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性教育学 > 同性恋与艾滋病防治(性教育学 性行为)

同性恋与艾滋病防治(性教育学 性行为)

导语:同性恋与艾滋病防治属于性教育学下的性行为分支内容。本篇围绕性教育学 同性恋与艾滋病防治主题,主要讲述同性恋,艾滋病等方面医学知识。

同性恋概论

同性恋是指在正常生活条件下,从少年期就开始持续对同性成员表现出性爱倾向,包括思想、情感及性爱行为;有的虽与异性可以有正常的性行为,但性爱倾向明显减弱或缺乏,因此难以建立和维持与异性成员的家庭关系。国外的研究表明,同性恋大约占人口的3%~4%,我国的一些调查数据比较低,但偶尔有过同性恋行为的人却很多。

人类的性取向有四种: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和无性恋(自恋)。社会上大多数人是异性恋,这也是社会认可的普通性爱取向方式,而同性恋和双性恋比较少,无性恋是无对外的性爱取向,其性爱取向是指向自己,也可以说是自恋。同性恋问题一直比较敏感,从犯罪定性到疾病定性经历了一个进步过程,从疾病论到无病论又产生了一个飞跃。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同性恋不是一种疾病或性变态行为,也不是一种因为某种原因造成的缺陷。它是一直就存在的正常的性倾向类型。只是在不同的文化中,对它公开的评价过去和现在都完全不同。现在随着社会的开放,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越来越宽容,对于这种性倾向开始能够理解和接受,表现了对特殊人群生活方式的一种尊重。

同性恋形成的原因

对于这个问题直至目前还没有肯定的答案。人们探讨的同性恋病因有很多,可以简单分为生物遗传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两大类别。

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同性恋肯定与遗传因素有关,因为有些人的同性恋是从童年早期就开始了。同性恋遗传学研究主要是从孪生儿童开始。国际学者对同卵孪生男性、双卵孪生男性、亲兄弟、被领养兄弟性取向的对比研究发现,如果有一人是同性恋者,另一人也是同性恋者的可能性为:同卵孪生子>双卵孪生子>亲兄弟>被领养兄弟。

研究发现,男同性恋者与男异性恋者的大脑性中枢内与性行为相关的脑细胞显著不同,前者与一般女性大脑性中枢相关细胞类同。因此认为性取向可能由于大脑皮质的差异引起的。近年来,分子基因学对性取向的研究发现,性取向和基因的表达有相关性。

2、性激素因素:学者的研究认为胎儿期母亲体内雌雄性激素水平的不同可能对胎儿未来的性取向产生影响。内分泌学家道尔纳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证明,性激素对垂体和下丘脑的性别差异分化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有可能影响个体未来的性取向。如果男性胎儿得不到足够的雄性激素,雌性激素相对增多而让大脑朝女性化发展,为男性同性恋奠定了基础。女性同性恋的机理正相反,是雄性激素对女性胎儿产生较大影响,促使大脑朝男性化方向发展,为女性同性恋奠定了基础。

3、兄弟排序:已有多项研究发现,男同性恋者在多子女家庭中排行通常更小,兄长数目与男同性恋者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即兄长(哥哥)越多,男孩越倾向成为同性恋者。男性性取向则与姐妹、弟弟的数目无关,与出生时父母的年龄也无关联。

社会心理学因素

由于同性恋的起因尚不能完全用生物遗传学因素解释,所以社会心理因素或家庭环境因素也被认为是同性恋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即是所谓性取向由社会构建的理论。

1、家庭环境与特殊抚养方式:早期的调查发现,母亲对男孩的过度关爱、父亲对男孩的过度严厉、父子分离、父子关系恶劣等,均可使男孩的气质、行为女性化,儿童和少年的同性恋冲动反映了对抗孤独和自我怜悯的幼稚渴望。虽然这种理论已被当代学者普遍否定,但一些男同性恋者仍用此解释自己性取向的成因。

2、青春期及其后特殊性经历的影响:许多同性恋者回忆他们在青少年时期有过与同性的亲密接触行为并感到快乐;有些人却是被那些同性恋的成年人主动引诱后而发生同性恋行为的,因此,有的专家认为同性恋是学会的。许多男同性恋者自我解释性取向形成的原因,如被女性“伤害”或被男性“诱惑”等。Tomeo等于2001年调查了924位同性恋者,并以异性恋者作对比,发现同性恋者在儿童期遭受性骚扰的概率明显高于异性恋者,36%的男同性恋者有在儿童期遭受性骚扰经历,而仅有7%的男异性恋者在儿童期遭受过性骚扰;22%的女同性恋者在儿童期受到性骚扰,而女异性恋者在儿童期仅有1%遭受过性骚扰。

真正同性恋的成因到目前仍然不是很清楚,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生物遗传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起作用,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社会上有多少同性恋,确切的数据难以得到,200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调查结果表明,男同性恋者约占我国性活跃期男性人口的2.0%~4.0%,据此估算我国15~49岁男性中有500万~1 000万男同性恋者。

金赛的同性恋分级观点

普通的异性恋与同性恋之间是否泾渭分明呢?美国的性学家金赛认为同性恋与异性恋是一个过渡过程,不存在同性恋与异性恋的分水岭。他将同性恋和异性恋分为七级。

0级——绝对异性性行为,没有同性性行为;

1级——偶尔有同性性行为;

2级——异性性行为为主,但同性性行为增多;

3级——双性恋,对于同性恋和异性恋不分伯仲,从心理到生理没有差别;

