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皮肤科学基础 > 皮肤病学 > 抗组胺药物(抗炎症药)(皮肤病学 皮肤病治疗学)

抗组胺药物(抗炎症药)(皮肤病学 皮肤病治疗学)

导语:抗组胺药物(抗炎症药)属于皮肤病学下的皮肤病治疗学分支内容。本篇围绕皮肤病学 抗组胺药物(抗炎症药)主题,主要讲述炎症,药物治疗,抗组胺药,组胺等方面医学知识。

组胺与组胺受体

组胺(histamine)是细胞内的组氨酸经脱羧酶作用而形成的胺类,以预成的方式主要储存在组织的肥大细胞和血液嗜酸碱性粒细胞的分泌颗粒中,与肝素蛋白多糖和(或)蛋白质上的羧基以离子键形式结合,处于不活动状态,当机体受到免疫原或其他理化因素刺激时,细胞发生脱颗粒,组胺被释出,同时释放白三烯、前列腺素、蛋白酶及细胞因子等。

组胺主要使通过组胺受体而发挥药理作用。1966年,发现组胺H1受体存在于神经末梢、平滑肌和腺体细胞。很久以前就发现刺激胃酸分泌的效应不能被抗组胺药拮抗,Black等揭开了这一谜团,把新的亚型组胺受体命名为H2受体。1978年,Robertson等证实人体皮肤血管亦存在H1和H2两种组胺受体。目前已发现4种组胺受体,分别是H1、H2、H3和最近发现的细胞间组胺H4受体(Hic)。H3受体广泛存在于脑组织和其他组织中,具有调节组胺的释放和生物合成作用,还可调节自主神经末梢介质的释放,但H3受体在皮肤中的表达尚未得到令人信服的证实。组胺H4受体,能与组胺结合,促进细胞和组织生长(如胚胎组织和创伤愈合),而不介导瘙痒,其可能表达于皮肤,但尚无充分证据。

组胺具有的药理作用多种多样,刺激H1受体的效应主要是使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表现为血压下降;皮肤红斑、风团、水肿;而对平滑肌则是收缩作用,表现为腹痛和支气管哮喘。刺激H2受体的效应主要是促使外分泌腺分泌亢进,表现为胃酸、唾液、肠液、泪液及气管分泌液等增多,心跳加快。组胺刺激感觉神经终末Hi受体发生瘙痒或疼痛,刺激自主神经节后纤维Hi受体则释放儿茶酚胺或乙酰胆碱。

组胺受体拮抗剂的分类

按功能分类:可分为H1和H2受体拮抗剂。

H1受体拮抗剂按化学结构分类:

  1. 乙醇胺类(ethanolamines,亦称为氨烃醚类):此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组胺、镇静和抗胆碱作用。皮肤科常用的代表药物为苯海拉明和氯马斯汀。
  2. 烃胺类(alkylamines,称为烷基胺类):此类药物药理作用较强,不良反应相对较小。有的药物可有中枢兴奋作用。常用的代表药物为氯苯那敏(扑尔敏)、曲普利啶,阿伐斯汀。
  3. 哌啶类(piperidines,亦称为氯杂环己烷类、乙二胺类):这一类药物抗组胺作用强,并具有抗5-羟色胺和抗胆碱能作用。常用代表药物为赛庚啶、氯雷他定、咪唑斯汀、特非那丁。
  4. 哌嗪类(piperazines):该类药物药理作用强而持久。常用代表药物为羟嗪(安泰乐)、去氯羟嗪、氯环利嗪及羟嗪的衍生物西替利嗪。
  5. 吩噻嗪类( phenothiazines):此类药物抗组胺作用强,多具有明显的镇静、抗胆碱和镇吐作用,可引起光敏。常用代表药物为异丙嗪、异丁嗪及吩噻嗪类衍生物美喹他嗪。

通常将20世纪70年代前的经典H1受体拮抗剂称为第一代抗组胺药,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以后上市的低镇静或无镇静作用的产品称为第二代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的药代动力学

第一代传统抗组胺药口服吸收完全,蛋白结合率为78%~99%。一般服药后1~2小时达到血药浓度高峰,半衰期差异较大,一般为4~6小时,长效类可达20小时以上。药物在体内组织分布广,易通过血脑屏障,部分药物可进入胎盘和乳汁。大部分经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中的CYP3A4酶代谢,结合形成葡萄糖醛酸苷代谢失活,24小时内从尿中排出。同时服用CYP3A4酶抑制如酮康唑、红霉素、多塞平、西咪替丁,可使某些H1型抗组胺药的半衰期延长,增加心脏毒性。严重肝、肾损害时药物清除减缓。临床治疗中,第一代抗组胺药多在服药后1小时内起效,5~7小时达到峰效应。

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较强的抗组胺作用和高的H1受体选择性,经胃肠道吸收,2小时内达最高血浆浓度,半衰期大多较第一代抗组胺长,最长可达27小时。其中阿斯咪唑作用时间长、起效慢,3~4周内达稳定血药浓度。其单剂量血浆半衰期具双向性,初期是1.1天,第二期为9.5天,取决于其去甲基化代谢过程。阿斯咪唑药效持久,停药4-6周后才能进行诊断性针刺皮肤试验。第二代抗组胺药不易穿透血脑屏障,治疗剂量很少有中枢镇静作用及认知能力的改变,无阿托品样反应。不同药物的抗组胺及抗炎症作用强度、中枢镇静作用大小不尽相同。大部分第二代抗组胺药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中的CYP3A4酶代谢,同时服用CYP3A4酶抑制如酮康唑、红霉素、多虑平、西咪替丁,可使某些Hi型抗组胺药的半衰期延长,增加心脏毒性。第二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左旋西替利嗪、非索非那丁和地氯雷他定不经过或仅微量通过肝脏代谢,安全性优于同代其他产品。临床观察,第二代抗组胺药1-24小时内可抑制风团红斑反应,持续时间长于第一代抗组胺药,大多每日服用一次即可。

