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与艾滋病(禁戒毒品 吸毒概述)
毒品本身与艾滋病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是吸毒者的高危险行为却把两者紧密联系起来。吸毒者共用不消毒或消毒不全的注射用具,是艾滋病病毒( HIV)在注射吸毒者中流行的最主要原因。截至2011年底,我国现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约78万,其中经注射吸毒传播者占28. 4%。
从生物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女性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然而男女的社会角色不同,使得男女吸毒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机会相差很大。男性比女性更冒险、更喜欢寻求刺激,因而男性吸毒者更易采用注射方式吸毒。目前,我国吸毒者中男性占绝大多数,所以在吸毒者中所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男性为主。但另一方面,女性吸毒者较男性吸毒者更加弱势,她们可能为获取毒资而发生商业性行为。因此,女性吸毒者既是传播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人群,又是艾滋病病毒从高危人群传向一般人群的桥梁之一。
1981年美国报告了5例死于肺孢子菌肺炎( PCP孢子)的病例,均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1982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将此病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即艾滋病。1983年,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实验室先后从艾滋病患者身上分离到引起该病的病毒,分别称之为淋巴结相关病毒、艾滋病相关病毒、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Ⅲ型,并检测到该病毒的抗体。1986年,国际微生物学会及病毒分类学会统一将上述三个病毒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治愈的方法,且病死率极高。人类尚没有寻找到治愈艾滋病的有效药物,也还没有找到可以用来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不过多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后仍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很多年,甚至十余年。随着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物的研发和运用,艾滋病正在逐渐变为像高血压或糖尿病之类的可以控制和治疗的慢性疾病。但耐药毒株的出现,仍将是治疗中的一大难题。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主要方法仍然是通过健康教育,加强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从而避免或改变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个人和群体的高危行为,仍是控制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