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西医男科病临床手册 > 艾滋病的诊断及中西治疗(男科学 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的诊断及中西治疗(男科学 性传播疾病)

导语:艾滋病的诊断及中西治疗属于男科学下的性传播疾病分支内容。本篇围绕男科学 艾滋病的诊断及中西治疗主题,主要讲述艾滋病等方面医学知识。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新的性传播疾病,其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临床诊断

辨病诊断

1982年,美国CDC对艾滋病定义为:“在无引起免疫不全的重要因素,未满60岁的年龄组中,伴有CD+4+T细胞明显减少和细胞免疫功能不全,由原虫、真菌、病毒、细菌等机会性感染,发生KS,称为艾滋病。”WHO宣布,该定义也适用于各国对艾滋病的诊断。

由于艾滋病的基础是免疫功能缺损,而其临床发病主要是以各种机会性感染症的形式出现,因而很难定出一种明确、统一的诊断标准。艾滋病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即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特别是CD+4+T细胞的严重缺陷;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感染,特别是卡氏肺囊虫肺炎;发生各种恶性肿瘤,特别是卡波济肉瘤。

一、病史

由于HIV感染后病程跨度较大,症状繁多而特异性表现较少,加上发展到艾滋病的机会感染,使病情复杂化,所以诊断困难,但对以下患者必须警惕有HIV感染的可能,应检查HIV抗体以确诊:

  1. 淋病或梅毒等性病患者,衣原体尿道炎或盆腔炎患者;
  2. 血友病患者曾接受过1985年以前进口的凝血因子等血液制品治疗者;
  3. 原因不明的发热1个月以上,伴腹泻、消瘦、体重下降10%以上,找不出其他原因者;
  4. 原因不明的精神、神经症状,特别是年龄在60岁以下,出现痴呆、记忆力显著减退者;
  5. 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机会性感染者;
  6. Ksposi肉瘤患者;
  7. 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者;
  8. 青壮年患有带状疱疹者及结核病患者;
  9. 无法解释的消耗症状患者,如盗汗、体重减轻、全身无力等。

二、症状与体征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HIV感染所致的免疫功能障碍而继发疾病的症候群,可分为:

  1. 无症状带毒者;
  2. 无症状之免疫缺陷;
  3. 亚临床症状;
  4. 淋巴结病综合征;
  5. 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6. 严重艾滋病及并发的致死性机会感染或恶性肿瘤之表现。

1991年,美国CDC与州地区的流行病学专家委员会(CSTE)联合建议扩增艾滋病监测病例的诊断标准,并于1993年1月1日起生效,该标准是根据HIV感染者的临床表现分成A、B、C三种,又以CD+4+T细胞计数将每个临床类型分成三个等级(见下表),该分类的前提必须是HIV感染者。

美国1993年修订的HIV感染分类系统在青少年和成人中扩增监测艾滋病的诊断标准

(1)分类A:凡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者,即可归入A类。

  1. 无症状HIV感染者。
  2. 持续的全身淋巴结肿大者。
  3. 有急性(初期)HIV感染的疾病或病史者。

(2)分类B:凡有下列11种情况之一者,归入B类。

  1. 杆菌引起的血管瘤病。
  2. 口咽部的念珠菌病(鹅口疮)。
  3. 持续、经常或经治疗反应差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4. 宫颈发育异常(轻度/严重)/宫颈原位癌。
  5. 持续1个月以上的全身症状,如发热(38.5℃)或腹泻。
  6. 口腔有毛状的黏膜白斑病。
  7. 包括至少2次明显突发或一处以上皮区的带状疱疹。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9. 李斯特氏菌病。
  10. 骨盆腔的炎症性疾病,特别是并发输卵管、卵巢脓肿者。

