将性教育纳入了芬兰中小学的教学大纲,使之走进了中小学课堂。其性教育内容主要是以加强性道德教育和性保健为基础进行。

同时,芬兰也十分重视家庭性教育的作用。所有的孕产妇都能收到由国家社会保险局免费提供的适应各个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性教育的材料包。家长可以像讲《一千零一夜》那样,每天为孩子讲述一节有关性教育的内容,儿童青少年也可以在饭桌上和父母公开讨论性问题。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芬兰性教育取得一定成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芬兰的青少年初次性行为年龄明显推迟,少女妊娠和人工流产数字显著下降,性传播疾病和犯罪发生率逐步减少,艾滋病感染率极低。有数据显示15~19岁女孩非婚生育率由1975年的27.5‰下降至2000年的10.1‰;人工流产率由1975年的21.2‰下降至2000年的14‰。

芬兰的性教育旨在指导青少年树立安全、健康的性行为观念,避免意外妊娠和预防性传播疾病发生。社会向青少年提供的性健康服务主要内容包括:认可青少年拥有性权利;向青少年提供性教育和咨询服务;提供保密的高质量临床医学服务等。目前,芬兰与瑞典、荷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一样,基本上建立了一整套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完整的性教育内容体系和教育模式。

美国

早在1892年Allen Walter撰写了《真理的教导》,被称为美国第一部性教育书籍,但当时性教育问题并未引起人们关注。其后随着性与生殖健康相关问题的不断出现,美国性教育逐步发展,并主要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无导向性教育阶段美国的性教育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浪潮的冲击下,学校以减少性病、减少未婚怀孕和性适应不良行为为目标施行“无导向性教育”,即只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性知识,而不作任何道德价值观评判与教育。这种无导向的性教育导致的结果是青少年性活动频繁,少女怀孕和青少年性病感染人数激增。

综合性教育阶段(comprehensive sex education)在无导向性教育宣告失败之后,20世纪80年代,美国性教育信息委员会(SIECUS)提出以“安全性行为”为目标的“综合性教育”,着手制定更为全面、客观、能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综合性性教育框架,并于1991年出台《综合性学校性教育指导纲要》。该《纲要》基本目标是帮助青少年成长为性健康的成年人,适时向青少年提供完整客观的性健康信息,帮助他们发展个人自律和理性选择的能力。在提倡性节制,鼓励青少年保持婚前性纯洁的同时,为其提供相关的避孕知识,加大力度推行使用避孕套的“安全性行为”,以期减少青少年未婚怀孕和感染性传播疾病与艾滋病的风险。但这种“安全性行为”的教育目标转变并未达到其预期效果。美国每年有100万少女怀孕,300万青少年感染性传播疾病,50%的HIV感染者年龄在25岁以下的状况并未显著改善。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为解决性自由造成的各种消极社会后果付出了巨大代价。例如STD及HIV/AIDS感染所引发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都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其中在1996年用于解决18岁以下少女生育带来的社会问题就花费了70亿美元。显示出综合性教育在解决美国社会日益突出的各种性问题上的局限。

禁欲性教育阶段(abstinence-only sex education)20世纪80年代居高不下的青少年性问题促使一些反对性自由的民间组织,以美国性健康医学研究所(MISH)为代表,提出了以道德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唯禁欲性教育”,提倡保持童贞,到结婚时再发生性关系。这一主张得到了许多国会议员的支持,1996年8月,克林顿总统签字生效了一项新的社会福利改革法案(Social Security Act),明确规定性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教导青少年认识到唯有禁绝婚前性行为才能使他们拥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及健康的身心状况;且不提倡向青少年传递如何避孕的信息。这个法案的问世表明,美国政府已经用立法形式肯定了传统的性道德,否定了性自由的生活方式。自1999年至2002年,政府每年奖励5个非婚生育率下降最低的州2000万美元;并拨款4亿美元给各州用于禁欲教育,而不支持其他控制生育方法。这个法案的问世表明,美国政府已经用立法形式肯定了传统的性道德,否定了性自由生活方式和加剧性乱的“无导向性教育”。自布什政府上台以后,国家继续投资数亿美元支持以道德及人格教育为基础的“禁欲性教育”。

