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的心电散点图(心血管 心电散点图临床应用)
一般情况下,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在60~100次/分(目前认为正常范围心率在50~110次/分之间,心率的正常与异常频率划分的绝对值只是人为的划分,正常与异常值之间无绝对的界线,但有一个过渡区)。因此,正常窦性心律的RR间期被认为600~1000ms,心率是100~60次/分。与之相对应,短于600ms的RR间期为心动过速,长于1000ms的RR间期为心动过缓;连续的窦性RR间期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具有整体特性,当出现整体性中的扰动,则会呈现早搏与逸搏;当出现整体性中的部分全体不协调时,则会出现整体功能的分离。目前根据心电散点图的现象,并通过相应的心电图证实,介绍窦性心律以及几种窦性心律失常的图形,其中有几种心律失常是通过心电散点图发现的。
窦性心律
正常的窦性心律RR间期在600~1000ms之间,RR间期连续性变化呈整体性,心电散点图呈棒球拍形,沿45°线分布,任意横、纵坐标点的位置分布在600~1000ms之间,近端纤细,远端粗大。
正常窦性心律
上图为1小时的心电散点图,图形位于45°线中段,呈棒球拍形,在横、纵坐标为600~1000ms之间。下图为相应的片段心电图,可见13个RR间期,平均822ms,变化范围783~864ms。相邻两RR间期差值最小为10ms(835ms与825ms),最大为49ms(796ms与845ms),因此正常窦性心律的相邻RR间期变化不会太大。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的RR间期>1000ms,相应的心率<60次/分。心电散点图沿45°线分布,所对应的横、纵坐标点的数字在>1000ms的位置,所在窦性心动过缓的吸引子图形位于45°线的远端。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电散点图形与其心率变异性有关,如心率变异性正常,可呈棒球拍形或类棒球拍形,如心率变异性降低,可呈“收缩形”或小棒状,如伴有窦性心律不齐,呈“粗壮”的棒球拍形(“扩张形”),也可呈较粗的棒状或其他形状(下图)。
窦性心动过缓
上图为1小时的心电散点图,图形分布于45°线远端,呈棒状。横、纵坐标在>1000ms的位置。下图为相应片段心电图,可见8个RR间期,平均1327ms,变化范围1287~1361ms。相邻两RR间期差值最小为10ms (1360ms与1350ms),最大为44ms(1331ms与1287ms),因此即使是心动过缓,相邻的窦律RR间期变化亦不大。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的RR间期<600ms,相应的心率>100次/分。心电散点图是位于45°线近端稳态吸引子图形,所对应的横、纵坐标点的数字在<600ms的位置。由于心动过速,RR间期相对整齐,图形面积变小呈“收缩的”棒球拍形,或不呈棒球拍形,而是呈比较细的棒状。
窦性心动过速
上图为1小时的心电散点图,图形沿45°线分布,横、纵坐标轴的位置在400~700ms之间,相对应的400~600ms之间为心动过速的散点,而在600~700ms之间的散点为正常心率。下图为相应片段心电图,24个RR间期,平均451ms,变化范围443~457ms。相邻两RR间期差值最小为0ms,最大为5ms。可见窦性心律过快时,节律相对较规整。
窦性心律的心率变异性降低
窦性心律的心率变异性降低,包括整体的变异性降低,即整体心率的变化范围变窄,表现为图形的面积变小,图形变短(图形的长轴变短);另一变异性降低为瞬时变异性降低,即相邻的两个RR间期差异变小,表现为图形变窄(图形的短轴变短),如下图所示。
窦性心律的心率变异性降低
上图为1小时的散点图,图形沿45°线分布,长轴较短,其横、纵坐标轴的位置在600~780ms之间,其短轴也较短。下图为相应的截取的片段心电图,17个RR间期,平均622ms,变化范围613~626ms。相邻RR间期差值最小为0ms,最大为12ms。可见心率的整体变化范围窄,瞬时变异性亦低。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主要表现瞬时RR间期变化增大,但平均心率可以正常。窦性心律不齐常与窦性心动过缓相伴,但窦性心律不齐很少与窦性心动过速相伴,相反,窦性心动过速时常表现心率变异的降低。窦性心律不齐的吸引子图形位于45°线的中段(正常窦律)或远端(窦性心动过缓时),多呈“粗壮”的棒球拍形(“扩张形”),越靠远端,膨大的越明显,也可呈较粗的棒状或其他形状(下图)。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电散点图与正常窦性心律一样位于45°线的中段,但面积增大,呈“扩张”棒球拍形。
