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内分泌学 > 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联系(内分泌学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联系(内分泌学 甲状腺疾病)

导语: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联系属于内分泌学下的甲状腺疾病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内分泌学 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联系主题,主要讲述甲状腺肿瘤等方面医学知识。

甲状腺肿瘤可按国际TNM系统进行分期和分级。1997年,Brierly等比较了各种分类分级标准的优劣性后,仍推荐沿用TNM标准对甲状腺肿瘤进行统一的分类与分级。

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仅依赖于病理检查。临床可对各种结节(肿块)性甲状腺病变进行初步诊断,并为病理学诊断、鉴别与分类提供必要的资料。

甲状腺腺瘤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多见。初发症状多数为偶然发现颈部肿块,肿块生长缓慢,绝大多数无压迫症状,且无疼痛。极少数较大的腺瘤可压迫气管,但罕见喉返神经受损。有时腺瘤囊内出血而致突然增大,伴局部胀痛或吞咽不适感。腺瘤常为孤立性圆形或椭圆形结节,有完整而薄的纤维包膜,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地较正常甲状腺组织稍硬,能随吞咽上下活动。甲状腺腺瘤的大小及组织学特征不尽相同,可将其分为乳头状、滤泡状和Hürthle细胞3种主要类型。乳头状瘤较少见,多呈囊状,病理上有时很难与乳头囊腺瘤区别,故有作者将其又称为乳头状囊腺瘤。滤泡状腺瘤最常见,根据其滤泡的大小及瘤细胞结构差异,又可将滤泡状腺瘤分为巨滤泡性(或胶质性)腺瘤、胎儿性(或小滤泡性)腺瘤、胚胎性腺瘤及非毒性腺瘤。但上述不同类型可混合存在,故实际临床意义不大。

滤泡状腺瘤常见出血、水肿、纤维化、钙化、骨化及囊性变等继发性改变。滤泡状腺瘤的组织分化程度较好,接近正常甲状腺组织,常具有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功能,对TSH刺激可有反应,但多数存在自主性分泌特征。腺瘤生长缓慢,常历经多年。早期甲状腺闪烁扫描提示为“温结节”,甲状腺有明显的蓄积放射性碘的能力。因此,这一阶段可用TH抑制试验扫描来判断其功能的内在自主性。随着病程的延续,腺瘤进一步增大,当其释放的TH足以抑制垂体TSH分泌时,结节外甲状腺组织萎缩,闪烁扫描发现结节区有放射性碘蓄积而呈“热结节”,患者常有甲亢表现,称为高功能或毒性腺瘤。高功能腺瘤罕见癌变,但当腺瘤直径大于4cm,用放射碘治疗时,因剂量过大可导致对侧叶发生肿瘤。

在疑诊为甲状腺肿瘤的冷结节中,大部分为低功能腺瘤,腺瘤伴出血和甲状腺囊肿。对甲状腺腺瘤一般采用手术摘除。高功能腺瘤可采用手术或131I治疗,但所需131I剂量较大。

原发性甲状腺癌

根据起源于滤泡细胞或滤泡旁细胞,可将原发性甲状腺癌分为滤泡上皮癌和髓样癌两类。而滤泡上皮癌又可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及未分化癌。甲状腺还可发生甲状腺淋巴瘤、甲状腺血管瘤和甲状腺转移癌等其他恶性肿瘤。

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好发于4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及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其发病率可出现双峰,20岁或30岁前后为第1个高峰,晚年可再次出现高峰。乳头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60%~80%。癌肿多为单个结节,少数为多发或双侧结节,质地较硬,边界不规则,活动度差。肿块生长缓慢,多无明显的不适感,故就诊时,平均病程已达5年左右,甚至达10年以上。癌肿的大小变异很大,小的直径可小于1cm,坚硬,有时不能触及,常因转移至颈淋巴结而就诊,甚至在尸检时病理切片才得以证实为甲状腺癌。大的乳头状癌直径可达10cm,常因病程长易发生囊性变、纤维化及钙化。癌肿巨大可引起局部压迫症状,造成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及声音嘶哑。乳头状癌囊性变时,穿刺可抽出黄色液体,易误诊为囊肿。乳头状癌易侵犯淋巴管,故常见淋巴结转移,尤多见于儿童。这种侵袭性损害进展缓慢,早期主要位于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可多年未被发现。晚期亦可转移至上纵隔或腋下淋巴结。肿块穿刺及淋巴结活检有助于诊断的确立。