如受体拮抗剂在胃肠道快速吸收。西咪替丁只有一小部分经胃吸收,大部分在小肠吸收。1-2小时内达最高血药浓度。经肝脏代谢,肾脏清除,血浆半衰期为2小时,大约69%以原形从尿中排出。雷尼替丁的血浆半衰期成人为2-3小时,老年人和肝脏或肾脏疾病患者半衰期延长。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在尿中排泄。法莫替丁血浆半衰期为3-8小时,肾衰竭病人,法莫替丁的半衰期可超过20小时。尼扎替丁血浆半衰期为1~2小时,作用持续时间长达10小时,在16小时内主要经肾脏排出。尼扎替丁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不受食物影响。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尼扎替丁可经乳汁分泌。

抗组胺药的药理作用

传统观点认为,H1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是阻断组胺与效应细胞的H1受体结合,或通过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拮抗组胺的药理效应;二是抗变应性作用:通过阻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炎症等介质,这一作用与H1受体拮抗机制不同。

H2受体拮抗剂通过可逆性抑制位于消化道和皮肤等组织中的H2受体而发挥抗组胺作用,亦能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炎症等介质,而起到抗变应性作用。另外,H2受体拮抗剂尚具有免疫调节、增强机体免疫力及降低T抑制性细胞活性等作用。

第一代抗组胺药可拮抗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减少皮肤红斑水肿,主要治疗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部分药物兼有抗5-羟色胺和其他炎症介质作用,尚具有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由于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脂溶性,易穿透血脑屏障,治疗剂量有不同程度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所以止痒效果明显。部分药物具有抗胆碱作用,表现为阿托品样反应,并抑制前庭反应,常用来抗晕动、镇吐。

第二代抗组胺药亲脂性低,很少通过血脑屏障,非竞争性地优先与外周H1受体结合,不易被组胺取代,分解缓慢,作用时间长。其临床适应证与第一代抗组胺药大致相同。现已明确,在变态反应过程中,早期的介质释放(速发相,immediate-phase response)并不是疾病惟一重要的病理生理现象,接触变应原后的晚期炎症反应(迟发相,late-phase response)以炎细胞流人为特征,其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是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等。实验研究发现,部分第二代抗组胺药还具有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生成和释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抑制5-脂氧合酶的活性和花生四烯酸诱发的水肿,抑制角质形成细胞、朗格罕斯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一1的表达,抑制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趋化,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以及抑制一些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作用。不过,尚没有发现这些作用的临床相关性资料。有些第二代抗组胺药除拮抗组胺作用外,还具有抗炎作用,即对变态反应性炎症中的速发相和迟发相具有双重作用。所以,应改变抗组胺药仅仅是组胺受体拮抗剂的传统观念。

虽然大量的基础研究发现,抗组胺药特别是第二代抗组胺药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但其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由于分子药理学和电生理学等的进展,近来对Hi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为组胺受体存在非活化和活化两种状态,二者处于动态平衡中。在激动剂存在的情况下,受体向活化状态转化,在H1受体拮抗剂的作用下改变了受体活化的状态,使活化的受体向非活化状态转变,从而下调受体的活性,即抗组胺药物成为反向激动剂或激动逆转剂(inverse agonist)。

反向激动理论的提出具有如下意义:

  1. 反向激动剂与中性拮抗剂不同,可降低信号至基础水平以下,产生与激动剂组胺相反的效应。
  2. 尽管在静态系统中反向激动剂和中性拮抗剂其效应均为零,但反向激动剂不仅可用于拮抗激动剂的作用,也可以抑制受体自发性活性,而中性拮抗剂则否。
  3. 组胺受体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通过细胞内一系列途径影响核因子-κB的活性,后者是炎症因子产生的关键调节因子,抗组胺药通过与组胺受体相互作用后,降低G蛋白偶联受体升高的活性甚至降低至基础水平以下,从而发挥抗炎活性。
  4. 传统理解的受体占有率似乎决定了药物的活性,忽视了机体本身的受体活性调控,而反向激动作用是依赖于药物本身和药物所作用的系统,显然该理论能较全面解释抗组胺药的药理作用。

抗组胺药的适应证

皮肤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用于治疗I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也适用于Ⅱ、Ⅲ、Ⅳ型变态反应有关的皮肤病。如各种类型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湿疹、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药疹等。也用于过敏性鼻炎和结膜炎及支气管哮喘。

治疗非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用于镇静和止痒,如神经性皮炎、痒疹、皮肤瘙痒症、虫咬皮炎、多形红斑、扁平苔藓、脂溢性皮炎、银屑病等。对肥大细胞增生症的瘙痒、肝病性、肾病性及胆汁淤积性瘙痒,瘢痕疙瘩所致瘙痒,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等,亦有一定疗效。

利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的抗胆碱和抑制前庭反应作用:常用茶苯海明来抗晕动、镇吐。将异丙嗪用于预防和减轻静输血、输液反应。氯环利嗪具有较强的中枢性止咳作用,可用于过敏性的非感染性干咳。

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低镇静或无镇静作用、半衰期长、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的特点,经选择可用于精神集中的人群,如学生、驾驶人员、高空作业者等。

H2受体拮抗剂常与H1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常用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血管性水肿、色素性荨麻疹、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也用于骨髓纤维化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类癌综合征引起的瘙痒和潮红,霍奇金病及胆道、胰腺肿瘤伴发的严重瘙痒。还可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及寻常疣、扁平疣。尚用于女性雄激素源性脱发、多毛及痤疮。有报道可用于嗜酸性筋膜炎和早期皮肤T淋巴瘤。

抗组胺药的不良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即镇静作用。表现为嗜睡、疲倦、乏力、注意力下降、认知能力降低。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的强弱除药物本身的作用外,还与个体反应有关。几乎所有第一代抗组胺药均有此类不良反应,以羟嗪、赛庚啶、苯海拉明为显著。部分第二代抗组胺药也有轻微的镇静作用。不应用于高空作业、驾驶人员及精力需高度集中的精细操作者。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表现为精神兴奋、易激动、失眠,甚至抽搐、诱发癫痫。多见于儿童和少数成人患者,可在药物过量或正常剂量时发生。报道药物有异丙嗪、氯苯那敏和苯茚胺。如受体拮抗剂西眯替丁亦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症状、类似帕金森病样的症状、四肢远端肌无力及定向障碍等症状。

抗胆碱能作用:不良反应常见为口干,其他表现有心悸、视力模糊、排尿困难。以异丙嗪、赛庚啶、苯海拉明为显著。这些药物慎用或禁用于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患者。

