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寄生虫、昆虫等所致皮肤病 > 椎猎蝽病:猎蝽叮咬及引起的皮肤反应(皮肤病学 节肢动物所致皮肤病)

椎猎蝽病:猎蝽叮咬及引起的皮肤反应(皮肤病学 节肢动物所致皮肤病)

导语:椎猎蝽病:猎蝽叮咬及引起的皮肤反应属于皮肤病学下的节肢动物所致皮肤病分支内容。本篇围绕皮肤病学 椎猎蝽病:猎蝽叮咬及引起的皮肤反应主题,主要讲述猎蝽等方面医学知识。

椎猎蝽属半翅目,猎蝽科。蝽类昆虫俗称“蝽象”,种类繁多,大多数以吸吮植物叶汁为食,少数可有捕食性和吸血性,如红带椎蝽、广椎猎蝽等常能侵入室内吸吮人血,因此广东地区群众称之“木虱王(即臭虫王)”,亦有称“吻面虫”。该虫北方少见,在我国东南沿海各省都有发现,尤其是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等地多见。该虫不仅会叮咬皮肤引起皮肤炎症反应,而且又是传播美洲椎虫病的中间宿主。

猎蝽属

病因及发病机制

该虫的生活史分卵、稚虫(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具有刺吸型口器,稚虫和成虫都能爬行,均吸血,成虫还能飞行,夏季活跃,白天多藏于室内洞隙中,晚上趁人睡觉时刺吮人血,在居民室内常见成群的成虫飞舞。椎蝽以锐利的喙刺刺入人体皮肤,不仅可传播疾病,还在吸血的同时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蛋白质、多种酶及使血管扩张的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等多种活性介质,引起机的局部及全身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椎猎蝽咬人吸血时喜欢选择面部,尤其是眼睑、面颊、口角、口唇,故有“吻面虫”之称,但也常见于下肢、上肢、背部等处。每次吸血时间数分钟至半小时,一般吸血时不发生疼痛,因此常不被注意,但亦有报道在吸血时部分病人感皮肤疼痛,吸血后不久局部皮肤出现绿豆大至黄豆大丘疹或红斑,中央有针头大的刺点或淤点,随后局部皮肤肿胀,部分病人有刺痒、疼痛或灼热感,出现大片风团或血管性水肿及发热、胸闷、头晕、恶心、腹痛、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个别病人可出现过敏性休克,但亦有被叮咬的患者仅皮肤出现轻微红斑,皮肤症状可持续4~5天逐渐消退。

诊断及鉴别诊断

在流行区根据虫咬的病史、部位、皮疹中央有虫咬的刺点等特点及患者带来的昆虫鉴定,一般不难诊断。但要和其他昆虫叮咬引起的皮炎相鉴别,主要是依据昆虫的鉴定。

预防及治疗

(一)预防 在该虫盛发季节,室内的墙壁、地面缝隙可喷洒0.5%敌敌畏以杀死藏在洞隙内的成虫、幼虫和虫卵。居室要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要挂蚊帐,以防稚虫成虫叮咬吸血。不可用手直接捕捉该虫或用手拍打正在叮咬的昆虫,以防刺折断在皮肤内或虫体内容物沾染皮肤引起过敏反应。

(二)治疗 伤口局部可涂氨水及1:5000高锰酸钾溶液外洗。亦可用季德胜蛇药研粉水调外涂,可止痛消肿。瘙痒明显者可搽1%酚或薄荷炉甘石洗剂,有全身症状的酌情使用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