周围神经病。

3)分类C:包括25种艾滋病指征的疾病,凡有其中之一者,不论CD+4+T淋巴细胞数高低,皆可诊断为艾滋病。

  1. 支气管、气管或肺的念珠菌病。
  2. 食管念珠菌病。
  3. 侵袭性宫颈癌。
  4. 弥漫性或肺外的球孢子菌病。
  5. 肺外的隐球菌病。
  6. 引起慢性肠炎(病程>1个月)的隐孢子虫病。
  7. 除肝、脾、淋巴结外的巨细胞病毒性疾病。
  8. 导致失明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9. HIV相关性脑病。
  10. 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慢性溃疡(病程>1个月)或支气管炎、肺炎和食管炎。
  11. 弥漫性或肺外的组织胞浆菌病。
  12. 等孢子球虫引起的慢性肠炎(病程>1个月)。
  13. 卡波济肉瘤。
  14. 伯基特氏淋巴瘤。
  15. 免疫母细胞淋巴瘤。
  16. 脑的原发性淋巴瘤。
  17. 弥漫性或肺外的鸟型分枝杆菌复合症或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
  18. 任何部位(肺或肺外)的结核分枝杆菌病。
  19. 弥漫性或肺外其他种别或未鉴定种别的分枝杆菌病。
  20. 卡氏肺囊虫肺炎。
  21. 反复发作的肺炎。
  22. 进行性多病灶的脑白质病。
  23. 反复发作的沙门氏菌败血症。
  24. 脑弓形体病。
  25. 由于HIV引起的消瘦综合征。

在上述3种临床分类中,除分类C全部属于艾滋病病例外,凡CD 4 +T淋巴细胞<200/μL,或CD 4 +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14%的HIV感染者(即A 3 、B 3 ),也可归入艾滋病病例。

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实验室检查

  1.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Hb):艾滋病患者常出现红细胞减少,贫血发生率为70%~95%,贫血一般呈典型的正常细胞性和正色素性。Hb可低于100g/L。
  2. 白细胞:有57%~76%的艾滋病患者并发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常低于4×10 9 /L。42%~87%的患者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可减至1000/μL以下(正常为1500~4000/μL)。其中T细胞减少至600/μL以下(正常为1080~2880/μL)。
  3. 血小板:艾滋病或无症状的HIV感染,均可发生血小板减少(0~43%)。
  4. Th/Ts的比值:正常比值为1.75~2.7,艾滋病患者一般小于1.0,严重的病例可降至0.02。Th/Ts比例倒置主要是T减少所致。
  5. 肾功能不全:约82%的患者有蛋白尿,其中22%的患者有明显的蛋白尿,尿蛋白≥3+0.29%,患者血中肌酐升高,最高可达15.7mg/dL,尿素氮达133mg。

二、机会性感染检查

  1. 卡氏肺囊虫: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肺组织活检确诊。分泌物涂片Giemsa染色,查到泡沫样包囊或滋养体即可诊断。
  2. 弓浆虫病:通过虫体检查和血清学检查,特别是IgG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可以确定弓浆虫的急性感染。
  3. 等孢子球虫和隐孢子球虫:病人粪便标本涂片,抗酸染色在高倍镜下可以查到这两种病原体以确诊。
  4. 白色念珠菌:病变分泌物涂片可以检出白色念珠菌假菌丝和酵母样孢子,培养法可以分离出白色念珠菌。
  5. 新型隐球菌:可取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或培养法检查病原体,乳胶凝集试验可测得新型隐球菌抗体。
  6. 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分枝杆菌以确诊。
  7. 病毒:如巨细胞病毒等可以用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或检测血清中抗体以确诊。

三、HIV检测

①病毒分离:HIV培养是检测HIV感染最可靠的方法,可以从多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出HIV,如血液、乳汁、精液和阴道分泌物等。HIV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病毒,标本如含有淋巴细胞,均可培养出HIV。培养阳性率最高者是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将淋巴细胞溶解能增加敏感性。目前较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反转录酶法(RT)、放射免疫测定(RIA)、抗原捕捉法(CA)及核酸探针等。HIV感染细胞的结构特征可用电镜观察。

②检测HIV蛋白抗原:已有检测HIV-1P24抗原的商品试剂盒,可作为抗-HIV-1血清学试验的替代试验或辅助试验。病毒的结构基因产生大量P 24 蛋白,在接触病毒后1周,就可用ELISA法检出P 24 抗原血症。因此,对疑为HIV急性感染患者的病毒检测有用。HIV-1抗原试验可作为HIV-1感染者的预后指标之一。P 24 抗原的出现伴CD 4 +T细胞数下降、抗P 24 消失或血清β-微球蛋白水平增高被确定为无症状HIV-1感染者进展为艾滋病的先兆。