胃肠道不良反应:多数抗组胺药物均有发生,表现为口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但一般程度轻,多可耐受。

增进食欲和体重增加:部分抗组胺药具有刺激食欲作用,导致体重增加,以赛庚啶和酮替芬较为常见,常发生于较长时间服药者。有报道赛庚啶可治疗儿童厌食症。阿斯咪唑、特非那丁和奥沙米特亦有引起体重增加的报道。停药后体重可恢复至服药前水平。

血液系统损害:少数H1受体拮抗剂和如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可引起血液系统损害。如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诱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性溶血性贫血。

致敏作用:部分抗组胺药局部外用可缓解疼痛和瘙痒,但易发生局部过敏反应。抗组胺药物内服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药疹,如固定性药疹、荨麻疹、麻疹或猩红热样药疹,光敏性皮炎等。导致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性药疹者少见。

肝损害:偶有H1和如受体拮抗剂引起肝酶增高的报道,通常较轻微,无明显临床症状。

心脏毒性作用:第二代抗组胺药中,有特非那丁和阿斯咪唑可因药物过量和药物间相互作用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伴QT间期延长,甚至死亡的报道。对肝功能异常或患QT间期延长、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危险性更大。特非那丁和阿斯咪唑与红霉素、酮康唑、伊曲康唑、多塞平合用可明显增加心脏毒性。特非那丁和阿斯咪唑在美国不再批准使用,不过,这两种药物的衍生物制剂非索非那丁和咪唑斯汀的心脏安全性大大提高。

其他不良反应少见的不良反应还有过敏性休克,诱发急性胰腺炎、脱发和口腔溃疡等。有报道西咪替丁可致男性乳腺发育、性欲减退、阳痿、精子数量减少。女性溢乳伴催乳素升高。

抗组胺药使用的注意事项

抗组胺药一般毒性低、排泄快、蓄积少,用药比较安全。但在使用第一代抗组胺药时,对于以下情况,应予以格外注意。

  1. 禁止使用于昏睡状态及已服大量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患者,狭窄性胃溃疡、幽门十二指肠梗阻及对抗组胺药过敏者。
  2. 禁用或慎用于肝肾功能不全者、癫痫患者、高空作业和水上作业者、驾驶人员以及需注意力高度集中者。
  3. 勿与酒精或其他镇静性药物同时应用,以免加强药物镇静作用。
  4. 异丙嗪、赛庚啶、苯海拉明有明显抗胆碱作用,不与多塞平等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以免加强抗胆碱能不良反应,禁用或慎用于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
  5. 若需长期使用,可采取交替使用或两种合并使用。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抗组胺药以加强疗效时,可选择不同类的抗组胺药或与H:受体拮抗剂合用,以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6. 对于老年和儿童患者,应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控制使用剂量。
  7. 妊娠妇女限制使用H1型抗组胺药。尽管Meta分析显示,妊娠期使用H1型抗组胺药致先天畸形的优势比(odds ratio)只有0.76,且低于对照组,虽然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委员会也将大部分H1型抗组胺药和H2受体拮抗剂归类为妊娠期B类或C类用药,但建议妊娠早期禁止使用任何H1型抗组胺药,只有全面衡量,对孕妇利大于弊时方可使用。哺乳期应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
  8. 进行特异性皮肤过敏试验前1-2天,应停止使用抗组胺药,以免影响试验结果。阿斯咪唑药效持久,停药4-6周后才能进行诊断性针刺皮肤试验。
  9. 为避免药物对心脏的毒性,应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不使用与说明书中能增加心脏毒性而禁止合用的药物。

常用的抗组胺药物

第一代抗组胺药

鉴于许多第一代抗组胺药已停止生产、淘汰或极少临床使用,仅介绍临床尚在使用的常见品种。

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Benadryl):是乙醇胺类代表药物,有较强抗组胺作用和镇静作用,阿托品样作用比较明显。可抑制前庭和迷走反应。能溶于水和乙醇,可配制成0.25%糖浆供儿童服用。

  1. 制剂与用法:片剂有每片12.5 mg、25 mg、50 mg。0.25%糖浆100 mL。针剂每支10 mg/mL和20 mg/2 mL。成人口服每次25-50 mg,一日3次;儿童口服2-4 mg/(kg·d),分3次服用。成人肌注每次10-20 mg,每日1~2次,儿童酌减。
  2. 注意事项:用药后可出现头晕、嗜睡。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禁用或慎用。引起药疹者少见,偶可引起粒细胞减少,长期应用超过6个月可引起贫血。

氯马斯汀(clemastine):乙醇胺类药物,抗组胺作用较苯海拉明强,止痒作用显著。依剂量不同,可产生中枢神经的刺激或抑制作用,兼有一定的外周抗胆碱作用。

  1. 制剂与用法:片剂,每片1.34 mg。糖浆,8.04 mg/60 mL。成人:1.34 mg,每日2-3次口服,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6 mg。儿童:6-12岁,每次2.5-5 mL,每日2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30 mL。6岁以下儿童禁用。
  2. 注意事项:偶见轻度嗜睡、眩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干。慎用于以下患者:支气管哮喘、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心脏病、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胃溃疡、幽门梗阻及膀胱颈梗阻。

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属烃胺类,通用名扑尔敏,有较强抗过敏作用,但中枢镇静作用和抗胆碱能作用比其他抗组胺药较弱。不良反应少,可用于老年和儿童。可用于晕动病、血清病及预防输血反应。

  1. 制剂与用法:片剂,每片4 mg;针剂,10mg/1 mL、20 mg/2 mL。成人4mg口服,每日3次。儿童口服剂量为0.35 mg/(kg·d),分3次服用。肌内注射、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剂量为10 mg,每日1次,儿童酌减。
  2. 注意事项:少数患者用药后有失眠、烦躁等兴奋症状,有诱发癫痫发作的报道。癫痫患者禁用,婴幼儿慎用。老年患者服用易致头晕、头痛和血压降低。

曲普利啶(triprolidine):是烃胺类较新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抗组胺作用较强,半衰期时间长。不良反应少,用于老人和儿童较安全。

