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乳腺癌常用治疗方法的循证医学资料 > 乳腺癌含紫杉类方案辅助化疗的循证医学临床研究(乳腺肿瘤学 乳腺癌常用治疗方法的循证医学资料)

乳腺癌含紫杉类方案辅助化疗的循证医学临床研究(乳腺肿瘤学 乳腺癌常用治疗方法的循证医学资料)

导语:乳腺癌含紫杉类方案辅助化疗的循证医学临床研究属于乳腺肿瘤学下的乳腺癌常用治疗方法的循证医学资料分支内容。本篇围绕乳腺肿瘤学 乳腺癌含紫杉类方案辅助化疗的循证医学临床研究主题,主要讲述循证医学,乳腺癌,乳腺癌化疗,紫杉类药物等方面医学知识。

PACS01

目的 比较6个周期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FEC)方案与3个周期FEC方案序贯3个周期多西他赛3个周方案(FEC-D)辅助治疗腋窝淋巴结阳性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日期 1997-06~2000-03。

设计方法 FEC组:氟尿嘧啶500mg/m2+表柔比星100mg/m2+环磷酰胺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FEC-D组:氟尿嘧啶500mg/m2+表柔比星100mg/m2+环磷酰胺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序贯多西他赛1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入组情况 共入组1 999例18~64岁可手术早期乳腺癌患者,FEC组996例,FEC-D组1 003例。

研究终点 主要研究终点为DFS,次要研究终点为OS及安全性。

统计方法 ITT分析、双侧显著性检验。

结果 中位随访60个月结果显示,FEC组和FEC-D组的5年DFS分别为73.2%和78.4%(未调整P = 0.011,调整P = 0.012)。多因素分析显示,FEC-D组降低复发风险达18%(HR = 0.82,95% CI = 0.69~0.99,P=0.034)。FEC组和FEC-D组的5年OS分别为86.7%及90.7%(未调整P = 0.014,调整P = 0.017),FEC-D组降低相对死亡风险达27%(HR = 0.73,95% CI= 0.56~0.94,P = 0.017)。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20.2%对比10.9%)、需骨髓集落刺激因子支持(27.0%对比22.2%)及恶心、呕吐(20.5%对比11.2%)发生率均在FEC方案组中较高。FEC-D组的第4个疗程粒细胞缺少性发热(11.2%对比8.4%)、口腔炎(4.0%对比2.3%)、水肿(4.8%对比0.3%)及指甲改变(10.3%对比1.0%)发生率较FEC组高。FEC-D组的心脏相关事件发生率更低(1.3%对比0.4%,P = 0.03),可能与蒽环类累积剂量较低有关。

结论 3个周期FEC方案序贯3个周期多西他赛可显著改善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DFS及OS,药物安全性良好。

文献出处 J Clin Oncol, 2006,24(36):5664-5671.

NSABP B-28

目的 比较4个周期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4个周期紫杉醇与4个周期多柔比星/环磷酰胺术后辅助治疗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日期 1995-08~1998-05。

设计方法 对照(AC方案)组:多柔比星60mg/m2+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滴注每21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试验(AC-P方案)组:多柔比星60mg/m2+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序贯紫杉醇22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每个疗程紫杉醇静脉注射前12小时及6小时,口服地塞米松20mg;静脉注射前1小时,苯海拉明50mg静脉注射及西咪替丁300mg或雷尼替丁50mg静脉注射。

入组情况 共入组3 060例患者,其中AC组1 529例,AC-P组1531例。

研究终点 主要研究终点为DFS及OS。

统计方法 ITT分析、双侧显著性检验。

结果 AC-P方案组的DFS风险降低17%(RR = 0.83, 95% CI = 0.72~0.95, P = 0.006)。AC方案组及AC-P方案组的5年DFS分别为(72±2)%及(76±2)%。AC-P方案组存在OS改善趋势,但并未达到统计学差异(RR = 0.93,95% CI=0.78~1.12,P = 0.46),两组的5年OS均为(85±2)%。亚组分析显示,AC-P组患者中,无论激素受体表达情况或是否辅助使用他莫昔芬,DF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30,P = 0.44)。AC-P方案组的3~4度不良反应事件主要有感觉神经病变(15%)、运动神经病变(7%)、关节/肌肉酸痛(12%)等。

结论 AC方案后序贯使用3周方案紫杉醇可显著改善DFS,但并未显著延长OS。其药物耐受情况良好。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及是否使用他莫昔芬并未显著影响紫杉醇疗效。

文献出处 J Clin Oncol, 2005,23(16):3686-3696.