目前,在美国仍存在着“综合性教育”和“禁欲性教育”两种教育模式的对立,但随着政府政策的大力倡导,以及禁欲性教育不断显现的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逐步倾向于接受“禁欲性教育”,重视性教育中的道德及人格教育的内容。

英国

与美国的情况相似,英国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学校推广“无导向的性教育”。但随之而来的是国内离婚率、非婚生子人数、犯罪率的直线上升。英国在90年代后期开始成为欧洲少女怀孕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据英国《泰晤士报》公布数据显示,2007年英国15岁至17岁少女中,平均每千人就有41.9人怀孕。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英国政府意识到实施单纯推广避孕套的安全性行为是毫无效果的,开始转为推广“禁欲教育”。2001年布莱尔首相呼吁重视学校性教育,要在小学和初中开展性基础知识教育,建立50所少年性教育中心,帮助青少年度过青春期,并为此拨款6000万,发展相应的规划,以保证2010年将全国少女怀孕人数在现有水平上减少1/2。2002年又决定在中学开展“保持童贞”(the joy of no sex)活动,强调保持童贞也就保持了自己的欢乐。英国政府为这一计划拨款8700万美元,希望通过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这种教育运动,减少未成年少女怀孕的现象。

目前,英国的性教育主要是以学校为主体。英国儿童、中小学与家庭事务大臣于2009年11月5日宣布:要求所有中小学自2011年开始必须开设性教育必修课,5岁以上学生必须接受性教育,学生年满15周岁后,家长无权以任何理由让孩子免修这门课程。所有公立中小学根据“国家必修课程”的具体规定来进行性教育。按不同年龄层划分为4个阶段。

①5~7岁,主要初步了解人体各器官名称,知道人类可以孕育下一代,并会区分男女身体上的异同等;

②8~10岁,主要掌握人类生命各周期主要阶段,包括生殖、生长发育等;

③11~13岁,懂得青春期所带来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什么叫月经和受精等;

④14~16岁,学习生殖激素对人体的作用,医学上使用生殖激素来控制和提高生育力的情况和男女性别的决定因素等复杂问题。

除了将性教育纳入必修课程这一政府举措,英国还设立了一些半官方或民间性组织以及各种青少年性问题热线,以便从多角度、多途径的教育模式促进全国性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日本

同西方国家一样,日本在学校开展性教育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探索才达到目前较为稳定的状态。

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始于“二战”结束之后至60年代末,被称为“纯洁教育时期”。从1945年“二战”结束后,因战后日本性犯罪及性病多发,严重影响到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对此,社会各界密切关注,1947年1月,由社会教育局向各都道府县发出了《关于实施纯洁教育》的文件,随后日本政府于1947年6月设置了“纯洁性教育委员会”,1949年2月颁布了《纯洁教育基本纲要》。这一阶段的性教育重点是向青少年授以正确的性知识。自1955—1965年,由于上一时期的教育过分偏重一般生理学意义上的性教育,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内容,遭到了学校教育一线教师们的反对。基于此,1955 年3月由文部大臣归纳整理出改进后的《纯洁教育实施方案(试行草案)》,并附带提出《关于全面普及纯洁教育的建议》,提出纯洁教育“是为了保证正确对待两性间的精神和肉体关系而进行的指导或对策”。至此,纯洁教育的目的确定为教育青少年正确理解两性间的关系,包括精神及身体。