  1. 制剂与用法:胶囊,每粒2.5 mg。成人口服每次2.5-5 mg,每日2次。2岁以下儿童按每次0.05 mg/(kg.d),分2次口服。

羟嗪(hydroxyzine,Atarax):是哌嗪类代表药物,通用名安泰乐,抗组胺及中枢镇静作用强而持久。有抗焦虑、止痒及镇静、催眠作用。兼有抗胆碱能作用。 对慢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寒冷性荨麻疹及湿疹的瘙痒均有较好的疗效。对胆碱能荨麻疹的疗效优于其他抗组胺药,对日光性荨麻疹亦有效。

  1. 制剂与用法:片剂,每片25 mg。成人口服每次25 mg,每日1~3次,或睡前服一次。大于6岁儿童,每次0.5-0.8 mg/kg。
  2. 注意事项:药物中枢镇静作用强,不应与其他中枢镇静药合用,服药期间不宜饮酒。高剂量时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可表现为兴奋,6岁以下儿童慎用,婴儿禁用。药物有较明显的抗胆碱能作用,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慎用或禁用。药物可致动物畸胎,孕妇禁用。

去氯羟嗪(decloxizine):是羟嗪的衍生物,抗组胺作用强而持久。对白三烯、5-羟色胺等炎症介质有一定抑制作用。兼有抗胆碱能作用。对于急、慢性荨麻疹,胆碱能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及皮肤划痕症有效。可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

  1. 制剂与用法:片剂,每片25 mg、50 mg。成人口服每次25~50 mg,每日2~3次,或睡前一次。儿童用量不超过每日2 mg/kg,不用于3岁以下儿童。
  2. 注意事项:药物有明显镇静及一定的抗胆碱能作用。用药后可出现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少数用药期间出现兴奋、激动、失眠等反常现象。孕妇忌用。

氯环利嗪(chlorcyclizine):属哌嗪类长效抗组胺药,药物作用时间长,可持续12-18小时。具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适用于治疗各种过敏、瘙痒性皮肤病。对胆碱能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疗效明显。对支气管哮喘有辅助治疗作用,对非感染性过敏性干咳具有很好的止咳作用。

  1. 制剂与用法:片剂,每片25 mg。成人口服每次25 mg,每日2次。儿童按说明书酌减用量。
  2. 注意事项:药物有抗胆碱作用,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禁用。孕妇忌用。

美克洛嗪(meclozine):属哌嗪类,可对抗组胺引起的降压效应,具有抗胆碱作用,对致死量组胺引起的动物死亡具有保护作用,并有中枢抑制和局麻作用。主要用于放疗及晕动症引起的恶心、呕吐。亦可用于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

  1. 制剂与用法:常用剂量为口服25 mg,每日3次。预防晕动病应提前1小时服药,每次25~50 mg,每日1次。
  2. 注意事项:慎用膀胱颈狭窄、前列腺肥大、青光眼、幽门十二指肠狭窄等。本品可抑制组胺引起的皮肤反应,在药物过敏性皮试前72小时应停用本品,以免出现假阴性反应结果。老年人对成人常规剂量较敏感,应酌情减量。

奥沙米特(oxatomide):本品为哌嗪的衍生物。药物吸附于肥大细胞的细胞膜,干扰钙离子进入肥大细胞内,从而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具有抗副交感神经、抗胆碱能活性、抗5-羟色胺作用,并可能有抗白三烯和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作用,抗组胺活性较强。对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和湿疹均有较好疗效。

  1. 制剂与用法:片剂,每片30 mg。成人每次口服30 mg,每日2-3次。5~14岁儿童每次口服15~30 mg,每日2次,或小于10岁儿童按1mg/(kg·d),分2次口服。
  2. 注意事项:少数病人服药后有轻度嗜睡、头晕、头痛、胃肠不适、口干。偶见一过性肝氨基移换酶增高,停药后可迅速恢复。可有体重增加。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赛庚啶(cyproheptadine):是哌啶类代表药物,抗组胺作用比氯苯那敏约强5倍,兼有抗5-羟色胺(5-HT)及抗胆碱作用。具有缓解支气管痉挛和兴奋子宫作用,尚有ACTH释放因子和生长激素释放因子作用。用于皮肤的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尤其是物理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止痒效果佳,

可用于瘙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用于治疗库欣病,能缓解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症状。可缓解类癌综合征的症状和治疗自身红细胞敏感症。可用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亦可用于治疗厌食症。

  1. 制剂与用法:片剂,每片2 mg、4 mg。成人每次口服2~4 mg,每日2-3次。儿童口服0.15-0.25 mg/(kg·d),分3次服,6岁以下单次剂量不超过1 mg。治疗成人库欣病起始量每日8 mg,逐渐增加剂量至每日24 mg;儿童库欣病剂量为0.25 mg/( kg·d),分3次口服。
  2. 注意事项:有较明显的中枢镇静作用和抗胆碱作用。不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同用。年老体衰者慎用,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禁用。长期服用,可导致食欲增加,体重增加,但停药后可恢复至服药前水平。

阿扎他定(azatadine):属哌啶类,作用类似赛庚啶。具有抗组胺、抗胆碱、抗5-羟色胺及镇静作用。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对获得性冷荨麻疹疗效好。现已逐渐被其衍生物氯雷他定所取代。制剂有片剂(每片)1 mg、糖浆(0.5 mg/5 mL)。成人口服每次1 mg,每日2次。12岁以下儿童每次0.5-1 mg,每日1~2次。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慎用。

异丙嗪(promeffiazine,非那根):是吩噻嗪类的代表药物,结构与氯丙嗪相似。抗过敏作用强,疗效持久,中枢镇静及安定作用弱于氯丙嗪。药物能增强麻醉药、催眠药及镇痛剂的作用。可用于过敏性及瘙痒剧烈的皮肤疾病。通常用于妊娠呕吐、晕车、晕船、人工冬眠。可作为镇静安眠药、麻醉前给药及预防输液、输血反应。

  1. 制剂与用法:片剂,每片12.5 g、25 mg;注射剂,25 mg/mL、50 mg/2 mL。成人口服每次12.5-25 mg,每日1-3次。视需要可一次肌内注射25-50 mg,或稀释成100 mL,缓慢静脉滴注。儿童口服1 mg/( kg·d),分2~3次服用。
  2. 注意事项:支气管哮喘痰液黏稠者、青光眼患者、妊娠或授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不应与其他中枢镇静药、阿托品类药及抗抑郁药合用。药物有光敏作用,光敏性疾病者忌用。

