蚋叮咬引起的皮肤反应(皮肤病学 节肢动物所致皮肤病)
导语:蚋叮咬引起的皮肤反应属于皮肤病学下的节肢动物所致皮肤病分支内容。本篇围绕皮肤病学 蚋叮咬引起的皮肤反应主题,主要讲述蚋等方面医学知识。
蚋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蚋科,成虫体小,约2~5mm,呈褐色或黑色,故又名“黑蝇”,东北地区称“挖背”,是东北林区常见的吸血昆虫之一。全世界已知有800多种,我国已发现50多种。为刺吸式口器,它的生活史分卵、幼虫、蛹、成虫四期。雌虫产卵于清洁的流水中,如山泉、溪流、河水及路旁清洁的流水沟内,卵附着于水草、树枝、叶片、石块上,孵化为幼虫,幼虫必须在氧气充足的流动清水内才能生活,若在静水中则很快死亡。卵或幼虫在水中或冰下越冬,翌年幼虫经5次蜕皮变为蛹,蛹内成虫发育成熟后爬出水面飞翔,并进行交配。雄蚋寿命短,交配后几天内即死亡,雌蚋可活3~4周以上。
临床表现
蚋以喙刺入皮肤吸吮血液,多见于小腿等露出部位,刚被咬时常无感觉,1~2分钟后皮肤瘙痒和刺痛,3~24小时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被咬处出现出血点,常因搔抓日久可形成湿疹样变。后期可形成硬结性损害,常因搔抓或下田劳动的刺激而继发感染形成糜烂坏死,病程可迁延数周不愈。
预防及治疗
在山林地区可用烟雾或化学杀虫剂驱散或杀灭蚋虫,近年来国外应用素虫和苏云金杆菌防治蚋的幼虫取得可喜的成果,为生物防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治疗同蚊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