E1199

目的 比较多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或多西他赛3周方案或每周方案辅助治疗淋巴结阳性或高危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日期 1999-10~2002-01。

设计方法 该随机、Ⅲ期、开放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将已接受了4个疗程AC方案化疗(多柔比星60mg/m2+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的患者按1:1:1:1随机分为以下4个治疗组。紫杉醇3周方案组:紫杉醇175mg/m2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多西他赛3周方案组:多西紫杉醇100mg/m2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紫杉醇单周方案组:紫杉醇80mg/m2第1天,每周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多西他赛单周方案组:多西他赛35mg/m2第1天,每周1个疗程,共12个疗程。

入组情况 共入组4 950例腋窝淋巴结阳性或有高危因素的腋窝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紫杉醇3周方案组1 253例,紫杉醇单周方案组1 231例,多西他赛3周方案1 236例多西他赛单周方案组1 230例。

研究终点 主要研究终点为DFS(紫杉醇对比多西他赛,3周方案对比单周方案),次要研究终点为OS及安全性。

统计方法 ITT分析、双侧显著性检验。

结果 与使用紫杉醇标准3周方案患者相比,紫杉醇单周方案组患者DFS的HR = 1.27(95% CI = 1.07~1.51,P = 0.006),多西他赛3周方案组的 HR = 1.23(95% CI = 1.04~1.46,P = 0.02),多西他赛单周方案组的HR = 1.09(95% CI =0.93~1.29,P = 0.29)。紫杉醇单周方案组的OS明显改善(HR = 1.32,95% CI = 1.06~1.63,P = 0.01)。紫杉醇单周方案组患者的亚组分析中,当HER-2表达阴性时(无论激素受体表达状态),DFS和OS均明显改善(P < 0.05)。与紫杉醇3周方案组相比,2~4度神经病变在紫杉醇单周方案组中发生率更高(27%对比20%)。中性粒细胞减少(47%)、粒细胞减少性发热(16%)、感染(13%)在多西他赛3周方案组中发生率更高。

结论 与AC序贯紫杉醇相比,AC序贯多西他赛没有提高DFS;与AC序贯紫杉醇3周方案相比,AC序贯紫杉醇每周方案和AC序贯多西他赛3周方案可改善DFS;与AC序贯紫杉醇3周方案相比,AC序贯紫杉醇每周方案改善OS;AC序贯多西他赛3周方案组的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及感染的发生率更高,AC序贯紫杉醇每周方案神经毒性的发生率较高。

文献出处 N Engl J Med, 2008,358(16):1663-1667.

CALGB 9344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的多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AC)联合或不联合紫杉醇(P)术后辅助治疗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日期 1994-05~1999-04。

设计方法 患者随机分配至以下3组。低剂量组:环磷酰胺600mg/m2+多柔比星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中剂量组:环磷酰胺600mg/m2+多柔比星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高剂量组:环磷酰胺600mg/m2+多柔比星9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AC方案4个疗程后随机分入以下两组。序贯组:序贯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对照组:无后续辅助化疗。

入组情况 共入组3 121例患者。其中低剂量组1 048例,中剂量组1 040例,高剂量组1 033例;序贯组1 551例,对照组1 570例。

研究终点 主要研究终点为DFS,次要研究终点为OS及安全性。

统计方法 ITT分析、双侧显著性检验。

结果 中位随访69个月的结果发现,多柔比星低、中、高剂量组的5年DFS分别为69%、66%及67%(P > 0.05)。序贯紫杉醇组的复发风险降低17%(调整Wald卡方检验P = 0.002 3;调整Wilcoxon检验P = 0.001 1),且死亡风险降低18%(调整P = 0.006 4,未调整P = 0.009 8)。对照组及序贯紫杉醇组的5年DFS分别是(65±1)%对比(70±1)%和(77±1)%对比(80±1)%。此外,在激素受体阴性亚组中,序贯紫杉醇组的复发HR = 0.72(95% CI = 0.59~0.86),而在激素受体阳性且接受他莫昔芬治疗的亚组中HR = 0.91(95% CI =0.78~1.07)。使用多柔比星及序贯紫杉醇的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比例分别为62%、16%。使用多柔比星最常见的非血液学毒性为恶心(32%)和呕吐(27%),序贯紫杉醇组最常见非血液学毒性是感觉异常(15%)及过敏反应(6%)。

结论 标准AC方案后序贯4个疗程紫杉醇可显著改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DFS及OS。

文献出处 J Clin Oncol, 2003,21(6):976-983.