美喹他嗪(mequitazine):属新的吩噻嗪类衍生物,选择性阻断组胺H1受体,兼有稳定肥大细胞膜的作用。亦有抗胆碱、抗5-羟色胺和调节迷走神经紧张性多方面作用。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用于慢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也用于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

  1. 制剂与用法:片剂,每片5 mg。成人口服每次5 mg,每日2次,或10 mg睡前一次服。
  2. 注意事项:癫痫、前列腺肥大、青光眼、肝功能不全者慎用或禁用。孕妇禁用。不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抑郁药同用,服药期间忌酒。

第二代抗组胺药

西替利嗪(cetirizine):属哌嗪类,是第一代H1抗组胺药羟嗪的衍生物,为长效、高选择性H1受体拮抗剂。药物不易穿透血脑屏障,推荐治疗剂量有轻微镇静和抗胆碱能作用。动物实验显示,药物能明显抑制变应原诱导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功能,对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血小板活化因子、白三烯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尚没有发现这些作用的临床相关性资料。药物无心脏毒性作用,无药物相互作用。

广泛用于治疗IgE介导的各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对慢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寒冷性荨麻疹有较好疗效。也用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尤其适用于特应性皮炎合并哮喘者。

  1. 制剂与用法:片剂,每片10 mg。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口服每次10 mg,每日1次;6-12岁儿童口服5 mg/d;2-5岁儿童口服2.5 mg/d,最大剂量不超过5 mg。
  2. 注意事项:药物有轻微镇静作用,不宜与安定类药物同用。服药期间不宜饮酒。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左西替利嗪(levocetirizine):是西替利嗪的R-异构体,对H1受体的亲和力是西替利嗪的2倍。无明显抗胆碱和抗5-羟色胺作用,中枢抑制作用轻微。不经过肝脏代谢。片剂,每片5 mg,成人及6岁以上儿童,5 mg/d;2~6岁儿童,2.5 mg/d;2岁以下儿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未确定。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同西替利嗪。

氯雷他定(loratadine):是第一代哌啶类阿扎他定(azatadine)的衍生物,药物对外周Hi受体有高度选择性,中枢H1受体亲和性低,推荐治疗剂量基本无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和抗胆碱能不良反应。体外试验能减少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可降低变态反应中炎细胞趋化。降低角质形成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能抑制肺内释放白三烯。但尚没有发现这些作用的临床相关性资料。药物对心肌钾通道抑制作用极低,不易导致心脏Q-T间期延长,安全性好。

广泛用于各种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也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和支气管哮喘的辅助治疗。推荐剂量10 mg,未见嗜睡作用。可用于驾驶、高空作业及精力需高度集中者,但剂量应严格控制在常规用量范围内。  胶囊,每粒10 mg。糖浆,60 mg/60 mL、100mg/100mL。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10 mg每日1次。2-12岁儿童,若体重大于30千克可按成人剂量;少于30千克,每次5 mg,每日1次。1~2岁每次2.5 mg,每日1次。

地氯雷他定(desloratadine):属哌啶类,是氯雷他定肝脏代谢的活性产物,但药效约是氯雷他定的10倍。不易通过血脑屏障,镇静作用轻微。药物无潜在心脏毒性。不经过肝脏代谢。与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剂无相互作用。

  1. 片剂,每片5mg。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次5mg,每日1次。虽然12岁以下儿童的疗效安全性尚未确定,但2岁以上儿童可耐受5 mg的剂量。

卢帕他定(rupatadine):哌啶类新产品,既有抑制肥大细胞的脱粒作用,又有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细胞的趋化作用,还具有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卢帕他定比特非那定、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羟嗪以及苯海拉明具有更强的抗组胺活性。其抗组胺活性比氯雷他定强80倍,和地氯雷他定体外抗组胺活性相当。其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作用明显强于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咪唑斯汀和非索非那定。 对中枢神经系统Hi受体的亲和性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小,镇静作用很弱。在治疗剂量下,不延长QTC和QRS间期。其主要体内代谢物为3-羟基地氯雷他定,也具有抗组胺活性。

该药于2003年上市,主要用于治疗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用于湿疹等皮肤病的治疗,尚在进行Ⅲ期临床研究。

  1. 片剂,每片10 mg。成人口服10 mg,每日1次。卢帕他定10 mg/d,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疗效优于氯雷他定和依巴斯汀,与相同剂量的西替利嗪疗效相当,但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少于西替利嗪。

阿伐斯丁(acrivastine,Semprex):属烃胺类。是第一代抗组胺药曲普利啶的衍生物。是竞争性很强的Hi受体拮抗剂。无明显抗胆碱作用。药物较难通过血脑屏障,嗜睡作用较曲普利啶明显减轻,但一项调查问卷中,阿伐斯汀的镇静作用是氯雷他定和非索非那丁的2.8倍。起效快,止痒效果显著。每粒胶囊8 mg。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8 mg,每日2-3次。12岁以下儿童无应用资料。

特非那定(terfenadine):属哌啶类。药物脂溶性低,选择性与外周H1受体结合,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无中枢抑制和抗胆碱能作用。药物经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羧化特非那定亦具有药物活性,使药效时间延长。

  1. 制剂与用法:片剂,每片60 mg。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60 mg,每日2次。6~12岁儿童:30 mg,每日1~2次。
  2. 注意事项:①药物有奎尼丁样作用,高剂量用药或同时应用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剂时,可引起Q-T间期延长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及猝死。英国和美国已撤销特非那丁的非处方用药。特非那丁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非索非那丁已经用来替代特非那丁。②禁用于肝病、心脏病和低血钾患者。禁止与肝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制,如咪唑类抗真菌药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同时使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③动物实验药物能致胎儿畸形或死亡,妊娠和n甫乳期妇女禁止使用。

非索非那定(fexofenadine):是特非那定的活性代谢产物,克服了特非那定的心脏毒性作用,为有效的新型低镇静抗组胺药,无药物间相互作用。

  1. 制剂与用法:每片60 mg,120 mg。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每次120 mg,每日1次。6~11岁儿童,每次30 mg,每日1次。肾功能减退者60 mg,每日1次。6岁以下儿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确立。
  2. 注意事项:对肝肾功能不良者,不宜超量服用。与含铝或氢氧化镁凝胶的抗胃酸制剂合用会降低本药的生物利用度,应间隔2小时服用。

