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电散点图 > 窦性心律发生的原理及心电散点图的特征(心血管 心电散点图临床应用)

窦性心律发生的原理及心电散点图的特征(心血管 心电散点图临床应用)

导语:窦性心律发生的原理及心电散点图的特征属于心血管下的心电散点图临床应用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心血管 窦性心律发生的原理及心电散点图的特征主题,主要讲述窦性心律,心律失常,心电散点图等方面医学知识。

窦性心律失常(sinus arrhythmia)是窦房结起搏或传导发生改变或异常的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早搏和窦房传导阻滞(见第十二章)等。由于心电散点图的应用,还发现窦性心律不齐与窦性心律的心率(简称窦率)变异性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发现了窦房结功能的“纵向分离”、“横向分离”以及“窦性逸搏”等此前未知的反映窦房结电生理特性的心搏现象,也在本章予以探讨。

发生的原理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呈扁平椭圆结构,是一功能结构体。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行使整体功能,控制心脏的节律,使心率“平滑”的增速或减速,理想状态下,心率的增速与减速遵循正弦曲线的形式。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上部(头部)细胞的兴奋频率快,下部(尾部)细胞的兴奋频率慢,中间细胞的兴奋性介于两者之间。它们彼此协调,以当时机体生理代谢的需要发放适宜的起搏频率起搏心脏。当窦率快时,其节律相对规整,窦率慢时,其节律相对“不齐”或不规整。

当窦房结细胞的兴奋性下降时,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当窦房结细胞的兴奋性增强时,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这些表现可以是生理性,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当窦房结整体功能不协调时,可表现为窦房结功能的分离,可分为“纵向分离”,或“横向分离”。当窦房结功能整体降低时,还可表现为心率的整体变化范围变窄,以及心率的瞬时变异范围变小。

心电散点图的特征和发生机制

正常相邻的窦性RR间期相差不大,因此窦性心律的散点分布在直角坐标系45°线上或附近,不会偏离得太大。正常窦性心律的吸引子图形沿45°线分布,呈棒球拍形。一般近端纤细(RR间期短,心率快),远端粗大(RR间期长,心率慢),这符合生理节律快,心率规整,节律慢,心率不规整的特点。这是窦性心律心电散点图最基本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