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皮肤科学基础 > 皮肤病学 > 色素性玫瑰疹(皮肤病学 色素性皮肤病)

色素性玫瑰疹(皮肤病学 色素性皮肤病)

导语:色素性玫瑰疹属于皮肤病学下的色素性皮肤病分支内容。本篇围绕皮肤病学 色素性玫瑰疹主题,主要讲述玫瑰疹,玫瑰糠疹等方面医学知识。

本病由日本速水于1944年首先报道,为玫瑰糠疹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类似玫瑰糠疹,只是其颜色呈青灰色,消退较慢,病程较长,故又称色素性玫瑰糠疹(pigmento-genes pityriasis rosea)。本病预后良好,以对症治疗为主,可试用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抗组胺药治疗。

病因不明,可能是玫瑰糠疹的异型。亦有认为是皮肤小血管炎症后的一种色素沉着。好发于青少年,20岁左右为发病高峰期,男性多于女性。皮损多见于躯干和四肢近端,为圆形或椭圆形,粟粒至蚕豆大淡褐色斑,以后颜色变深,变为青灰色或淡黑褐色,表面多无明显鳞屑,其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有时初起呈玫瑰色红斑,10天左右变为淡褐色,以后演变为黑褐色。有时和玫瑰糠疹一样多有先驱斑(母斑),色素斑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不退,一般无自觉症状。

组织病理示红斑期同玫瑰糠疹,角质层稍增厚,可见角化不全,棘层轻度增厚,基层液化,真皮乳头层及网状上层毛细血管扩张及围管性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浸润;色素沉着期表皮基层色素增多,真皮浅层可见噬黑素细胞。根据具有玫瑰糠疹的临床特点及明显的色素改变较易诊断。有时应和色素性荨麻疹、药疹、二期梅毒疹和特发性多发性斑状色素沉着等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