阿司咪唑(astemisol):基本结构属哌啶类,低镇静抗组胺药。有较高的外周H1受体结合率,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及抗胆碱能效应低。经肝脏代谢,单剂量半衰期呈双向性,初期是1.1天,第二期为9.5天,取决于其去甲基化代谢过程。

  1. 制剂与用法:每片3 mg。成人与12岁以上儿童10 mg,6-12岁儿童5 mg,均每日1次。6岁以下儿童按0.2 mg/( kg·d)给药。
  2. 注意事项:①具有心脏毒性。过量服用或与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剂同用时,可引起心律不齐、心电图Q-T间期延长、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甚至致死。美国FDA已向全球通报提出警告,阿司咪唑在美国不再批准使用。②禁用于肝病、心脏病和低血钾患者。禁止与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剂同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③用药1个月以上,可出现食欲增加、体重增加。④动物实验有致胎儿畸形和死亡,妊娠和n甫乳期妇女禁止使用。⑤阿司咪唑药效持久,停药4-6周后才能进行诊断性针刺皮肤试验。

咪唑斯汀(mizolastine):属哌啶类,是阿司咪唑的衍生物。对外周H1受体有高选择性,治疗剂量无中枢镇静作用、无抗胆碱作用。无明显心脏毒性。除拮抗H1受体外,动物实验表明还可抑制5-脂氧合酶活性,从而抑制由花生四烯酸产生白三烯诱发的炎症反应,抑制肥大细胞释放介质、抑制炎细胞趋化和浸润,降低细胞间黏附分子的活性,但尚没有发现这些作用白勺|临床相关性资料。适应于慢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等过敏性皮肤病及过敏性鼻炎。国内新近报道对寒冷性荨麻疹及冻疮的炎症性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1. 制剂与用法:每片10 mg。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次10 mg,每日1次。无12岁以下儿童使用本药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关资料。
  2. 注意事项:低血钾、心律失常、心电图Q-T间期延长者禁用。严重肝病者禁用。不宜与咪唑类抗真菌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西咪替丁同用。

依巴斯汀(ebastine):属哌啶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均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胆碱能受体无拮抗作用,仅有轻微的镇静作用。用于慢性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结膜炎及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1. 制剂与用法:片剂,10 mg/片。12岁以上及成人每次10-20 mg,每日1次。6~11岁儿童每次5 mg,2-5岁儿童每次2.5 mg,均每日1次。无2岁以下儿童疗效及安全性资料。
  2. 注意事项:国外文献报道,患者中出现大于1%的不良反应为:头疼、嗜睡、口干,小于1%的不良反应为:腹痛、消化不良、恶心、鼻炎及失眠。
  3. 不与红霉素和酮康唑联合应用。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不需调整剂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每日剂量严禁超过10 mg。

奥洛他定(olopatadine):属哌啶类,能有效阻断组胺Hi受体,抑制血管扩张和局部水肿。非选择性地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细胞因子和化学介质,减少组胺、白三烯、血栓素、血小板激活因子、前列腺素以及血管活性肽的释放量。同时通过减少花生四烯酸的释放,干扰磷脂酶A2活性。不作用于α-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受体、M1和M2受体,因而没有此方面的副作用。本品是由日本协和发酵公司开发,0.1%滴眼液先上市。片剂2003年在日本上市。主要用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性及瘙痒性皮肤病。成人每次5 mg,每日2次。

司他斯汀(setascine):属乙醇胺类,化学结构与氯马斯汀相比在杂环上略有差异。对由组胺引起动物死亡的保护作用比氯马斯汀强1.5-2.5倍,对支气管哮喘的抑制作用比氯马斯汀强1.5-4倍,抑制豚鼠过敏性休克是氯马斯汀的5倍。无抗胆碱和抗5-羟色胺作用,无心脏毒性。镇静作用弱。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变态反应性及瘙痒性皮肤病,

  1. 制剂与用法:片剂,1 mg/片。成人1mg,每日2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6 mg。
  2. 注意事项:可见疲劳、困倦、头痛、头晕,嗜睡、口干、便秘等轻微不良反应。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慎与中枢神经抑制剂合用。

依匹斯汀(epinastine):抗组胺药物分类在其他类,难通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的H1受体拮抗作用微弱。动物实验表明,对白三烯、5-羟色胺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组胺、慢反应物质A释放的化学介质,但尚没有发现这些作用的临床相关性资料。适用于成人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痒疹等皮肤病。

  1. 制剂与用法:胶囊,每粒10 mg。成人10-20 mg,每日1次。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尚未充分评价。
  2. 注意事项:偶见过敏性皮疹、困倦、头疼、蛋白尿、呼吸困难、鼻塞、心悸、消化不良、肝AST和ALT增高、总胆固醇增高及黄疸。慎用于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本品说明书中提及,与合成抗菌药物等其他药物合用未见特殊情况。

依美斯汀(emedastine):抗组胺药物分类在其他类,是由日本Kanabo -Kawa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新型组胺H1受体拮抗剂,1993年上市。主要通过直接阻断组胺受体,下调细胞间黏附分子-1、IL-1、IL-6、IL-8的释放,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并能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活性和趋化性。有较弱的抗胆碱能和抗5-羟色胺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其抗组胺活性明显优于氮卓斯汀、左卡巴斯汀及西咪替丁。

临床研究显示,本药可抑制特发性慢性荨麻疹患者血中CD8和IL-8的表达,其疗效优于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且炎症因子的抑制程度与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相一致。适用于荨麻疹、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痒疹等皮肤病。

  1. 制剂与用法:片剂,2 mg。成人常用剂量为2 mg,每日2次。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且以女性为多,但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其他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偶见一过性肝酶升高。

氮卓斯汀(azelastine):除拮抗组胺H1受体外,还有抗炎、平喘和抗过敏作用,其抗胆碱能的作用相对较弱。动物实验发现此药可抑制白三烯的合成和释放,并拮抗乙烯胆碱、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和白三烯的作用。另有研究发现,此药可降低IL-4和CD23抗原浓度,从而影响IgE抗体的释放。口服吸收良好,很少透过血脑屏障。半衰期为22~25小时。