③HIV基因检测:被检测病人血清标本中病毒基因序列的核酸分子杂交法即是一种。但如不首先培养增殖,该方法的敏感性太低,不能检出感染细胞中HIV的基因序列,这与感染宿主基因序列的拷贝数太少有关。所以该方法极少用于检测新鲜的组织标本。

聚合酶链反应(PCR):借助于PCR的非细胞依赖性DNA扩增技术,先使HIV的特定核苷酸片段得以成百万倍的放大,然后再进行诊断分析,使其敏感性大为提高。

PCR检测对象:有和HIV接触的病史,如母亲是HIV阳性的新生儿及婴幼儿、性伙伴是HIV阳性患者、静脉吸毒者、血友病患者等,但无确切血清学证据或血清学反应不明确的人群。对HIV特异抗原、抗体反应阳性或病毒培养阳性的病例,无须再进行PCR。另外,PCR技术还可直接检测导致对于抗-HIV药物的耐药性的突变。

④检测反转录酶:取病人外周血或其他体液中的淋巴细胞,体外加IL-2及氢化可的松进行培养,取上清液检测反转录酶活性,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筛选试验,ELISA连续2次阳性还需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WB)或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A)进行确证。
  2. 颗粒凝集试验(PA):该方法是纯化的HIV抗原包被人工合成明胶颗粒,如被检血清中含有特异抗体,可因抗体的桥连作用使致敏颗粒发生凝集,以肉眼观察判定结果。
  3. 蛋白印迹法(WB):敏感性与ELISA相同,但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是目前确证HIV抗体最常用的方法之一。HIV蛋白先纵向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电泳分离,再沿水平方向电泳转移,并吸附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硝酸纤维素膜与待测血清或血浆孵育,HIV抗体与膜上的HIV蛋白质结合,最后用酶或同位素标记的抗人IgG检测,可以出现特异性带形。WB试验能检测到gP 120 、gP 160 、g P41 、P 17 、P 24 、P 31 、P 51 、P 55 、P 66 等。CDC标准要求P 24 、gP41 和gP 120 或gP160区带有两条区带阳性者,才能确诊为抗-HIV-1阳性。
  4. 免疫荧光测定(IFA):本方法是用待测血清和吸附于玻璃片上或试管上的单层感染H 9 或CEM细胞起反应,将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同已结合在H 9 或CEM细胞上的HIV抗体结合,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IFA做确证试验比WB简单,如标本数量少,IFA一次试验可同时用于筛选和确证HIV感染。
  5. 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A):本法是将感染的H9细胞和[35S]蛋氨酸孵育,用去垢剂将细胞溶解,将含病毒蛋白的上清液与待测血清混合,如有HIV抗体,则同位素标记的HIV蛋白与之结合产生沉淀,将沉淀物进行洗脱可使病毒抗原分离。然后病毒蛋白用放射显影鉴定,同时用已知的分子标记物比较。RIPA是最具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HIV抗体的方法,但技术难度大。

辨证诊断

艾滋病在不同时期的症状表现各异,常见的证候诊断有如下几种。

一、肝郁脾虚型

  1. 临床表现:见于艾滋病潜伏期或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症见情志抑郁,胁肋胀痛,胸闷叹息,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弦。
  2. 辨证要点:胁肋胀痛,情志抑郁,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弦。

二、气血亏虚型

  1. 临床表现:见于艾滋病潜伏期或相关综合征期。症见神疲乏力,言语低微,面色不华,发热,身痛,微恶风寒,或淋巴结肿大。舌淡,苔白,脉细弱。
  2. 辨证要点:神疲乏力,言语低微,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细弱。

三、阴虚外感型

  1. 临床表现:见于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症见低热,盗汗,畏风,腰膝酸软,咳嗽,痰量少,后颈、腋下及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舌红,少苔,脉浮细数
  2. 辨证要点:潮热,盗汗,腰膝酸软,畏风。舌红,少苔,脉浮细数。