第二阶段 自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由于纯洁教育在1955-1965年第二阶段的改革,将性生理部分的知识分散或取消,使得性教育失去其系统性,未达到预期效果。当时日本国内的整体性教育水平处于一种混乱和停滞状态。1972年日本性教育协会成立,社会普遍接受用“性教育”代替“纯洁教育”这一提法。教育部下发的学习指导纲要及指导书中也开始使用“与性有关的指导”这一提法,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性生理知识,也覆盖了相关的身心变化、人际交往方式、对异性的理解关爱等性发育和性适应方面的内容。1974年后,日本举办了全国规模的性教育教师进修与研讨会,都道府县委刊行了《性教育指导手册》。1987年日本文部省体育局发出了《关于普及艾滋病知识》的通知,并编写了教师指导资料《艾滋病指导手册》,以此加强艾滋病预防教育。由此显示出性教育问题已引起日本社会的广泛关注,日本性教育已改变了之前难以启齿的消极态度而转变为相对积极的指导态度。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性教育迅速发展,其中原因之一是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的不断增加凸显了性教育的重要性。这一时期的性教育不仅增加了中学生预防性传播疾病与感染,提倡使用避孕套等内容,还特别强调性约束、性道德,认为性教育首先是性的文明教育、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要尊重人的精神,反对以强凌弱,讲究男女平等。其性教育目标中特别把性作为人格的基本部分综合看待,要求树立男女平等的正确异性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形成高尚的人格。

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十分关注青少年生殖健康这一领域,新加坡计划生育协会为年轻人制定了一系列性教育方案,其重心放在情绪和性行为控制上,从小就对孩子进行严格的性别教育,并教导孩子正确区分对异性的爱和喜欢,重视对伴侣的尊重。同时,新加坡政府十分注重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对性犯罪的量刑十分严格。

2004年,新加坡教育部又制定了一个系统的性教育方案,并为中学低年级学生设计了一套多媒体性教育教材《成长岁月》,分别适用于小学高年级、中学高年级和中学以上的学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加坡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性教育课程。一般按照教育部规定,初级学院学生一年应上4个小时的性教育课程。但有些学校提供的性教育课程,从时间和节数上已超过教育部的规定标准,而且还会安排举行性教育展览。另外,新加坡政府还十分重视家庭对学校性教育的支持。教育部从2000年开始把政府制定的性教育课程编成刊物或制成录像光碟,供家长在书店购买。并鼓励家长到课堂上旁听学生的性教育课程,以便实地了解学校性教育实施情况。一些学校由于缺乏性教育方面的专业师资,通常会邀请校外的性教育机构来给学生上课。为确保校外机构提供的性教育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教育框架与价值观,新加坡教育部从2009年开始加强了对校外性教育机构的审核和问责,以“确保性教育在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背景下进行”。

(七)发达国家性教育的特点比较

正如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曲折,在经历过萌芽、挫折、新生、蓬勃几个阶段后,通过不断探索才可能找到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见表1)

表1 几个发达国家性教育情况比较一览

续表

续表

仔细分析上述各发达国家性教育的发展导向、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的差异,尽管各国因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的差异导致性教育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历程,但却可以看出,上述几个发达国家在性教育的发展方面也有一些共通之处,呈现出以下特点:

1、以国内实际性教育需求为发展导向

无论是瑞典的早期教育还是美国的综合性教育与禁欲性教育之争,都是以本国本地区社会文化背景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现状为导向而进行的,国家及政府在制定或转变性教育理念及目标时,都是以学校及青少年的性教育需求为基础而进行的。由此呈现出由单一到整体,由注重性生理知识传授到关注性道德与人格培养,由学校为主体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合的变化趋势。

2、性教育力争覆盖全体学生的需求

各国均认同性教育应覆盖全体学生的观点。性教育不应单为女孩子开设,也不能只针对出现性问题的孩子。正如美国性教育指导手册中指出的那样:要关注全体青少年,无论其性别、种族、性倾向、社会经济状况及有无残疾。瑞典在20世纪70年代,设立“教学和公共信息中的性与人际关系委员会”(USSU),不仅关注正常人群的性教育,还提出要关注残疾人的性教育。按照其性教育的理念,每个人包括残疾者,都有性生活的权利。要尊重残疾者性生活的权利:在瑞典,由于每个学校都会有各种不同的残疾儿童,比如肢残、视力或听力障碍的学生。因此学校规定要确保这些学生接受必要性教育,以增强残疾学生对他们自身所拥有的、与其他正常人同样的性生活权利的认识,同时还要在他们需要时给予必要的咨询指导。近几年,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里,有关性教育的开展也均呈现出对特殊人群,如智障儿童、孤独症儿童、残疾儿童性教育的关注趋势。