  1. 制剂与用法:片剂:0.5 mg,1 mg。6岁以上及成人2 mg,每日2次。

其他作用于H1受体或具有抗组胺作用的药物

色甘酸钠(cromoglycate Sodium):药物本身无抗组胺作用,通过稳定鼻、肺及部消化道等部位的肥大细胞膜,阻止过敏反应介质的释放,而起到抗过敏作用。对皮肤肥大细胞作用的可能性很小。口服吸收少于1%,口服或灌肠给药可在消化道内保持较高浓度,发挥局部抗过敏作用。粉剂通过呼吸上道吸入,约有4%被肺部迅速吸收,有效缓解呼吸道过敏症状。

  1. 适应证:①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膜炎,胃肠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灌肠给药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②皮肤科可用于特应性皮炎及伴发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肥大细胞增生症及其引起的消化道症状。③有报道,4%色甘酸钠溶液湿敷,可作为坏疽性脓皮病局部治疗的一线用药。对小腿慢性溃疡亦有较好的疗效,可缓解疼痛、加速溃疡面愈合。
  2. 制剂与用法:有粉剂、气雾剂、滴眼剂、片剂和胶囊多种剂型。片剂和胶囊,每片(粒)20 mg;粉剂,每瓶700 mg;气雾剂,每瓶200揿(可按压喷雾200次)。成人口服或吸入剂量为20-40 mg,每日3-4次,2-12岁儿童剂量减半使用。气雾吸入:1~2揿,每日3-4次。溃疡处湿敷,每日2-3次。
  3.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少见,粉剂吸入后可出现咽部不适、咳嗽、恶心。肝肾功能不全者,药量酌减或慎用。妊娠3个月以内禁用。哺乳期慎用。

色羟丙钠(sodium hydroxypropylcromate):用于过敏性鼻炎、结膜炎,过敏性哮喘,亦可用于日光性皮炎及其他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成人口服每次0.1-0.29,每日3-4次,饭前半小时嚼碎服。滴鼻剂及滴眼剂,均为2%溶液。每日4次,每次1~2滴。不良反应轻微,偶有不适,继续用药后可自行消失。

酮替芬(ketotifen):具有稳定肥大细胞膜和Hi受体拮抗的双重作用,主要是保护肥大细胞、嗜碱性和嗜中性粒细胞的细胞膜,使之在变应原攻击下减少释放组胺、慢反应物质、白三烯和其他活性介质。抗过敏反应作用较强,并有抗副交感神经和抗胆碱能作用。

  1. 适应证:①治疗慢性、人工性、胆碱能性及寒冷性荨麻疹有较好的疗效,止痒效果佳。对肥大细胞增生性疾病引起症状的疗效优于色甘酸钠。②特别适用于特应性皮炎并伴有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可明显减轻尿毒症患者的全身性瘙痒。③有报道,本药可减慢神经纤维瘤的生长速度,缓解其所致的瘙痒和触痛;可使早期硬皮病皮损消退,稳定或改善系统性硬皮病的病情。
  2. 制剂与用法:片剂,每片1mg。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次1mg,每日2次;6~12岁儿童每次0.5 mg,每日2次;6个月至5岁儿童,可按成人剂量的1/4~1/3给药。近年来国外报道,由于药物在儿童体内的代谢比成人快,需要更大的剂量才能获得与成人相等的血药浓度,故推荐如下使用方法:成人和大于3岁的儿童每次1 mg,每日2次;6个月至3岁的儿童减半给药;6个月龄以下者禁用。
  3. 注意事项:本药有一定中枢镇静作用和抗胆碱能作用,1 00-/0 -15%患者服药初期可出现困倦、乏力、口干、胃肠道不适,嗜睡反应重者,可减量或睡前服用。长期服用,可使体重增加。本品与口服降糖药合用,部分患者可发生血小板减少,故应慎用或禁用。

曲尼司特(uanilast):曲尼司特是一种过敏介质阻释剂,最初,主要用于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后来发现该药亦有抗Ⅱ型、Ⅲ型、Ⅳ型变态反应等多种作用,其适用的病种亦不断增加。其作用机制主要是稳定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细胞膜,阻止细胞脱颗粒,对浆细胞的IgE产生株具有抑制作用,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疗效与酮替芬相仿,但无嗜睡作用。

本药不同于糖皮质激素,能特异性抑制瘢痕和硬皮病皮损中成纤维细胞产生转化生长因子β及胶原合成,而对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无明显影响。 本药可抑制巨噬细胞表面HLA-DR和HLA-DQ抗原的表达,继而抑制抗原激发白细胞介素-2的释放反应,还能抑制单核一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1,从而间接抑制由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2所产生的相应免疫效应。

  1. 适应证:文献报道,疗效较好的病种有:瘢痕疙瘩、局限性硬皮病、肥大细胞增生症、肉芽肿性唇炎。治疗有效的病种有: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结节病、环状肉芽肿、多形性日光疹、光泽苔藓、银屑病、过敏性紫癜等。
  2. 制剂与用法:普通胶囊,0.1 g/粒;缓释胶囊,0.15g/粒。成人口服普通胶囊每次0.1 g,每日3次,或口服缓释胶囊每日2次,每次0.15 g。儿童可按5 mg/(kg·d),分3次给药。
  3. 注意事项:本药不良反应较常见的有口干、恶心、胃部不适、腹泻、便秘、头痛、乏力。较少见不良反应有轻微肝、肾功能异常,心悸、胸闷、白细胞减少及皮疹和瘙痒等。偶见排尿后不适、尿频等膀胱刺激症状,严重者应停药。

桂利嗪(clnnarizrne,脑益嗪):属哌嗪类广谱抗炎症介质药,除具有抗组胺作用外,还能抗5-羟色胺、抗激肽活性,抑制补体C4活化作用。药物通过肝脏代谢。本品为钙拮抗剂,能干扰慢钙通道的钙内流和扩张血管平滑肌,改善脑循环和冠状循环,并有防止血管脆化的作用。