BCIRG001

目的 比较多西他赛联合多柔比星及环磷酰胺(TAC)与氟尿嘧啶联合多柔比星及环磷酰胺(FAC)辅助治疗淋巴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日期 1997-06~1999-06。

设计方法 TAC组:多西他赛75mg/m2+多柔比星50mg/m2+环磷酰胺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疗程。FAC组:氟尿嘧啶500mg/m2+多柔比星50mg/m2+环磷酰胺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疗程。

入组情况 共入组1 491例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并纳入有效性分析。1 480例患者纳入安全性研究(TAC组744例,FAC组736例)。

研究终点 主要研究终点为DFS,次要研究终点为OS、安全性及生活质量。

统计方法 ITT分析、分层分析、双侧显著性检验。

结果 中位随访55个月结果显示,TAC组和FAC组的5年DFS分别为75%和68%,TAC组较FAC组降低28%的复发风险(HR = 0.72,95% CI =0.59~0.88,P = 0.001)。TAC组和FAC组的5年OS分别为87%和81%,TAC组较FAC组降低30%的死亡风险(HR = 0.70,95% CI = 0.53~0.91,P = 0.008)。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在TAC组为65.5%,在FAC组为49.3%(P < 0.001),而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分别为TAC组24.7%和FAC组2.5%(P < 0.),3~4度感染在TAC组发生率相对更高(3.9%对比2.2%,P = 0.05),但治疗期间无感染相关死亡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两组中的发生率低于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化疗期间下降,但在治疗结束后恢复基线水平。

结论 与FAC方案相比,术后辅助化疗TAC方案显著改善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乳腺癌的DFS及OS。

文献出处 N Engl J Med, 2005,352(22):2302-2313.

GEICAM 9906

目的 比较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或不序贯紫杉醇辅助治疗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日期 1999-11~2002-06。

设计方法 FEC组:氟尿嘧啶600mg/m2+表柔比星90mg/m2+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FEC-P组:氟尿嘧啶600mg/m2+表柔比星90mg/m2+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后休息21天;序贯紫杉醇1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7天为1个疗程,共8个疗程。

入组情况 本研究随机入组1 246例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其中,FEC方案组632例,FEC-P方案组614例。

研究终点 主要研究终点为5年DFS,次要研究终点为OS、预后的临床因素及分子病理标记。

统计方法 ITT分析、双侧显著性检验。

结果 FEC-P方案组的5年DFS为78.5%,而FEC方案组为72.1%,差异为6.4%(95% CI = 1.6%~11.2%,P = 0.006)。FEC-P组与FEC组相比,其复发风险降低23%(146/614例对比193/632例,HR = 0.77, 95% CI = 0.62~0.95,P = 0.022),死亡风险降低22%(73例对比95例,HR = 0.78,95% CI = 0.57~1.06,P = 0.11)。本研究分析928例患者的组织样本后发现,化疗方案(FEC对比FEC-P,P = 0.017)、淋巴结转移数目(P < 0.)、肿瘤大小(P = 0.020)、激素受体状态(P = 0.004)及HER-2状态(P = 0.006)是DFS的预测因素。研究尚未证实HER-2或激素受体状态与紫杉醇疗效相关。

结论 FEC-P方案治疗早期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可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文献出处 J Natl Cancer Inst, 2008,100(11):805-814.

MA 21

目的 比较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CEF)与剂量密集型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EC-P)及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AC-P)应用于腋窝淋巴结阳性或高危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检验EC-P方案是否优于AC-P方案。

日期 2000-12~2005-05。

设计方法 CEF方案组:环磷酰胺75mg/m2口服第1~14天+表柔比星6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氟尿嘧啶5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每28天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EC-P方案组:表柔比星120mg/m2静脉滴注第1天+环磷酰胺83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序贯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AC-P方案组:多柔比星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疗程,

共4个疗程;序贯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

入组情况 共入组2 104例患者,CEF方案组701例,EC-P方案组701例,AC-P方案组702例。

研究终点 主要研究终点为RFS,次要研究终点为OS、常见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评分。

统计方法 ITT分析、双侧显著性检验。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30.4个月,各组的复发风险比(HR)如下:AC-P对比CEF,HR = 1.49(95% CI = 1.12~1.99),P = 0.005; AC-P对比EC-P,HR = 1.68(95% CI = 1.25~2.27),P = 0.000 6;EC-P对比CEF,HR = 0.89(95% CI = 0.64~1.22),P= 0.46。3组的3年RFS分别为90.1%、89.5%及85.0%。CEF方案组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的发生率较EC-P方案组及AC-P方案组更高(分别为22.3%、16.4%、4.8%),而神经病变发生率较后两组低(周围神经病变分别为0.3%、6.0%、5.5%,运动神经病变分别为0.3%、1.5%、0.3%)。

结论 3周AC-P方案对RFS的改善显著优于CEF及EC-P方案,而CEF方案与EC-P方案的差异并不显著。

文献出处 J Clin Oncol, 2010,28(1):77-82.