四、热毒壅盛型

  1. 临床表现:症见高热久稽不退,神昏谵语,皮肤斑疹隐隐,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口渴,心烦。舌质红,脉洪数。
  2. 辨证要点:高热久稽不退,皮肤斑疹隐现。舌质红,脉洪数。

五、肝肾阴虚型

  1. 临床表现:头晕耳鸣,二目干涩,视物不清,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2. 辨证要点: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二目干涩,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六、肾精亏虚型

  1. 临床表现:身体极度衰弱,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心悸气短,或痰中带血,面浮足肿,自汗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细。
  2. 辨证要点:身体消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鉴别诊断

  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HIV检测阴性。
  2. 糖尿病:艾滋病患者常伴有消瘦等症状,易被误诊为糖尿病,要注意结合病史和其他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3. 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血液病、结核病、慢性肠炎,以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也应注意与艾滋病相鉴别。

治疗

中医治疗

一、肝郁脾虚型

  1. 治法:疏肝理气,益气健脾
  2. 方药:逍遥散加减
  3. 柴胡10g,当归12g,白芍12g,白术12g,茯苓15g,炒扁豆12g,陈皮10g,炙甘草6g。

二、气血亏虚型

  1. 治法:补益气血。
  2. 方药:八珍汤加味。
  3. 黄芪30g,党参12g,炒白术10g,茯苓15g,红参10g,当归15g,熟地黄15g,白芍15g,川芎6g,炙甘草6g,制何首乌20g。
  4. 气虚及阳,畏寒肢冷者,加巴戟天12g,仙灵脾12g。兼阴虚者,加熟地黄15g,枸杞子15g。

三、阴虚外感型

  1. 治法:滋阴解表。
  2. 方药:加减葳蕤汤。
  3. 玉竹12g,天花粉15g,麦冬12g,地骨皮10g,白薇12g,豆豉10g,薄荷10g(后下)。
  4. 咽喉红肿、疼痛者,加射干10g,大青叶20g,板蓝根15g。淋巴结肿大明显者,加浙贝母12g,夏枯草15g。

四、热毒壅盛型

  1.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2.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清营汤加减。
  3. 金银花30g,连翘15g,蒲公英20g,紫背天葵15g,野菊花15g,黄连10g,栀子12g,生地黄15g,玄参15g,丹皮12g,桔梗10g,生甘草10g,菖蒲15g,郁金12g。

五、肝郁阴虚型

  1. 治法:滋养肝肾。
  2. 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味。
  3. 熟地黄20g,生山药15g,山茱萸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2g,丹皮10g,栀子10g,泽泻15g,枸杞子15g。
  4. 肝阳偏亢,眩晕者加珍珠母30g,生石决明30g;潮热盗汗者,加鳖甲12g,秦艽15g,白薇15g,地骨皮15g。肝络失和而伴胁痛者,加川楝子12g,丝瓜络12g。

六、肾精亏虚型

  1. 治法:补肾填精。
  2. 方药:五子衍宗丸加味。
  3. 菟丝子30g,枸杞子15g,覆盆子12g,五味子12g,车前子20g(另包),鹿角胶10g(烊化),紫河车10g,龟甲20g,红参10g。

西医治疗

迄今为止,尚无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其主要困难在于:a.感染HIV后,病毒的DNA便结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内,成为细胞的一部分。故只有杀灭全部感染的细胞,才能消灭所有侵入的HIV,这显然是很困难的。b.HIV同时也是嗜神经细胞的反转录病毒,它能直接侵袭中枢神经系统。故只有既能杀灭病毒,又能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才能奏效。但一般药物难以满足这两个条件。c.即使找到了一种能有效杀灭HIV的药物,但如果患者已到艾滋病期,其免疫系统已到崩溃程度,难以复原,药物亦无法奏效。

一、抗-HIV治疗

HIV在侵入机体细胞的过程中,具有多个生活周期的环节以适应和抵御机体的防御系统,且其基因结构极为复杂。已合成的药物中包括作用于HIV入侵宿主细胞的极早阶段及抑制病毒吸附宿主细胞的药物及阻止其渗入、脱壳、反转录、整合、转录、翻译乃至组装与释放等阶段与环节的药物,其中以抑制吸附与反转录者较有效。