  1. 适应证:特别适用于伴有微循环障碍的皮肤疾病,如雷诺现象、雷诺病、冻疮、寒冷性多形红斑、外周血管疾病、缺血性溃疡及银屑病瘙痒等。对伴有心脑血管疾患的老年性瘙痒性皮肤疾病尤为适宜。亦可用于治疗晕动病和内耳眩晕症及血管性水肿、人工性荨麻疹等。
  2. 制剂与用法:片剂,每片25 mg,成人25-50 mg,每日3次饭后服用。注射剂,20 mg/20 mL,必要时20~40 mg/次,缓慢静脉注射。
  3. 注意事项:约有3 .4%患者出现嗜睡、乏力症状,偶有胃肠道反应和过敏性皮疹。大剂量长期服用,可发生局部或全身性皮肤色素沉着。颅内出血患者需在出血停止2周后使用。静脉注射可使血压短暂下降。

多塞平(doxepin):属三环类抗抑郁药,通过抑制脑内神经元对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的摄取,而起到抗抑郁、抗焦虑作用。本药是强效组胺H1和如受体拮抗剂,有报道,对H1受体的亲和力是苯海拉明的775倍,对H2受体的亲和力也高于西咪替丁,且具有较强的抗胆碱、镇静、催眠作用。

  1. 适应证:对特发性慢性荨麻疹、物理性荨麻疹,疗效优于羟嗪、桂利嗪和赛庚啶。特别适用于剧烈瘙痒影响睡眠者,尤其是因皮肤病而引起的焦虑、抑郁、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疾病恐怖等。与抗病毒药联合使用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减轻疼痛症状,对其后遗神经痛亦有较好的疗效。局部外用具有止痒作用。
  2. 制剂与用法:片剂,每片25 mg\\50 mg、100 mg。注射剂,25 mg/1 mL。成人通常每次25 mg,每日2-3次。对于抑郁症,可根据病情增加或减少剂量。注射剂多用于病情急需时。
  3. 注意事项:少数患者服药后有嗜睡、眩晕、乏力、口干、便秘、视物模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

禁止同时应用中枢镇静药物、抗胆碱药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老人、肝肾功能不全、儿童慎用。心脏病、心动过缓、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H2受体拮抗剂

西咪替丁(cimetidine):主要作用于胃壁细胞如受体,也作用于皮肤和血管H2受体。故常用于食物、组胺等导致的胃酸分泌增加及组胺效应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病。通过肝脏代谢。具有抗雄性激素作用,减弱免疫抑制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反应,从而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尚具有间接抗病毒作用。

  1. 适应证:①皮肤科常与合适的Hi受体拮抗剂联合使用,治疗慢性荨麻疹、色素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血管性水肿等。②可用于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妇女多毛症、痤疮。③对复发性单纯疱疹可减少复发次数,对带状疱疹可缩短病程,减轻神经痛。虽然目前仍有人用较大剂量西咪替丁治疗扁平疣、寻常疣和跖疣,但对其疗效尚存在争议。④有报道,对霍奇金病,胆道、胰腺肿瘤所致的胆汁淤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瘙痒有效。也用于治疗早期T细胞淋巴瘤。⑤有报道,在服用氨苯砜前1小时服用西咪替丁,可有效减少氨苯砜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溶血等不良反应。
  2. 制剂与用法:片剂或胶囊,每片(粒)0.2 g、0.4 g、0.8 g;注射剂,0.2 g/2 mL。皮肤科常用剂量为0.2-0.4 g,每日3-4次。必要时可用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脉滴注。
  3. 注意事项:①常见不良反应有腹泻、口干、口苦、头痛、眩晕、面部潮红、肌肉疼痛。②偶见肝脏ALT、AST增高,白细胞减少,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脱发和口腔溃疡、男性乳腺发育、性欲减退、阳痿、精子数量减少。女性溢乳伴催乳素升高。③有报道可引起幻觉、定向障碍、四肢远端肌无力、语言模糊、类似帕金森病样的症状等。这些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往往易被忽视。④本药为肝酶抑制剂,凡是主要通过肝脏代谢的药物与本药合用,均可能影响其代谢。

雷尼替丁(ranitidine):抑制胃酸分泌的强度是西咪替丁的5~12倍。无抗雄性激素作用。30%通过肝脏代谢。与肝脏药物代谢酶相互作用少。安全性明显优于西咪替丁。在皮肤的适应证与西咪替丁大致相同,但不能用于雄激素源性皮肤疾病。未见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报道。

  1. 制剂与用法:片剂或胶囊,每片(粒)0.15 g;注射剂,50 mg/2 mL。通常口服0.15 g,每日2次。
  2. 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腹泻、胃部不适、便秘、头疼、关节痛。偶见过敏性皮疹、粒细胞减少及肝酶增高。大剂量应用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兴奋、焦虑、定向障碍、语言模糊等。有报道,有急性卟啉症病史或肾功能严重障碍时,不宜与克拉霉素合用。

法莫替丁(famotidine):其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为西咪替丁的20-160倍,是雷尼替丁的6-10倍。作用持续时间是西咪替丁的1.3-1.5倍。几乎无肝脏药物代谢酶的抑制作用,但丙磺舒可抑制本药的排泄。与伊曲康唑合用会降低后者的血药浓度。在皮肤科应用范围同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但无抗雄性激素作用。未见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报道。对心血管系统和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1. 制剂与用法:片剂,每片10 mg、20 mg;胶囊,20 mg/粒;散剂,10 mg/g(10%);注射剂,20 mg/2 mL、20 mg/100 mL。成人口服20 mg,每日2次,餐后和睡前服用。
  2.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较少,少数患者可出现口干、头晕、便秘腹泻、失眠、皮疹,偶见一过性肝酶增高、白细胞减少、心率增加、血压增高、颜面潮红、月经不调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慎用,小儿的安全性尚未确立。

尼扎替丁(nizatidine)与罗沙替丁(Roxatine):药理作用与雷尼替丁相似,生物利用度高,大部分以药物原形通过肾脏排泄。对内分泌和血液系统无影响。无抗雄性激素作用。未见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报道。

  1. 规格与用法:尼扎替丁:片剂和胶囊,0.15/片(粒)、0.3/片(粒)。成人0.15 g,每日2次,或睡前0.3 g口服。罗沙替丁:缓释胶囊,75 mg/粒,成人每次75 mg,早饭后和睡前口服。
  2. 注意事项:可参见雷尼替丁的注意事项。服用尼扎替丁后尿胆素原测定可呈假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