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口腔护理学 > 口腔医学 > 黏液腺囊肿摘除术(口腔医学 唾液腺疾患的外科治疗)

黏液腺囊肿摘除术(口腔医学 唾液腺疾患的外科治疗)

导语:黏液腺囊肿摘除术属于口腔医学下的唾液腺疾患的外科治疗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口腔医学 黏液腺囊肿摘除术主题,主要讲述唾液腺手术,唾液腺,黏液腺囊肿,黏液腺等方面医学知识。

黏液腺管阻塞黏液潴留即形成黏液腺囊肿。多发生于下唇黏膜,可能与反复轻微的损伤有关,而发生于口底、颊黏膜则较少见。囊肿一般很小如豆粒大,呈半透明、浅蓝色,与表面黏膜有少许粘连。一般无自觉症状,容易自行破溃而消失,但不久又因黏液潴留而复发。

(一)适应证:黏液腺囊肿是小唾液腺最多见的囊肿,如保守治疗无效,应予手术摘除。

(二)术前准备及麻醉

【术前准备】

1.黏液囊肿如果系牙源性创伤所致,术前应做牙齿调磨。

2.如有继发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待急性炎症消退后再进行手术。

【麻醉】

一般可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施行手术。

(三)手术方法

1.切口:以左手指牵开并固定下唇,沿下唇红唇的自然皱纹,于囊肿表面做纵向梭形切口(图16-1)。

图16-1 下唇黏液囊肿切除示意图

2.摘除囊肿:切开囊肿两侧的黏膜直达黏膜下层,然后用手术刀或手术剪于囊肿周围做锐剥离,完整摘除黏液腺囊肿及其粘连的黏膜。

3.缝合:间断缝合黏膜创口。

(四)术中注意事项

1.手术切口:下唇黏液腺囊肿不宜做横向的梭形切口,否则创口缝合后容易造成下唇红唇内卷与畸形。口底与颊黏膜的手术切口应注意与唾液腺导管走行的方向平行,避免损伤导管。

2.预防复发:手术中应将与囊肿粘连的黏膜及病变的黏液腺一并摘除,以免术后复发,但将邻近的正常黏膜及相邻的黏液腺均切除也是不必要的。

(五)术后处理

1.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创口清洁。

2.抗生素预防感染。

3.术后6~7日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