1)抑制HIV与宿主细胞结合(吸附):系通过抑制HIV的gP 120 膜糖蛋白抗原与靶细胞(T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等)膜上CD4+受体的结合而切断HIV对细胞感染。

①抗-HIV膜蛋白受体的抗体:属被动免疫制剂,主要来自高滴度抗-HIV抗体的HIV患者,I期临床显示,具有缓解艾滋病与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的症状及延长其生存期,且可降低或清除患者血清中的HIVP 24 抗原水平,无任何毒副作用。但追踪发现,患者CD4+细胞仍不断减少,且作用短暂,最终难以避免地造成病情再次加重、发展及死亡。

②重组可溶性CD4++(rCD4+)及rCD4+免疫球蛋白(rCD·Ig):可吸附HIV-1外膜蛋白gP 120 以竞争阻滞后者对细胞CD4+受体的作用,已做Ⅱ期临床,没有副作用。体外抑制T细胞感染的浓度为1~15μg/L,rCD4+结合Ig明显延长在体内的半衰期,临床疗效期延长。

2)抑制反转录酶:HIV侵入细胞后,借助于反转录病毒的DNA多聚酶(反转录酶)合成病毒RNA的DNA单拷贝,并在反转录酶的控制下合成第二个DNA拷贝成为一双链DNA,并整合至宿主基因中。此过程必须有核糖核酸酶H(RNaseH)以降解病毒的RNA模板。所以,对反转录酶与RNaseH的抑制药物即可阻断HIV整合至宿主细胞,使病毒繁殖受阻,感染中断。

①AZT:全名为3’叠氮-3’去氧胸嘧啶核苷,简称为齐多夫定(AZT)。AZT是目前治疗艾滋病的首选抗病毒药物。体外证实可抑制细胞内HIV的复制,且有良好的血脑屏障穿透性。1986年起已用于艾滋病及其相关综合征的治疗。口服吸收好,可渗入各类组织,包括脑脊液,血清内半衰期为1小时。在CD4+细胞低于200×10 6 /L的晚期HIV感染中,应用AZT250mg,每4小时1次,已在大规模多中心临床验证,证明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使用AZT治疗艾滋病1028例,其生存中位数为770日,较未用AZT治疗生存期中位数190日明显延长。AZT还可以升高CD4+细胞数及降低血清P 24 抗原水平。其后又证明每天使用500mg,或白天每4小时使用100mg的AZT,其疗效不降低而副作用减少。最近证明在CD4+细胞计数低于500×10 6 /L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早期HIV感染者中,使用AZT可推迟晚期症状的到来,而毒副反应则显著低于晚期患者。1988年12月~1992年1月欧洲-澳大利亚协作组对984例CD4+细胞>400×10 6 /L的无症状HIV感染者的对照研究结果也显示,大多数无症状HIV感染者应当早期使用AZT治疗,其中以CD4+细胞>(300~400)×10 6 /L患者中的疗效反应最好。因此,AZT的适应证已定为一切有症状或无症状的HIV感染者。开始剂量成人为500毫克/天,小儿为180mg/M2体表面积,每6小时1次。一组88例晚期HIV感染的儿童(4个月至11岁)使用上述剂量AZT治疗,结果无论在临床症状、免疫学指标及病毒学好转方面皆相当于成年人,均能耐受此剂量。AZT治疗中,多数患者不能耐受大剂量(1200毫克/天)超过6个月以上,此时,可将剂量减至600毫克/天,仍可达到治疗效果。此外,AZT尚可用来预防,对因医疗操作不慎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所致的意外感染有预防作用。近年来,还有报道显示,在CD4+细胞数为(150~300)×10 6 /L的患者中,如果用AZT和DDC(双脱氧胞苷)的联合疗法,可获得优于单个药物的疗效。