4级——同性性行为多于异性性行为,但仍然有一些异性性行为;

5级——偶尔有异性性行为;

6级——绝对的同性恋,没有异性性行为。

金赛对同性恋的分级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同性恋与异性恋是一个事物的两极,中间呈过渡状态,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有同性恋行为,而后来他们又不是真正的同性恋,其实他们就是在中间的过渡状态,只是在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喜欢的程度不同而已。

同性恋行为以及相关社会问题

男性同性恋的性行为方式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由于女性同性恋没有肛交等行为,她们传播艾滋病的几率较低。本文重点探讨男性同性恋的性行为。男性同性恋常见性行为方式包括:肛交(阴茎-肛门性行为)、口交(阴茎-口腔性行为)、吻肛(唇舌-肛门性行为)、指交(手-直肠性行为)、互相手淫和身体皮肤间的摩擦刺激等。最易导致疾病感染和传播的是肛交、口交和吻肛;最易造成机械性损伤的是肛交、指交,其次是口交。

男性同性恋行为也称为男男性接触者,他们之间的艾滋病、性病传播与性伴侣数量、性行为方式及是否采取防护措施三大因素有关。性伴侣越多感染几率越大;口交或肛交风险增加;不使用安全套感染机会增加(使用安全套将使感染艾滋病的概率下降约85%,使感染性病的概率下降约50%)。特别是与陌生人发生性行为,风险更大。不同性行为方式中艾滋病、性病传播的可能性为肛交>阴道交>口交。

我国男性同性恋性生活现状

潘绥铭等于1993年对北京等四大城市在公园等处活动的男同性恋者的调查发现,近1年内他们累计性伴侣平均86人,其中77.9%的人有1个以上性伴侣;53.3%的人曾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近1年内用过安全套者仅40.6%。张北川等于1998年对我国平均年龄约30岁,主要生活在大城市,约半数人接受过大学教育的男同/双性恋者的一项调查发现,累计男性伴侣平均31.6人,其中48.4%曾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12.7%买过性,4.9%卖过性,18.1%参与过群交,2/3从未用过安全套,仅2人在肛交和口交中坚持使用安全套。张北川等于2001年又在调查中发现,近1年内我国男男性接触者曾有过无保护性主动口交和被动口交者分别占85.0%和81.9%,曾有过无保护性主动肛交和被动肛交者分别占66.2%和73.3%,45.4%的人曾有偶遇性伴侣,43.6%的人曾在外地发生男男性行为,8.3%买过性,3.0%卖过性,7.1%曾接受过指交,4.0%接受过导致出血的虐恋。这些数据表明同性恋确实处于感染艾滋病的高风险状态。

①张滨.性医学.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2008.

同性恋的心理社会问题

同性恋的精神压力:许多同性恋者既渴望与自己倾慕的同性亲密,又觉得自己不正常,深怕被人们知道,怕因此受到蔑视,只好偷偷地进行,心理上非常矛盾、痛苦。尤其是在看到自己的同性对象与别人结婚时,更易引起忧郁、愤怒,甚至出现自杀、他杀的极端行为。张北川等在1998—2001年每年对男同性恋者进行一次调查,发现其中近3/5的人曾因其性取向而感到很痛苦,并因此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约3/5的人感到很孤独,3/5的人感到很压抑。30.0%~35.0%的人曾有强烈的自杀念头,另有9.0%~13.0%的人有过自杀行为。

同性恋婚姻的困境:其实同性恋最大的社会问题不仅仅是传播艾滋病,而是同性恋者的“无性婚姻”。各国的研究都表明,同性恋占人口的2%~4%,而同性恋者大多数都结婚,但结婚对象又绝大多数不是同性恋。如果按照人口的3%计算,那么13亿人口中就有3900万。如果他们都组成家庭,那么至少有3900万人与异性恋组成家庭,也就是说,有7800万人的性生活是不和谐的。因为,同性恋不喜欢异性,与异性结婚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或对父母和单位有个交待,其实家庭中的性生活一团糟。这也是社会应该积极关注的问题,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家庭的社会氛围之中,对同性恋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研究很有必要。

同性恋的诊断问题

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已经废除了同性恋的诊断,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早已经取消了同性恋的诊断。197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通过投票确定取消了同性恋作为精神病分类的诊断。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仍然保留了同性恋的诊断,但是,保留的目的已经不是将同性恋作为疾病或精神障碍来看待,而是考虑到个别同性恋有情绪障碍,即将同性恋看成是一般的心理问题。CCMD-3中对同性恋和双性恋的具体诊断标准如下:

62.3性指向障碍[F66与性发育和性指向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

指起源于各种性发育和性定向的障碍,从性爱本身来说不一定异常。但某些人的性发育和性定向可伴发心理障碍,如个人不希望如此或犹豫不决,为此感到焦虑、抑郁,及内心痛苦,有的试图寻求治疗加以改变。这是CCMD-3纳入同性恋和双性恋的主要原因。

62.31同性恋[F66.x1]

诊断标准:

(1)符合性指向障碍的定义;

(2)在正常生活条件下,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对同性成员持续表现性爱倾向,包括思想、感情及性爱行为;

(3)对异性虽可有正常的性行为,但性爱倾向明显减弱或缺乏,因此难以建立和维持与异性成员的家庭关系。

62.32双性恋[F66.x2]

诊断标准:

(1)符合性指向障碍的定义;

(2)在正常生活条件下,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对同性和异性两种成员均持续表现性爱的迷恋倾向,包括思想、感情及性爱行为;

(3)难以建立和维持与异性成员的家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