3、注重性教育的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结合

性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国的发展均表明要注重性教育的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结合。性教育对象既覆盖了从小学到高中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同时也考虑到了不同年龄阶段接受水平的差异,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目标及内容,采取系统化、层次化的推进性教育。如英国在公立中小学校开展性教育,就按不同年龄划分为4个阶段向中小学生传授与性和生殖健康相关的教育内容。新加坡编制的《成长岁月》性教育教材也是以不同年龄段的需求为基础。

4、性道德及价值观教育日趋成为主流

经历了性解放及无导向性教育给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带来的巨大创伤之后,美国、英国等国的教育者都普遍认识到,性教育的核心更应强调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符合的道德、伦理,性教育要关注青少年完整人格的塑造。对性的生物科学知识是认知基础,性的伦理、道德等社会知识是青少年能够做出有责任、有道德性行为选择的依据,仅传授单纯的性生物学知识不足以帮助青少年形成完整的性观念。

发展中国家性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随着全球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的肆虐,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逐步把开展性教育最为一项有效的公共卫生预防策略。虽然,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此方面依然还是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其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但其中形成的一些成功案例仍可以引以为鉴。

南非

随着14~24岁青少年中HIV/AIDS流行率的不断升高,性教育在南非愈加受到当局者的重视,被认为是HIV/AIDS预防项目的基石,是用于解决HIV/AIDS感染、青少年非意愿怀孕、性剥削等南非所面临的实际威胁的最佳策略。

然而,Baxen和Breidlid于2004年进行的研究发现,尽管在南非涉及HIV/AIDS预防的信息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得,但仍有许多青少年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妥善安全地应对性行为。同时,仍有教师对于在学校开展HIV/AIDS教育表示反对。

南非自1997年开始实施课程改革计划,持续将近十年,至2005年所有年级均已实施新课程(因此也称其为“2005课程改革”)。新课程纳入了“生活目标”这一学习领域。该课程内涵丰富,包括了生活技能教育、健康促进、身体发育与运动、环境教育、公民和人权教育以及宗教教育等多个方面,并将HIV/AIDS以及性教育作为其重要内容整合到“个人发展”(Personal Well-being)的标题之下。”生活目标”课程中的性教育旨在帮助青少年达到一种对自我独立的性个体的和谐认知,使学生理解自己的情绪与精神发展过程,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自我概念与自我价值。其着眼点并非仅局限于预防相关疾病及危险的内容上,而是要使青少年成为性知识的“知情者”,并能够根据相应的信息做出有利于个人、社会的决定。因此,实行课改后的南非性教育更加注重发展青少年良好的自我认知以及完整人格的塑造,包括广泛关注性健康,性道德,性别平等,情感及沟通技巧等问题,而不只是将其视为简单的预防性病及其他风险的技巧学习或纯粹道德范畴的学习。

“生活目标”课程的引入意味着在南非很多学校,性教育已不再作为一个单独学科而存在,而是处于一个整体的课程范畴之下,这将有助于减少了部分教师对于性教育课程的反对态度。为了实现“生活目标”的性教育方案,学校和教师被给予了大量责任的同时,也拥有很大自主权,他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完成教学目标。然而,这一课程的推进也面对诸多问题,遇到一定的阻力。由于教师培训不充分、教师对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学习资料质量不好、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等原因,很多教师反映很难在课程中实际操作“生活目标”的相关内容。另外,社会中依然存在对性教育的很多反对声音。因此,仍需要政府、学校、社区各方面加强合作,以便更好的开展性教育。

印度尼西亚

近年来,印度尼西亚的HIV/AIDS感染率迅速升高,据国家统计数据,到2010年6月,感染例数已达21770,是2007年统计数字的两倍。预计到2014年,携带HIV/AIDS病毒者将达到50万,而感染HIV/AIDS最主要的危险行为即是无保护的异性性行为,占到49.3%。