US Oncology 9735

目的 比较4个周期多柔比星/环磷酰胺(AC)方案与4个周期多西他赛/环磷酰胺(TC)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日期 1997-07~2000-01。

设计方法 AC方案组:多柔比星60mg/m2+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TC方案组:多西他赛75mg/m2+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

入组情况 共入组1 016例患者,AC方案组510例,TC方案组506例。

研究终点 主要研究终点为DFS及OS,次要研究终点为评估年龄、治疗手段、HER-2状态、ER/PR状态等对DFS的影响。

统计方法 ITT分析、双侧显著性检验。

结果 入组患者根据年龄<65岁及≥65岁被分为两组。<65岁亚组的中位年龄为50(27~64)岁,≥65岁组的中位年龄为69(65~77)岁,两组基线特征基本均衡,而≥65岁组的淋巴结转移比例稍高,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中位随访7年发现,TC方案组与AC方案组比较,TC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DFS(81%对比75%,P = 0.033,HR = 0.74,95% CI = 0.56~0.98)及OS(87%对比82%,P = 0.032,HR = 0.69,95% CI = 0.50~0.97),而ER/PR及HER-2的表达情况对两组方案的生存没有显著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TC方案与AC方案相比能降低复发转移及死亡风险(DFS: HR = 0.75,95% CI = 0.57~0.99; OS: HR = 0.70,95% CI = 0.50~0.98)。≥65岁组中,TC方案组的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比例更高(8%对比4%),而AC方案组的贫血比例更高(<1%对比5%)。

结论 长期随访发现,4个周期TC方案与4个周期AC方案比较,能改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DFS及OS,且在年轻及老年患者中耐受性良好。

文献出处 J Clin Oncol, 2009,27(8):1177-1183.

E2197

目的 比较多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AC)方案及多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AT)方案辅助治疗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日期 1998-07~2000-01。

设计方法 AC组:多柔比星60mg/m2+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AT组:多柔比星60mg/m2+多西他赛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

入组情况 共入组2 882例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或腋窝淋巴结阴性但肿块>1cm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其中AC组及AT组各1 441例。

研究终点 主要研究终点为DFS,次要研究终点为OS。

统计方法 ITT分析、双侧显著性检验、Kaplan-Meier法、Kruskal-Wallis检验、Cox回归分析。

结果 中位随访79.5个月结果显示,AC组与AT组的5年DFS和5年OS均无显著性差异(DFS:85%对比85%;OS: 91%对比92%)。AC组对比AT组DFS的 HR = 1.02(95% CI-0.86~1.22,P = 0.78),OS的HR = 1.06(95% CI = 0.85~1.31,P = 0.62)。基于ER/PR表达情况的亚组分析显示,ER或PR表达阴性的患者中AT方案具有改善DFS的趋势(ER/PR阳性:HR = 1.24,95% CI=0.95~1.62,ER和PR阴性:HR = 1.89,95% CI=1.15~3.11)。AT组的3度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和感染的比例与AC组相比更高(26%对比10%,P = 0.05)。

结论 AT方案并不能改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

文献出处 J Clin Oncol, 2008,26(25):4092-4099.

TACT

目的 探索蒽环类化疗方案后序贯多西他赛是否可改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

日期 2001-02~2003-07。

设计方法 对照组(FEC或E-CMF)组:氟尿嘧啶600mg/m2+表柔比星60mg/m2+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疗程,共8个疗程。或表柔比星1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后序贯CMF方案4个疗程(氟尿嘧啶600mg/m2+甲氨蝶呤40mg/m2+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8天为1个疗程)。试验组(FEC-T)组:氟尿嘧啶600mg/m2+表柔比星60mg/m2+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序贯多西他赛100mg/m2静脉滴注,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

入组情况 共入组4 162例年龄>18岁且腋窝淋巴结阳性或具有高危因素的腋窝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对照组2 073例,试验组2 089例。