治疗艾滋病的美国退役军人合作研究小组将感染HIV有症状和CD4+计数在(200~500)×10 6 /L的病人随机分组,用安慰剂和AZT进行对比治疗。两年半后结果显示治疗有改善,但也面临感染HIV加重的矛盾现象。早期用AZT治疗几乎可减少临床艾滋病一半的发生率,用AZT的第1~3个月,CD4+计数有暂时上升,血清P 24 抗原水平下降。但3年生存率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相似,为何未显示出对生存率的重大影响,一个解释是AZT的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有人证实病人体内产生了抗药力。

②双脱氧胞苷(DDC):是一种与AZT相类似的核苷衍生物,在体内与HIV共同竞争与宿主细胞DNA结合,抑制病毒反转录过程。在体外0.5μmol/L浓度下即抑制HIV增殖,其抑制作用较AZT为强,临床疗效也优于AZT。对严重感染者也可明显降低其血中病毒抗原水平,使患者的免疫反应增强,且毒副反应也远低于AZT。主要毒性反应为周围神经病变,剂量在0.09mg/(kg·d),12周后易于发生,但停药后立即消失,如出现上述毒性,即可减量至0.03mg/(kg·d),治疗仍然可继续而完成6个月的疗程,目前正在试验治疗中。

③双脱氧腺苷(DDA):可提高艾滋病患者的T细胞,降低病毒血症,口服有效。其特点为药物在细胞内具有较长的半衰期(12小时以上),且对骨髓无毒性。

④双脱氧肌苷(DDI):系DDA经腺苷去氨酶作用后转化而成。在艾滋病患者中,该酶的水平增高,故体内主要以DDI的形式存在,二者对HIV的作用相似。可通过血脑屏障,其毒性较AZT明显降低,半衰期较长,I期临床试验可见患者的症状改善,血CD4+细胞增高,P 24 抗原浓度降低,至今已治疗1万例,仅有个别患者出现抽搐与神经炎。

HIV对AZT、DDC、DDI无交叉耐药性,因而可交替使用。近年来提倡DDI与AZT联合使用,体外显示HIV-1的CD4+感染细胞与人体周围淋巴细胞中的HIV可明显被杀灭而对细胞无伤害。临床上也显示感染细胞的HIV-1P24抗原表达与反转录酶复制受抑制,表现为血抗原浓度明显降低,毒副反应也降低,尤其发现AZT与双脱氧去氧胸苷及另一类似的衍生物(PFA)联合应用后的疗效尤佳,且可各自降低剂量的2~240倍,提示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⑤膦甲酸盐(PFT):原为抗疱疹病毒药物,其主要作用为抑制反转录酶。对HIV抑制的部位与AZT不同,故无交叉耐药性。单独治疗艾滋病用量极大,为体外抑制浓度的100倍,可静脉给药,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故毒副反应大。近来与AZT联合应用,或与AZT、DDI三者联合应用,疗效明显增进,药量也大为减少,故可降低毒性。

3)干扰转录与翻译或影响病毒的构成与释放

①干扰素(IFN):体外试验表明IFN-α可抑制HIV的RT活性和P24抗原的产生。IFN-α对PBMC中的HIV的复制有剂量相关性抑制作用,IFN-γ能显著抑制HIV在Hut-78、RPMI-1788及PBMC中克隆的T细胞中的表达。IFN-α比IFN-γ具有较强的抑制病毒复制活性。抑制穿膜糖蛋白gP41在细胞膜上的定位,从而阻断HIV在细胞表面的整合与出芽,并能阻断病毒的积聚。在高浓度(512单位/毫升)IFN-α的作用下,病毒细胞外仅见少数出芽,病毒颗粒几乎不形成,临床上用量为180×10 6 IU/d,28周即可明显降低患者血中的病毒浓度。目前已用于艾滋病的治疗,IFN-α与AZT联合应用,对抑制HIV的复制有协同作用。

②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抗病毒的核苷酸类药物。此药对反转录病毒的mRNA有干扰作用,体外50~100mg/L浓度可以抑制HIV的复制。对于伴有呼吸道感染的艾滋病病人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可以抑制HIV的DNA合成。该药可注射或口服,使毒性降低。

二、机会性感染的治疗

几乎所有感染HIV的患者最终将发生机会性感染。关于HIV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已推荐使用许多新的药物及治疗方案。对于不同的病原体选用相应的药物,见表:

