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皮肤科学基础 > 皮肤病学 > 白色纤维性丘疹病(皮肤病学 真皮胶原及弹性纤维病)

白色纤维性丘疹病(皮肤病学 真皮胶原及弹性纤维病)

导语:白色纤维性丘疹病属于皮肤病学下的真皮胶原及弹性纤维病分支内容。本篇围绕皮肤病学 白色纤维性丘疹病主题,主要讲述白色纤维等方面医学知识。

本病由Shimizu于1985年首先报道并命名,并认为系胶原老化改变的结果,主要发生在日本。本病大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男性稍多,临床表现为在颈的后上侧及背的上1/3处有无症状性、多发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境界清楚的丘疹,直径2~3mm,与毛囊无关,不相融合,数目从几个到上百个,质坚,色深。

胸部丘疹呈象牙白色,表面有光泽,部分有萎缩倾向(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陈声利提供)

组织病理:真皮上、中部胶原束增粗,Yerhoeff-van Gieson染色弹性纤维的数量和形状无改变,真皮无黏蛋白沉着,超微结构研究显示胶原纤维直径比皮损周围皮肤处的大。

表皮灶状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乳头层及网状层上方胶原纤维增生,呈均质化改变

(HE染色×40)(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陈声利提供)

真皮浅层带状弹性纤维消失(弹性纤维染色×40)(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陈声利提供)

本病应与弹性纤维性假黄瘤、发疹性胶原瘤、皮肤松垂、炎症后瘢痕、播散性豆状皮肤纤维瘤病、毛盘瘤、毛囊周围弹性纤维溶解症、硬化性黏液水肿和皮肤光损伤等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