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乳腺疾病的病理 > 乳腺分泌性癌病理(乳腺肿瘤学 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

乳腺分泌性癌病理(乳腺肿瘤学 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

导语:乳腺分泌性癌病理属于乳腺肿瘤学下的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分支内容。本篇围绕乳腺肿瘤学 乳腺分泌性癌病理主题,主要讲述分泌性癌,浸润性乳腺癌,乳腺癌等方面医学知识。

分泌性癌(secretory carcinoma)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癌,占浸润性乳腺癌<0.15%。该肿瘤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含有大量分泌物质。由McDivitt和Stewart于1966年首先描述,因报道的病例均为儿童,故称为“幼年性乳腺癌”。此后在成年人中也发现相似的病例,故更名为“分泌性癌”。

1.临床表现

该肿瘤发病年龄3~80岁,更好发于年轻女性,在男性中也有乳腺分泌性癌的报道。由于该肿瘤常表现为孤立性、边界清楚的肿块,因此在年轻女性中临床上常误诊为纤维腺瘤。

2.大体病理

该肿瘤常表现为活动度尚可的边界清楚的肿块,肿瘤大小1~10cm。50%的病例位于乳晕附近,在儿童和男性中更易发生于乳晕附近。

3.组织病理

该肿瘤主要表现为3种生长方式:①微囊状(蜂窝状),由多个小囊腔组成(图14-28),并可以合并成大的腔隙,如甲状腺滤泡;②肿瘤呈实性,肿瘤细胞较为密集;③腺管样结构,其中含有分泌物。主要由两种肿瘤细胞组成。一种较常见,肿瘤细胞含有大量淡染的颗粒状胞质,可呈泡沫样。细胞核呈卵圆形,有小核仁。另一种较少见,肿瘤细胞胞质内含丰富嗜酸性颗粒,核圆,核仁明显。肿瘤中核分裂象较少,坏死罕见。笔者曾总结了15例分泌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13例女性和2例男性,年龄10~67岁。肿块最大径1.0~5.5cm,大部分位于乳腺外上象限。形态上主要的特征是出现细胞内和细胞外的分泌物,细胞形态较温和,异型性不明显。

图14-28 分泌性癌,肿瘤组织呈微囊状(蜂窝状)结构,微囊内见分泌物

4.免疫组化

特殊染色显示分泌物黏液卡红,AB/PAS染色阳性。肿瘤细胞EMA阳性,α-乳球蛋白阳性,S-100蛋白阳性,CEA阳性。ER和HER-2多为阴性,50%左右的病例PR阳性。笔者总结的15例分泌性癌中,所有病例均ER、PR、HER-2阴性,87%的病例表达CK5/6或EGFR等基底样标记,表现为基底样表型。

5.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胞质丰富的特殊类型浸润性癌,如大汗腺癌、富于脂质的癌、印戒细胞癌等鉴别,免疫组化和特殊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如大汗腺癌GCDFP-15阳性,富于脂质的癌脂肪染色阳性。印戒细胞癌的肿瘤细胞核异型性相对明显,可出现坏死和较多的核分裂象,小叶源性的印戒细胞癌可失表达上皮钙黏蛋白。

6.预后

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的分泌性癌预后极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预后稍差。15%的患者可出现淋巴结转移,有报道20年后肿瘤出现复发,因此需要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