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肿瘤(口腔医学 口腔颌面外科病人的护理)
导语:涎腺肿瘤属于口腔医学下的口腔颌面外科病人的护理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口腔医学 涎腺肿瘤主题,主要讲述涎腺肿瘤,涎腺等方面医学知识。
涎腺肿瘤是涎腺组织中最常见的疾病,绝大多数系上皮性肿瘤。按部位可分为腮腺肿瘤、下颌下腺肿瘤、舌下腺肿瘤和小涎腺肿瘤。其中腮腺肿瘤发生率最高,约占80%。按组织类型可分为沃辛瘤、多形性腺瘤、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等。其中多形性腺瘤又名混合瘤,是最常见的涎液腺肿瘤。在大涎腺中,多形性腺瘤常见于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舌下腺极少。在小涎腺中,多形性腺瘤以腭部最为常见。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多形性腺瘤,以30~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案例
病人,女性,32岁,1周前自觉左耳屏前区有一移动性包块来就诊。入院后病人精神状态佳,睡眠可,饮食及二便均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完善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排除手术禁忌,于入院后第4天在全麻下行“腮腺肿物切除术+面神经解剖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创口放置引流条,敷料加压包扎。术后第5天查房时发现病人敷料区域有陈旧性渗出污染,询问病人饮食情况,病人自述晨间进食巧克力味牛奶一袋。思考题:
- 请列出该病人的术后护理问题。
- 手术时已经保留了面神经,但术后查房发现病人不能吹口哨,鼓腮时漏气。因此病人十分紧张。那么护士应怎样做好心理护理和疏导?
- 对该病人的术后饮食应做哪些健康指导?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仔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家族史,肿块的质地、生长特点,全身状况,女性病人月经是否正常。
2.身体状况
- 疼痛及疼痛的性质。
- 对身体功能的影响情况。
- 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
3.心理-社会状况 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状况、经济状况,病人对疾病的了解状况。
4.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B超可以判断有无占位性病变以及肿瘤的大小,并能估计大致的性质;CT对肿瘤的定位十分有益;MRI不改变体位即可获得横断、矢状及冠状图像。
- 涎腺造影。
-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实验室检查。
【治疗原则】手术切除为主。
【常见的护理诊断/问题】
- 焦虑 与疾病和手术有关。
-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瘘管形成有关。
- 知识缺乏 缺乏多形性腺瘤病因及治疗的相关知识。
- 自我形象紊乱 与术后面神经激惹刺激影响面部表情和功能有关。
- 疼痛 由于术后伤口疼痛影响进食或局部伤口加压包扎有关。
- 营养不良(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肿瘤对机体的消耗,以及影响食欲有关。
- 潜在并发症 面神经损伤、腮腺涎瘘等。
护理计划与实施
护理目标
- 病人情绪稳定,正确对待疾病。
- 减少破损皮肤感染的机会,促进皮肤完整性的恢复。
- 病人了解本疾病的病因、治疗等基本知识。
- 病人接受外表的变化,配合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
- 病人疼痛减轻或缓解,学会有效放松减轻疼痛的方法。
- 病人可摄入足够的营养并能满足日常机体的需要量。
- 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或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 创造有利于休息的睡眠环境。
- 如果有瘘口,保持瘘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
- 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应采取物理降温,或根据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2.术前护理
- 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疾病的治疗流程、手术的目的、必要性和过程,耐心向病人解释宣传疾病相关知识,增加病人安全感。对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均应事先告知,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提高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用含漱液漱口。
- 术前准备
- 做好皮肤准备:口内手术病人口周备皮;腮腺区手术备皮范围为患侧腮腺区发际上三横指;下颌下腺区为口周、病人下颌下直径15~20 cm区域。
- 术前3天戒烟,并教会病人有效咳痰的方法。
- 影响进食者,指导病人进软食或半流质等有利于吞咽的饮食,观察并记录病人进餐量及质量,及时给予相应饮食调整指导,必要时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
- 评估病人疼痛的程度及对疼痛的耐受情况,协助病人使用恰当的无创伤的解除疼痛的措施,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 消除病人术前紧张情绪,协助病人放松,促进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3.术后护理
- 体位:取半卧位或头高脚低位,有利于伤口引流,减轻头面部肿胀,减轻疼痛。
- 严密观察病情:①观察引流状况,当引流管内有大量清亮液体时,提示有涎瘘发生,应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②观察有无面神经损伤的表现,发生时肌内注射维生素B1及B12并配合理疗,并向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告知其可以逐步恢复正常,做好解释工作。③观察颌下区肿胀及伤口出血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并协助给予相应的处理。④观察呼吸情况,如观察呼吸的频率、幅度、口唇颜色、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并协助给予相应的处理。
-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可行口腔冲洗或口腔护理,每日3~4次。
- 保持引流管通畅:放置负压引流管的病人保持引流管通畅;术后若放置有引流条或负压引流管,应注意防止引流管的扭曲、受压、脱落;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并协助给予处置。
- 饮食护理:术后第1日起进食流质饮食,第2天起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若采用鼻饲饮食,鼻饲流质不宜过稠,保持鼻饲管通畅。禁食刺激性、酸性食物和药物,以减少唾液的分泌,防止腮腺涎瘘的发生。
- 疼痛护理:因加压包扎引起的头部胀痛,鼓励病人诉说并耐心向病人解释加压包扎的必要性。病人不能忍受疼痛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并观察用药后病人疼痛的缓解情况。
- 心理护理:当面神经出现损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好疾病解释工作,引导病人以平稳的心态面对现实,积极帮助病人进行面神经功能的恢复训练,并不断让病人看到训练恢复的成果,增加病人对治愈疾病的信心。
健康指导
- 腮腺术后3个月内禁食酸、辣刺激性食物。
- 出院后继续面肌功能训练。
- 指导病人掌握心理调节技巧,保持情绪稳定;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掌握合理的营养补充方法,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
-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 去除口腔内局部刺激因素,如不良义齿、残根、残冠。
- 遵医嘱进行复查,出现不适时应随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