滤泡状癌

滤泡状癌是指有滤泡分化而无乳头状结构特点的甲状腺癌,其恶性程度高于乳头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20%,仅次于乳头状癌而居第2位。主要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40岁以上的女性。一般病程长、生长缓慢,多为单发,少数也可为多发或双侧结节。质实而硬韧,边界不清,常缺乏明显局部恶性表现。但有时病变可累及整个甲状腺,或可侵蚀邻近组织而产生疼痛及压迫症状。淋巴结转移较少,但可早期血道转移至远处组织。以肺转移为最常见,也可转移至骨和肝等处。滤泡状癌因其组织学酷似正常甲状腺组织,所以甲状腺癌原位及转移灶均有浓缩碘的功能。极少数甲状腺滤泡状癌可分泌过量的TH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

未分化癌

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高,常见于60~70岁的老年人,约占甲状腺癌的5%。发病前可有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结节,但短期内肿块迅速增大,并迅速发生广泛的局部浸润,形成双侧弥漫性甲状腺肿块。肿块局部皮肤温度增高,肿块大而硬,边界不清,并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伴有压痛。常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而致淋巴结肿大。临床上,可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未分化癌除淋巴结转移外,也易经血道向远处播散。

髓样癌

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又称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癌(或C细胞癌),因其间质中有淀粉样物质沉着,故亦称淀粉样间质髓样癌。髓样癌不常见,约占甲状腺癌的5%,可见于各种年龄,但好发于中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属于中等恶性程度的肿瘤。其首次命名由Hazard提出,其分类、分期方法很多,主要来源于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全美甲状腺癌治疗协作研究组(NTCTCS)和甲状腺癌监视、流行病学和转归标准(SEER)等。甲状腺髓样癌一般可分为散发型和家族型两大类。散发型约占80%,家族型约占20%。其中家族型又可分为3种类型。MEN2A包括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MEN 2B包括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及黏膜神经瘤。第3类是与MEN无关的家族类型。甲状腺髓样癌为散发性,平均年龄约50岁,癌肿常为单发,多局限于一侧甲状腺。家族型常为双侧多发性。癌肿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结节,质地较硬,边缘清楚,病程长短(数月至10多年)不一。癌肿易侵蚀甲状腺内淋巴管,经淋巴结转移,常转移的部位是颈部淋巴结、气管旁软组织、食管旁或纵隔淋巴结,可产生压迫症状及转移性肿块。也可经血道转移至肺、骨骼或肝脏。肿瘤及受累的淋巴结钙化是诊断的重要线索。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属于APUD细胞系统(APUD瘤)。因此,肿瘤能产生降钙素(CT)、5-羟色胺、舒血管肠肽(VIP)和前列腺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可伴有顽固性腹泻、头晕、乏力、心动过速、心前区紧迫感、气急、面部潮红及血压下降等类癌综合征症状。当癌肿切除后腹泻等类癌综合征消失,复发转移时可重新出现。髓样癌具有诊断意义的标志物是血CT含量。特别是在家族型中,可通过CT测定来筛选家族成员。晚近,人们已用RET基因突变分析来诊断本病,并筛选家族成员中的高危对象。

Girelli总结意大利1969~1986年间78例甲状腺髓样癌的病历资料,其结果为:年龄15~89岁,平均45岁,男女比例为1∶2.9。散发型70例,3例为家族型非MEN型,3例为MEN2A型,2例为MEN2B型。平均追踪15.9年,死亡34例(其中4例死于与本病无关的其他疾病)。其平均存活期为6年,22例仍存活者的术后存活时间为10~24年,存活时间长短主要与肿瘤的分期和就诊治疗时的年龄有密切关系,早期治疗的疗效良好。五肽胃泌素试验和术后血CT正常的患者均无复发,而异常者却在术后不同时期内复发,血CT越高,复发越早。但亦有30%的患者仅有血CT升高(个别达15年之久)而无病灶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