在印尼这样一个穆斯林国家,实施性教育的最大障碍是传统社会观念对“性”相关话题的禁锢。Brigitte M Holzner和De de Oetomo等人的研究发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即便是面对不断飙升的HIV/AIDS感染率,仍有许多家长、教师和宗教领袖坚持认为性教育只需着眼于压制青少年的性行为即可,这种观念上的禁锢对发展有效的性教育造成了很大阻碍。

与此同时,印尼开展的各种研究也不断提出一些有意义的促进性教育、保护青少年性行为安全的途径:如向青少年提供关于性的各种可及信息,并尊重其需求的多样性;在青少年可及又不会感到尴尬的地点提供避孕药和避孕套;采用青少年乐于接受的传媒形式提供性教育。另外,将青春期定义为一个特定的生命阶段,使青少年懂得在此期间,性并不是唯一的话题,而应该注重健全人格的塑造。预防HIV/AIDS及其他性传播疾病而进行的性教育最终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使青少年拥有明确的判断力,知道何时应该或不应该发生性行为,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不受非意愿性行为结果的伤害,减少非意愿怀孕,避免感染性传播疾病或HIV等。目前,印度尼西亚整个国家已经开始关注性教育,尽管还因保守观念在性教育的发展上困难重重,但至少讨论性相关话题的自由度在逐步提高。在一些国际基金组织支持下,基于不同社会阶层的性教育项目正在相继创建。

肯尼亚

肯尼亚作为UNAIDS在2005年报告的15个HIV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总人口中15岁以下的青少年超过了45%。对于这些即将到达首次性行为时间的人群而言,HIV/ AIDS及其他性传播疾病感染、少女怀孕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威胁,同时其背后还隐藏着随之而来并不断上升的胎儿及孕产妇死亡率。肯尼亚高HIV流行率的原因通常被解释为贫困所致的性交易、贫穷所致的避孕套低使用率、强烈的生殖保护观念以及HIV/AIDS相关知识的匮乏等。

鉴于以上情况,20世纪90年代末,肯尼亚政府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合作开展的研究提出了通过社区和学校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的紧迫性和可接受性。随后,肯尼亚于2002—2005年间进行了国家教育质量社会改革。针对早期研究结果提示的“对生长发育和性成熟信息缺乏管理”的问题,教育部于2005年发布了一个国家政策文件,着重强调了性成熟信息管理的目标和实证指标,将教育质量社会改革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涉及生长发育和性成熟等相关主题的小学课程中。目前,肯尼亚的小学课程已加入了生长发育和性成熟的内容,包括:预防HIV/AIDS与毒品滥用、儿童权利、道德价值、社会责任和生活技能教育等。肯尼亚教育研究院作为国家主要的学校课程和教材发展机构,已经为中小学制定了生活技能教育课程,与之相应的教材涉及许多性教育问题。

同一些非洲国家的情况类似,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肯尼亚性教育的实施亦遭到少数保守派及罗马天主教和穆斯林团体甚至政府官员的强烈反对。后因国家教育质量社会改革调查研究取得的成果不断证实性教育的重要性,激烈的反对情况才逐渐改善。近年来,学校对于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性教育的态度逐渐变得积极起来,并将其教育内容纳入到国家HIV/AIDS的预防计划中。

越南

近些年来,流产已成为越南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在越南首都河内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未婚女性的流产占全部流产妇女的20%~30%。2003—2004年进行的有关婚前性行为情况的调查也表明,越南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不断上升。而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知识却极其匮乏,青少年在首次性交时很少使用避孕套,这导致越南30岁及以下人群的HIV感染者的比率从1996年的26%上升至2007年的62%左右。

