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电散点图 > 心电散点图 > 《电散点图》序、前言(心血管 理论发展)

《电散点图》序、前言(心血管 理论发展)

导语:《电散点图》序、前言属于心血管下的理论发展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心血管 《电散点图》序、前言主题,主要讲述心电图,心电散点图等方面医学知识。
目录

心电图学是一门应用百年而久盛不衰的诊断技术,并且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其理论仍然在不断拓宽与充实,各种派生的新技术还在不断涌现。1887年,英国生理学家Waller采用Lippman刚刚发明的毛细管静电计描记出第一份人类心电图之后,引起荷兰生理学家Einthoven的极大兴趣。1903年,Einthoven研制出高精度的弦线式电流计,并用于记录心电图,为心电学的临床应用和心电图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1906年,他将最初的心电图导联系统改造成标准的Ⅰ、Ⅱ、Ⅲ双极肢体导联。1934年,Wilson完成了6个单电极胸导联的设计,而在1942年Goldberger改进并推出了三个单级加压肢体导联,最终形成了目前在临床应用的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记录系统。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数理科学及应用技术的发展,心电图逐步进入计算机的信息时代。1963年,Holter借助计算机技术,尝试记录长时间心电图,并获成功,发明了动态心电图技术,这是心电图学历史上又一次划时代的技术进步。动态心电图技术的问世不仅能为临床诊断与心电现象的研究提供大样本的心电数据,也对长时间内大样本心电数据的分析方法提出新挑战。

心电散点图是近年来心电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概念,是一项以非线性分析方法为基础,运用计算机技术将较长时间记录的心电图数据转换成一种高密度数据,并制成直观简约图形的技术。心电散点图有助于提取和挖掘隐含在大样本心电数据中,未被传统心电图技术识别的非线性的生理或病理信息,以及其变化规律,使其在心律和心律失常的表达上显示出独特的作用,是一种值得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长时间心电数据的诊断与分析方法,一定会对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技术方法起到补益作用。

近十年来,《心电散点图》作者对心电散点图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心电散点图》包括的内容都是作者认识与研究的总结,对临床医生及心电学工作者一定会有所裨益,并将使这项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普及与提高。

郭继鸿

前言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心电散点图都是一个崭新的概念,这是一项以直观几何与非线性分析方法为思想基础,依靠计算机技术对长时程心电数据进行分析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是中国心电学界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数据的不断积累,心电散点图在大样本海量心电数据分析中的实用性和独特作用及对传统动态心电图分析功能的补充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N.J.Holter制作了第一台能连续记录10小时心电图的动态心电图仪(被称为“Holter”),这一划时代的技术进步宣告人类已经掌握了获取长时程心电数据的自由权。Holter能提供海量心电数据,使发作性心律失常、无症状或一过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大大提高,早已成为心脏科医生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但对国内外应用现状的回顾发现,与卓越的信息记录、贮存功能相比,当前被广泛使用的Holter自动分析功能还不尽如人意,对于每份有10万次左右心搏数据的Holter分析而言,人工视野和介入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盲区,成为限制其分析水平的瓶颈。这是因为Holter分析方法只是对于动态心电时间序列的一种波形分析,由于人体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作为人体时间序列的心脏节律也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所以除了传统的波形分析以外,心电散点图这一借用混沌理论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可以作为描述动态心电RR间期数据这一非线性系统特征的重要手段。

心电散点图以传统心电学中前所未有的整体观视角,对RR间期序列进行诠释,提供了很多未知的心脏电生理信息。心电散点图使RR间期数据真实地在人工可视范围内得到高密度集中表达,不仅避免了分析的盲区,还由于这一图形所揭示的不同心电信号RR序列的非线性动力系统特征对不同心律的自动区分功能,不仅能够自成体系地对长时程心电数据进行宏观定性分析,还能简化Holter的分析过程,强化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功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电学工作者和临床医生希望学习这项技术方法,需要一本系统介绍心电散点图的理论方法,对临床应用有指导作用的实用性专著。为此,经过两年多的酝酿,作者对近十年来的学习、思考和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归纳、提炼,动笔写这本专著,以飨同道和读者。

(李方洁、向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