研究终点 主要研究终点为DFS,次要研究终点为无转移生存期(MFS)、OS及药物耐受性。

统计方法 ITT分析、双侧显著性检验、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Cox回归分析等。

结果 中位随访62个月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中的DFS发生率分别为517/2 073例和539/2 089例(HR = 0.95,95% CI=0.85~1.08,P = 0.44),5年DFS分别为75.6%(95% CI = 73.7~77.5)及74.3%(95% CI = 72.3~76.2)。试验组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00 1)。最多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937例对比797例)、白细胞降低(507例对比362例)及嗜睡(456例对比272例)。

结论 在含蒽环类标准方案治疗后序贯多西他赛未改善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

文献出处 Lancet, 2009,373(9676):1681-1692.

NSABP B-30

目的 比较含蒽环类及紫杉类的化疗方案是否能改善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DFS及OS,比较两药联合或序贯方案的有效性。

日期 1999~2004。

设计方法 AC-T组:多柔比星60mg/m2+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序贯多西他赛1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AT组:多柔比星60mg/m2+多西他赛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TAC组:多柔比星60mg/m2+环磷酰胺600mg/m2+多西他赛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

入组情况 共入组5 351例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研究终点 主要研究终点为TAC对比AC-T、AT对比TAC方案的OS,次要研究终点为TAC对比AC-T的DFS, AT与TAC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生活质量,各组方案闭经发生率的差异。

统计方法 双侧显著性检验、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Cox回归分析。

结果 中位随访73个月结果显示,AC-T组的OS与AT组或TAC组相比均获得明显改善,AC-T组的8年OS为83%,AT组为79%(HR = 0.83,P = 0.03),TAC组为79%(HR = 0.86,P = 0.09)。AC-T组的DFS与AT组或TAC组相比也显著改善(AC-T组为74%,AT组为69%,HR = 0.80,P = 0.001; TAC组为69%,HR = 0.83,P = 0.01)。TAC组与AT组相比并未显示出生存优势(HR = 0.96,95% CI = 0.82~1.14)。闭经6个月以上的患者OS(RR = 0.76,P = 0.04)和DFS(RR = 0.70,P < 0.)均显著改善,而此结果独立于治疗方案、年龄及ER表达状态。

结论 AC-T方案与AT或TAC方案相比能显著延长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DFS,与AT方案相比能显著延长OS。闭经与生存改善存在显著相关性,与治疗方案、年龄及ER表达状态无关。

文献出处 N Engl J Med, 2010,362(22):2053-2065.

BCIRG 005/TAX301

目的 比较多柔比星及环磷酰胺序贯(AC-T)或联合(TAC)多西他赛辅助治疗HER-2阴性的腋窝淋巴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日期 2000-08~2003-02。

设计方法 AC-T组:多柔比星60mg/m2+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序贯多西他赛1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TAC组:多柔比星50mg/m2+环磷酰胺500mg/m2+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

入组情况 共入组3 298例腋窝淋巴结阳性、HER-2表达阴性的早期患者,其中AC-T组1 649例,TAC组1 649例。

研究终点 主要研究终点为DFS,次要研究终点为OS、安全性、生活质量、分子病理学标记。

结果 中位随访65个月结果显示,TAC组和AC-T组的5年DFS均为79%(P = 0.98,HR = 1.0,95% CI = 0.86~1.16),5年OS分别为88%及 89%(P = 0.37,HR = 0.91,95% CI = 0.75~1.11)。TAC组的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及血小板减少比例更高,而AC-T组的感觉神经病变、指甲改变及肌肉酸痛比例更高。两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感染比例相似。

结论 多柔比星及环磷酰胺联合或序贯多西他赛的疗效相似,但不良反应有所不同。

文献出处 J Clin Oncol, 2011,29(29):3877-3884.

CALGB 9741

目的 比较剂量密集型或常规剂量及序贯或同期化疗方案术后辅助治疗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日期 1997-09~1999-03。

设计方法 方案一(A-T-P):多柔比星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序贯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序贯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方案二(密集型A-T-P):多柔比星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序贯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序贯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同期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 µg/m2,每个疗程第3~10天,皮下注射(共7次,总量可达300 µg或480 µg)。方案三(AC-P):多柔比星60mg/m2+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序贯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方案四(密集型AC-P):多柔比星60mg/m2+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序贯紫杉醇175mg/m2,每2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 µg/m2,每个疗程第3~10天,皮下注射(共7次,总量可达300 µg或480 µg)。