越南于1981年规定学校课程中要包含生殖健康教育的内容;1995年批准将HIV/AID预防教育纳入生殖健康教育内容中;2002年在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FPA)的支持下将性和生殖健康教育主题同原来的HIV/AIDS预防教育整合起来。其意在帮助学生们做出正确的生殖健康选择,防止所谓的“社会犯罪”。在开展途径上采取了课堂教学与校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但一些访谈研究的结果显示,教师及学生对性和生殖健康,以及HIV/AIDS相关知识的讨论仍感到很不自然也没有把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越南社会传统观念中对“性”话题禁锢的影响。教师们普遍认为有关性和生殖健康以及HIV/ AIDS知识的教育是父母的责任,并表示对于已经超负荷的课程系统而言,要使用参与式性教育方法稍显困难。

2007年后,在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和教育培训部(MOET)的支持下,越南于2007—2010年制定了中学生生殖健康与HIV/AIDS预防教育行动计划,在中学建立新的国家生殖健康与HIV/AIDS预防教育课程,倡导以目前流行的“同伴教育”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该行动仍在持续进行,并确定了国内活动及多种用于生殖健康与HIV/AIDS预防教育的教材资料。

目前,越南在提高在校儿童青少年获得HIV/AIDS预防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如不断完善课程计划指南,提高课程水平,建立生殖健康与HIV/AIDS预防教育课程实施标准等。但同上述发展中国家类似,越南的性教育也面临着克服对性教育的反对、开发更为适合的教材等问题。

发展中国家性教育的特点比较

从以上几个发展中国家的性教育现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性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近年来虽然已出现显著改善但目前发展现状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阻碍。其共同特征大致归纳如下:

发展中国家性教育的开展也多是源自为应对近年来其国内较高的性传播疾病和HIV/AIDS感染,以及其他性健康原因而引起的社会问题。性教育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如南非、肯尼亚、越南等国已在国家层面上明确了有关政策。

发展中国家青少年对性教育需求强烈,但社会传统观念禁锢“性”话题,保守势力及宗教人士依然反对开展性教育,教师、家长对性教育的认可度也相对较低,由此出现性教育在供需双方的不平衡。

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特别是有能力、合格的性教育师资、适宜的性教育教材开发及课程系统安排等方面。在多数发展中国家,性教育不是作为单独课程设置,通常是融入其他课程中,采用的是分散式教学。

性教育课程内容突出强调生殖健康知识及疾病预防,特别是性病/艾滋病预防教育,但也逐渐认识到性道德教育在性教育中的重要性。努力借鉴发达国家性教育理念及方法,并不断争取相关国际组织支持。

国外性教育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和不断地调整,世界范围内性教育的发展已走过了近80的历史。综合分析性教育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和历程,可以看出,全球的性教育呈现出一定的共同特征,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目前,国际性教育的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出,各国的性教育都是在结合本国社会特点和儿童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需求的基础上开展的。并争取获得政府及教育部门相应的政策支持,为性教育实施提供保障。注重性教育功能的全面化,重视在性教育中融入道德、价值观及人格培养。同时努力动员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力量,联合实施性教育。

另外,综合近年来西方国家性教育相关文献来看,对于特殊人群(如自闭症、智障、残疾等青少年)性教育的关注度有所上升,提示出在面向一般人群的性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特殊人群,力图真正做到全面覆盖,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接受性教育的权利。

国际性教育所面临的挑战突出反映在围绕性教育,特别是学校性教育,传统的守旧观点仍然存在。在发展中国家,社会和学校对性教育的接受至今还存在一定的障碍,而即使是在英国、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依然可以听到各种反对性教育的声音。由此更加提示出,性教育的开展必须以尊重和符合本国社会文化、主流价值观为基础,这也正是制定国家性教育课程框架的基本原则。

发展有效的性教育,离不开有效的教育资源,特别是有能力胜任的、合格的性教育教师,以及符合学生不同身心发育特征,又有吸引力的性教育相关课程方法和教材。然而,在这些方面,不仅发展中国家的性教育面对挑战,即使是在发达国家,如新加坡也仍存在着学校教师能力不足,必须借助利用校外机构开展学校性教育的现象。因此,在发展形成适合本国国情的性教育课程框架的基础上,亟待发展教师的能力建设、教学资源的改善。

建立国际化的性教育合作平台,共同分享经验,相互合作支持是推进性教育极其重要的举措。在全球性教育不断发展的形势下,要促进我国性教育发展完善,需要我们开展更为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吸取他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国情特点发展出更适合中国特色的性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张健.周恩来性教育思想论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7,3:46-47.