窦性心律不齐
窦房结功能的“纵向”分离
这是心电散点图应用以来,通过心电散点图发现的一种新的窦性心律失常。理论上推测窦房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而分离为两个彼此独立的功能团块,各自分别交互控制心脏的起搏节律,各自有自身的频率范围,且两个功能团块的频率范围互相不重叠,如一个是50~70次/分;而另一个为80~110次/分。从快频率过渡到慢频率时,节律有温醒现象。图形表现为沿45°线分布着两个棒状或两个棒球拍形稳态吸引子图形,在两个图形交界处的减速区和加速区有两种节律(RR间期)转换时形成的非稳态吸引子图形(下图)。
窦房结功能的“纵向”分离
左上图为1小时的散点图,右上图是其示意图,沿45°线分布着两个棒状稳态吸引子图形,分别由两种窦性节律形成,其交界处附近的加速区和减速区各有一个由两种节律交替形成的非稳态吸引子图形,减速区吸引子表现由快节律转向慢节律,一短一长的两个RR间期,长的RR间期为温醒的节律。下图为相应的片段心电图,总共10个RR间期,前5个RR间期为一种窦性心律,频率周长在789~890ms,平均847ms;后5个RR间期为另一种窦性心律,频率周长为1149~1238ms,长1450ms和1302ms为温醒节律。
窦房结功能的“横向”分离
目前心电散点图揭示的窦房结功能的“横向”分离可能就是或包涵了“窦性并行心律”(窦房结分离为两个节律点,同时竞相发出激动)。这是心电散点图应用以来,通过心电散点图发现的另一种新的窦性心律失常。理论上推测窦房结内的起搏细胞失去了彼此协调的机制,两个起搏位点同时独立的发放起搏兴奋,分别引起心脏兴奋,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窦性并行心律”。心电散点图表现为图形变宽变短,两种窦性起搏点的频率可能不同,有的相差较大,使得两两间期组合时,RR间期的差值变化较大,即瞬时的窦性RR间期变异性增大。故心电散点图形以45°线为中心,向加速区与减速区两个方向膨出(下图)。
窦房结功能的“横向”分离
左上图为1小时的散点图,右上图是其示意图,可见散点呈团块分布于45°线两侧,比较对称,从整体上看图形中部向两侧膨出,其实是两个相互有一定重叠的吸引子图形,由“分离”的“窦性并行心律”形成。下图为相应的片段心电图,14个RR间期,平均747ms,变化范围717~871ms。相邻两RR间期差值最小为2ms,最大为219ms,因此瞬时心率变异性有时最大,而节律及不规整不能用窦性心律不齐解释,推测系窦性并行心律所致。
窦性早搏和窦性逸搏
人们早就发现有窦性早搏和窦性逸搏的存在,但是通过普通心电图做出诊断往往比较困难。因为在普通心电图上,根据有限的窦性心搏RR间期的差异,很难判定是窦性心律不齐,还是窦性早搏和窦性逸搏。心电散点图是将一段时图内的所有RR间期都用点加以展现出来,窦房结内的不同“团块”兴奋的频率范围不一样,窦性早搏或窦性逸搏以个别的RR间期出现在主导的窦性RR间期之中,主导的RR间期有自身的频率范围。但RR间期变化的加速度或减速度应该是一致的,理论基础是同一组织的兴奋强度一致,但病理下其强度也可不一致,使问题复杂化。典型的窦性早搏与窦性逸搏的心电散点图会形成平行45°线(主导窦律)的条索状图形,且关于45°线对称。
窦性早搏和窦性逸搏
左上图为1小时的散点图,彼此平行的五条“直线”,其中两两关于中间一条对称,均为细短的棒状。下图为相应片段心电图,为便于分析整体节律的变化趋势,截取了两段心电图,共14s。心电图可见有A、B、C三种RR间期的变化及分布特征(上条心电图865ms与下条心电图865ms为同一节律)。A为主导窦性节律,RR间期接近,14个A分别为801、799、801、806、812、793、802、795、798、795、797、801、805、810ms,平均801ms,在793~812之间波动,最大变化值19ms。B节律为短节律(窦性早搏),有5个,间期分别为735、734、731、727、730ms,平均为731ms,727~735ms之间波动,最大变化值8ms。C节律为长节律(窦性逸搏),有6个,间期分别为871、876、857、865、866、864ms,平均867ms,变化范围为857~871ms,最大变化值14ms。
小结
根据窦性心律吸引子图形在45°线上所处的位置可诊断窦性心律的频率,根据图形的长短和宽窄可诊断窦性心率变异,根据图形是否分离或变形(长短轴变化)可诊断窦房结是否发生了“纵向”或“横向”分离。根据是否有脱离,并平行于45°线的图形,可诊断窦性早搏或逸搏,但最终确诊有赖于片段心电图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