入组情况 共入组2 005例女性患者,方案一484例,方案二493例,方案三501例,方案四495例。

研究终点 主要研究终点为DFS,次要研究终点为OS及安全性。

统计方法 ITT分析、双侧显著性检验。

结果 中位随访36个月发现,315例患者发生复发或死亡,而预期为515例。剂量强度增加显著改善了主要研究终点DFS(RR = 0.74,P = 0.010)及OS(RR = 0.69,P = 0.013)。剂量密集型方案组的4年DFS为82%,而常规剂量组为75%。序贯与同期使用紫杉醇的DFS及OS并无显著性差异。疗程间隔时间与紫杉醇使用顺序并无显著相关性。在接受剂量密集型方案的患者中,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比例较常规剂量组低(6%对比33%)。

结论 剂量强度的增加显著改善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而不良反应比例较高。序贯使用紫杉醇疗效与联合使用的相似。

文献出处 J Clin Oncol, 2003,21(8):1431-1439.

FinXX

目的 比较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序贯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卡培他滨与多西他赛序贯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术后辅助治疗腋窝淋巴结阳性或高危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日期 2004-01~2007-05。

设计方法 试验组:XT方案(卡培他滨900mg/m2口服每天2次,第1~15天+多西他赛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序贯CEX方案(环磷酰胺600mg/m2+表柔比星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卡培他滨900mg/m2口服每天2次,第1~15天)。对照组:T单药方案(多西他赛8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序贯CEF方案(环磷酰胺600mg/m2+表柔比星75mg/m2+氟尿嘧啶6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疗程)。

入组情况 本研究共入组1 500例18~65岁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其中试验组753例,对照组747例。

研究终点 主要研究终点为RFS,次要研究终点为OS及安全性。

统计方法 ITT分析、双侧显著性分析、Kaplan-Meier法、卡方检验、Cox回归分析等。

结果 中位随访35个月结果显示,试验组的3年RFS显著优于对照组(93%对比89%,HR = 0.66,95% CI=0.47~0.94,P = 0.020)。试验组的3~4度腹泻及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高,而对照组的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的发生率较高。试验组中的退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有4例及2例患者死于治疗相关因素。中位随访59个月结果显示,总共发生214例复发即远处转移或死亡事件(XT/CEX组96例,T/CEF组118例)。两组的RFS并无显著性差异(HR = 0.79,95% CI = 0.60~1.04,P= 0.087,5年RFS分别为86.6%、84.1%)。XT/CEX组及T/CEF组分别有56例及75例死亡事件发生(HR = 0.73,95% CI = 0.52~1.04,P = 0.080)。XT/CEX可改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HR = 0.48,95% CI = 0.26~0.88,P = 0.018)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3个患者(HR = 0.64,95% CI = 0.44~0.95,P = 0.027)的RFS。迟发性的不良反应较为少见。

结论 术后辅助化疗加用卡培他滨未明显改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长期RFS。

文献出处 J Clin Oncol, 2012,30(1):11-18.

比较紫杉醇每周方案与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

目的 比较紫杉醇每周方案序贯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FEC)方案与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序贯FEC方案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日期 2002-11~2008-07。

设计方法 入组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入以下两组,并根据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化疗分层。wP-FEC组:紫杉醇每周方案(紫杉醇8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7天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序贯FEC方案(氟尿嘧啶500mg/m2+表柔比星100mg/m2+环磷酰胺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XT-FEC组:XT方案(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1 500mg/m2口服第1~14天,每21天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序贯FEC方案(氟尿嘧啶500mg/m2+表柔比星100mg/m2+环磷酰胺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

入组情况 本研究共入组601例I~Ⅲc期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

研究终点 主要研究终点为RFS,次要研究终点为OS、保乳率及安全性。

统计方法 ITT分析、双侧显著性检验。

结果 中位随访50个月结果发现,XT方案的RFS与紫杉醇每周方案相比并未得到明显改善(XT: 87.5%,95% CI=82.7%~91.1%、 WP:90.7%,95% CI= 86.4%~93.7%,P = 0.51)。在新辅助化疗亚组分析中,XT的cPR为19.8%,而紫杉醇每周方案组为16.4%(P = 0.48)。两组的保乳率相似(XT组和WP组分别为45%和40%,P = 0.45)。XT组的胃炎、手足综合征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感染发生率较高(P < 0.)。

结论 紫杉醇每周方案与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辅助治疗可手术的乳腺癌在改善生存方面并无差异。XT方案的消化道、皮肤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

文献出处 J Clin Oncol, 2012,30(9):930-935.

(汤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