吴阶平.开展青春期性知识和性道德的教育刻不容缓[J].性学,1998,7(1):3-7.

胡佩诚.瑞典性教育的经验与启迪[J].青年研究,2001,8:43-49.

冷剑丽.瑞典中学性教育的实践与启示[D].重庆:西南大学,2006.

靳琰.中国与瑞典美国学校性教育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余小鸣.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138-139,140-142.

胡佩诚.对青年性教育与咨询的思考[J].青年研究,1997,8:36-39.

黄盈盈.他山之石:外国“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综述[J].当代青年研究,2002,1:34-37.

郝树伟.国外性教育一览[J].生活与健康,2007,9:52-53.

付伟,沈海屏.芬兰的青少年性教育[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4:203-204.

石国亮,鲁慧.国外青春期性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8,12:13-17.

蒋凌燕.当代美国青少年性教育的两大模式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7:53-57.

朱琪.美国性教育的历史性转折[J].中国性科学,2000,9(3):3-5.

廖艳华.国外青少年性教育现状与启示[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5:103-106.

袁潇.当代美国青少年贞洁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孙萍.国外性教育概况及其对我国青少年性教育道德维度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9,2(A):7-8.

中华网.教少男少女保持贞操英国开展无性之乐运动[EB/OL]. http://news.china.com/zh_cn/social/1007/20021101/11356381.html,2002-11-01/2011-12-22.

刘秀英.英国性教育从娃娃抓起[J].少年儿童研究,2009,12:4.

许安结.英国的性教育与课程安排[J].家教指南,2002,12:19-20.

张德伟,饶从满.日本中小学的性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0,7(6):28-34.

李丙龙.中外大学生性教育概述及启示[J].中国性科学,2010,19(10):31-33,38.

郭永华.日本教育界对性自由现象的认识和有关性教育的建议[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2:39-44.

王天奎,李桂云.日本战后性教育的发展[J].中国公共卫生,2000,16(1):90-91.

李芳,齐建国.日本中小学性教育及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5,11:53-56.

新加坡:性教育重心——情绪和行为控制[J].性教育与生殖健康,2011,2:33-34.

杨朴宇.国外性教育面面观[J].中国健康月刊,2003,7:22-23.

家学网.越来越多的新加坡学校积极让学生上性教育课程[EB/OL]. http://www.ebaifen.com.cn/news/view.php?id=25787,2006-02-02/ 2011-12-22.

上海助医网.新加坡鼓励家长旁听性教育课程[EB/OL].http:// www.91985.com/health/inner/inner.asp?id=74353,2009-06-25/2011-12-22.

周国瑞.新加坡教育部拟加强性教育管制[J].基础教育参考,2009,8:31.

香港小童群益会:幼稚园性教育教材教师手册[EB/OL],http:// www.book118.com/dianzishu/6/66/129571.html,2011-02-27/2011-12-22.

梁兆雄.香港青少年性教育问题探析[J].青年探索,1990,6:38-40.

庄佳骝.香港中学的性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1990,3:45-46.

闵乐夫,王大凯.国际青春期性教育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1,11:34-38.

刘济良,王媛.香港性教育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2:18-20.

张宸.台湾的性教育现状与问题——第一届亚洲性教育学术研讨会台湾专家访谈[J].台声杂志,2001,10:32-34.

姜涵文,刘文利.台湾中学性教育研究概况[J].生物学通报,1993,9:10,20-21.

彭涛,中国台湾开展学校性教育的经验[J].中国性科学,2005,14(1):21-22,26.

孙晓明,温勇.台湾性教育研究述评[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3:51-53.