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的处理

一些新药如TMP-氨苯砜用于治疗卡氏肺囊虫肺炎(PCP),并曾用复方新诺明对照进行严密的比较研究,结果证实两者具有相同的效果,而前者的毒性较低。已经发表的论文推荐将TMP-氨苯砜应用于临床。皮质类甾醇和特异性抗肺囊虫肺炎药物合用,无论基础治疗或抢救肺囊虫肺炎,都已证明疗效较好。一些前瞻性研究提示,皮质类甾醇如果在治疗开始时使用,而不是在呼吸衰竭时才用,对预防呼吸衰竭可能有帮助。膦甲酸盐可以替换丙氧鸟苷,但尚须做比较研究以决定何时优先使用膦甲酸盐及代替丙氧鸟苷治疗。氟康唑可替代酮康唑,用于治疗黏膜念珠菌和替代两性霉素B,用于治疗隐球菌病。口服有较高的生物药效和较长的半衰期是氟康唑引人注目的特点。

三、免疫治疗

HIV感染的显著特点是免疫功能的缺陷,因此,在治疗上,如何重建被HIV破坏的机体免疫系统,恢复病人的免疫功能,是治疗艾滋病的中心环节。

  1. 白细胞介导素-2(IL-2):重组IL-2(rIL-2)在体外可使艾滋病患者的淋巴细胞对PHA、ConA以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的增殖反应显著升高,可使NK活性增加,用IL-2治疗后可恢复极度低下的NK细胞活性和细胞毒作用。单用IL-2不能改变艾滋病的病程,多用小剂量的IL-2配合IFN及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这样可激活细胞毒T细胞及NK细胞消灭被感染的细胞,又可及时控制杀灭感染细胞时释放出的HIV,阻止再感染其他CD4+细胞。
  2. 胸腺刺激素:34例ARC患者接受该药治疗6个月,治疗组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升高,对照组CD4+细胞明显减少,治疗组无此改变。跟踪18个月发现,对照组有3人发生艾滋病,治疗组则无。
  3. 异丙肌苷: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可使NK细胞及CD4+细胞数目增多、活性增强,对有前驱症状的患者可使其免疫功能恢复正常,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但对艾滋病病人的症状改善不明显。
  4. 其他免疫治疗:如骨髓移植、胸腺移植、淋巴细胞输入、集落刺激因子等处于研究或试用阶段。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已显示出可喜的苗头。

四、其他治疗:目前利用基因技术进行了基因治疗,还有其他新药的研制,但均在试验阶段,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尚需时日。

中医专方选介

1号药茶(HerbalTea#Ⅰ):本方是美国中医师M.Goh和中国医师合作研究的中药茶剂(或药粉胶囊剂)。由黄芪、五味子、人参、金银花、牛蒡子、大青叶、板蓝根、当归、乌梅、蓼花、白芍、白豆蔻、麦冬、甘草、大枣组成,上药共研细粉,每次一茶匙(或每次3粒胶囊),每日3次,3个月为1疗程,根据需要可连服1~5个疗程,设立空白及AZT对照组,共治103例,结果表明中药组优于其他两组。(M.Gohetal.International Conf.onAIDS,VolⅡP.218)

小柴胡汤:柴胡、人参、黄芩、半夏、甘草、大枣。日本学者用于治疗HIV/AIDS患者,有53.80%患者的T4/T8比值有所增加,症状也有所改善。[侯召棠.艾滋病参考资料(一).1987:1~17]

合成A方:由黄芪、灵芝、鹿茸、白木耳、熟地黄、女贞子、白术、人参、枸杞子、白芍、菟丝子、制何首乌、麦冬、五味子、沉香、砂仁、陈皮、淫羊藿、肉苁蓉、丹参、郁金、槐花、金银花、白花蛇舌草、虎杖、穿心莲、板蓝根、甘草。配合其他治疗机会性感染的中药复方及针灸,治疗千余例HIV/AIDS患者,获良好效果,其制剂已在美国、澳洲应用。(Misha Cohen.Ⅱ Conference on TCM and AIDS.1994,7.San Franci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