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内分泌学 > 甲状腺病变X线检查(内分泌学 内分泌放射学检查)

甲状腺病变X线检查(内分泌学 内分泌放射学检查)

导语:甲状腺病变X线检查属于内分泌学下的内分泌放射学检查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内分泌学 甲状腺病变X线检查主题,主要讲述X线检查,甲状腺等方面医学知识。

颈前软组织块影和钙化灶提示甲状腺肿瘤

普通X线摄片不能直接显示甲状腺及甲状腺病变。当甲状腺增大时,摄片可以发现颈前软组织肿块影,但边界不清,增大明显者可见气管受压变窄或移位。甲状腺腺瘤或甲状腺癌患者的颈前软组织块影中可见点、片状钙化灶,重者可呈弥漫性分布。胸骨后甲状腺为颈部甲状腺沿胸骨后向下延伸进入上纵隔;X线摄片见前上纵隔椭圆形或梭形肿块影,与颈部肿块相连续,可辨认边缘,如同时见到该段气管受压、移位,更具诊断价值;多数肿块为偏侧性,或位于气管前方,少数位于气管后方。

骨龄延迟和骨骺发育不良提示呆小病或幼年型甲减

呆小病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所致的骨龄明显延迟和骨骺发育不良。骨龄延迟3.9~4.8岁,以7岁以下最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龄延迟逐渐减轻。骨龄往往根据李果珍等的骨龄百分计数法的骨龄标准、欧洲的Greulich-Plye法或Tanner-Whithouse的TW2法等进行测定。骨龄测定要多部位采点,各种评价方法和诊断标准的误差对骨龄的判断有明显影响。叶义言等引用Tanner的TW2法,结合我国儿童青少年情况制订了一套儿童青少年骨龄评分法,作为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在我国推广。此法较实用,但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才能正确使用。根据骨龄变化、生长发育及骨代谢的其他指标尚可评价先天性甲减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或侏儒症患者对GH治疗的反应。由于骨龄测定的误差,临床上不能单凭骨龄来判断(尤其是在用GH治疗后)疗效,必须结合身高、体重、全身发育和骨代谢的标志物等来综合判断。

较准确的骨龄评价方法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骨骺或化骨核出现的早晚或骨骺与骨干愈合的早晚选择多个部位照片,综合评价。化骨核双侧对称与愈合,一般选择单侧检查即可。如为右利手,以选左侧为妥。年龄小于14岁者宜选择可能新出现化骨核或骨骺的部位检查。1岁以内的儿童多选择足、膝部检查,因为其化骨核出现的年龄较早。1~5岁则要选择左半躯体的二次骨化中心检查为妥。年龄在14~25岁者应选择骨骺出现较晚,或骨骺与相应骨骼愈合较晚的部位照片。青春期以后应选择肩胛骨、骨盆骨、膝关节等部位检查,因为这些部位有在较晚年龄阶段出现或愈合的骨化中心。相应年龄阶段正常骨骼已完全成形或骨骺与骨干已完全愈合的部位不宜用于骨龄检测。骨骺边缘毛糙,硬化性骨骺、假骨骺、锥形骨骺对呆小病亦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管状骨短粗,临时钙化带增宽、致密,管状骨干骺端出现多条高密度的横行生长障碍线具有参考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