美国青少年医学协会编写,胡佩诚,王倩译.美国性教育指导手册(一)[J].中国性科学,2003,12(4):43-46.

Prianka Mehzabin,Mark A.Stokes.Self-assessed sexuality in young adults with High-Functioning Autism[J].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2011,5:614-621.

Sweeney L.The Importance of Human Sexualit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J].Exceptional Parent,2007,17(8):36,38-39.

Gougeon,Nathalie A.Sexualit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a critical pedagogical approach:outing the ignored curriculum[J].Sex Education:Sexuality,Society and Learning,Aug 2009,9(3):277-291.

Howard-Barr EM,Rienzo BA,Pigg RM Jr,James D.Teacher Beliefs,Professional Preparation,and Practices Regarding Exceptional Students and Sexuality Education[J].Journal of School Health,2005,75(3):99-104.

Efrosini Kalyva.Teachers’perspectives of the sexuality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2010,4:433-437

Rachael Parkera,Kaye Wellingsa,Jeffrey V.Lazarus.Sexuality education in Europe:an overview of current policies[J].Sex Education,2009,9(3):227-242.

Dennis A.Francis.Sexuality education in South Africa:Three essential ques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10,30:314-319.

Michael Cross,Ratshi Mungadi,Sepi rouhani.From Policy to Practice:curriculum reform in South African education[J].Comparative Education,2002,38(2):171-187.

Mary Goretti Nakabugo,Rob Siebörger.Curriculum reform and teaching in South Africa:making aparadigm shif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01,21:53-60.

方展画,吴岩.南非国家课程的实施、调整及启示—评南非2005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10):91-96.

M.N.Pohan,Z.R.Hinduan,E.Riyanti.HIV-AIDS prevention through a life-skills school based program in Bandung,west java,Indonesia:evidence of empowerment and partnership in education[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15:526-530.

Brigitte M Holzner,a De′de′Oetomo.Youth Sexuality and Sex Education Messages in Indonesia:Issues of Desire and Control[J].Reproductive Health Matters,2004,12(23):40-49.

UNESCO.Levers of success,case studies of national sexuality education programmes[M].Paris:UNESCO.2010:21,32,37-41.

Andrea Irvin.Action Health Incorporated in Lagos,Nigeria[J].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2004,20(1):86-87.

Orji EO,Obstetr Gynaecol.Survey of sex education in Nigeria[J].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Section of social medicine),2004,21(1):185-188.

Akanle Florence Foluso,Odu B.K.Effect of sexuality education on the improvement of health status of young people in the University of Ado-Ekiti,Nigeria[J].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5:1009-1016.

Samuel Ayedime Kafewo.Using Drama for School-Based Adolescent Sexuality Education in Zaria,Nigeria[J].Reproductive Health Matters,2008,16(31):202-210.

Eleanor Maticka-Tyndale.Sustainability of gains made in a primary school HIV prevention programme in Kenya into the secondary school years[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10,33(4):563-573.

Agbemenu,Kafuli,Schlenk.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Comprehensive Sex Education for Adolescent Girls in Kenya[J].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2011,43(1):54-63.

Kiragu,Susan Wanjiru.Exploring Sex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Burdened Teacher:A Participatory Approach in a Rural Primary School in Kenya[J].Pastoral Care in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astoral Care &Personal-Social Education,2007,25(3):5-15.

高尔生.青少年性和生殖健康,越南状况[C].青少年及未婚青年生殖健康现状、展望及策略.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289-292.

Ghuman,Sharon,Loi.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Premarital Sex in Vietnam[J].International 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2006,32 (4):166-174.

Doskoch,P.Parent-Child Discussions About Sexuality Are Uncommon in Vietnam[J].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Sexual &Reproductive Health,2011,37(2):103-104.

余小鸣.澳大利亚青少年生殖健康促进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1):92-93.

S.Nasserzedah,Y.Ohlrichs,S.Quilliam.The International Platform for Sexuality and Relationships Education:an update Worldwide collaboration in research and education[J].Sexologies,2008,17(1):5144-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