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皮肤科学基础 > 皮肤病学 > 皮肤表皮的变化(皮肤病学 皮肤组织病理学)

皮肤表皮的变化(皮肤病学 皮肤组织病理学)

导语:皮肤表皮的变化属于皮肤病学下的皮肤组织病理学分支内容。本篇围绕皮肤病学 皮肤表皮的变化主题,主要讲述表皮,角化,皮肤组织等方面医学知识。

表皮各层均能因各种不同的病变过程而发生各种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可单独原发于表皮各层,也可因真皮病变而引起表皮的继发变化。一般活体组织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查时,常见的表皮变化如下:

 角化过度:系指角质层比同一部位正常角质层异常增厚的现象。此种变化如果是由角质形成过多所致,其下方颗粒层、棘层也相应增厚,常见于扁平苔藓、慢性皮炎等;如果由于角质贮留堆积所致,则其颗粒层、棘层并不同时增厚,见于寻常性鱼鳞病。角化过度因全部由角质构成,故又名正型角化过度,例如胼胝中的角化过度;也可同时合并有角化不全,常见于银屑病)。

 

毛囊角栓或汗孔角栓:此变化多出现于角化过度的表皮中,在大的毛囊或汗管开口处角质特别增多,使开口扩大,形成栓塞状。常见于盘状红斑狼疮、硬化性萎缩性苔藓、毛囊角化症(Darier病)及汗孔角化症等。

 

角化不全:由于角化过程不完全所致,因此在角质层内尚有细胞核残留,其下方的颗粒层往往减少或消失。此种变化通常与表皮下部及真皮上部炎症水肿有关,常见于银屑病及亚急性皮炎等。在某些病变,如蛎壳状银屑病,可见角化过度与角化不全交替存在。

角化不良:系指表皮内个别细胞角化异常的现象,是个别细胞提前角化(或称早熟)或胚胎性角化所致。表现为表皮内个别细胞核浓缩变小,而胞质则提前角化,HE染色时呈红染。通常可分两种:

  1. 棘突松解型,发生于某些棘突松解性疾病,常见于Darier病、疣状角化不良瘤、灶性棘突松解性角化不良瘤,偶见于暂时性棘突松解性皮病。表现为圆体,中央核均质性、嗜碱、固缩,周围有透明晕。晕的周边也有嗜碱性、角化不良物质的壳。

  2. 肿瘤型,也称个别细胞角化不良,表现为均质性、嗜伊红性小体,直径约10 μm,偶见残留细胞核,常见于Bowen病、日光性角化病及鳞状细胞癌,特别是假腺性或腺样亚型,但也见于角化棘皮瘤及增生性毛鞘囊肿。后二者出现角化不良,并不意味为恶性。因此,以往角化不良分良性、恶性两型,似乎欠妥,故加以修正。

 

颗粒层增厚:表现为颗粒层的厚度增加,常见于有角化过度的皮肤病,例如扁平苔藓、红斑狼疮、寻常疣、扁平疣及慢性湿疹皮炎类疾病等。

 

颗粒层减少:指颗粒层细胞减少,见于寻常型鱼鳞病及银屑病等。

 

棘层肥厚:系指表皮棘细胞层增厚,常伴有表皮嵴增宽或延长。通常是由于棘层细胞数目增多所致,常见于银屑病及慢性湿疹皮炎类疾病。但有的棘层细胞数目并不增多,而是细胞体积增大造成棘层肥厚,例如尖锐湿疣。

银屑病样增生:表皮嵴有规则地延长,其长度大致相等,表皮嵴与真皮乳头明显互相交错,因此表皮真皮连接带呈波浪状起伏。

疣状增生:当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增厚、棘层肥厚以及乳头瘤样增生这四种病变同时存在时,表皮表面则宛如山峰起伏,甚似疣的病变,故称为疣状增生,常见于疣状痣等。

 

假性上皮瘤样增生或假癌性增生:这是一种高度棘层肥厚与表皮不规则增生的现象。增生的表皮甚至深达真皮内汗腺的水平,颇似鳞状细胞癌,但细胞分化良好,无异型性。常见于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如增殖性溴疹、着色真菌病、寻常狼疮及慢性溃疡的边缘等。

 

乳头瘤样增生:主要指乳头体不规则向上增生,使表皮的表面呈不规则波浪状起伏,同时表皮本身也有轻度不规则的增生肥厚。见于黑棘皮病及疣状痣等。

 

表皮萎缩:主要是由于棘细胞层萎缩所致。此时表皮变薄,表皮嵴往往不明显乃至消失,以致表皮呈带状。可见于正常老年皮肤,也可见于某些萎缩性皮肤病、硬化性萎缩性苔藓、红斑狼疮等。有的患者表皮萎缩可合并真皮及皮下组织广泛萎缩或皮肤附属器的萎缩。前者见于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后者常见于各型麻风。

乳头上方表皮变薄:在个别真皮乳头上方的表皮萎缩变薄,常见于银屑病及Reiter病等。

表皮水肿通:常可分为表皮细胞内水肿及细胞间水肿,两者往往不同程度地合并存在。

  1. 细胞内水肿:主要指棘细胞内发生水肿,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变淡。在较陈旧的水肿中,核常固缩偏于一侧,如鸟眼状。在水肿严重时则呈网状变性(详见后),常见于湿疹、皮炎类疾病)。
  2. 细胞间水肿:主要由于棘细胞间液体增加,使细胞间的间隙增宽,细胞间桥拉长而清晰可见。这样的表皮结构类似海绵,故又称海绵形成或海绵水肿。常见于湿疹、皮炎类疾病。

嗜酸性海绵形成:是表皮局部出现海绵形成,并有嗜酸性粒细胞移人,但局部很少或无棘突松解现象。以往认为这是天疱疮的早期组织学变化,后来从天疱疮中独立出一种亚型,即疱疹样天疱疮,其中常可见到此变化。此种病变的出现可能由于嗜酸性粒细胞吞噬病变部位的免疫复合物所致,从而减轻病理损伤,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

网状变性:指严重的细胞内水肿,结果使细胞膨胀、破裂,邻近残留的胞膜联成多数网状中隔,最后形成多房性水疱。网状变性在病毒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汗疱疹等疾病的水疱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气球状变性:这是由于细胞内水肿引起表皮细胞高度肿胀以及细胞棘突松解而形成的变化,细胞如气球状。此种变化的结果形成表皮内水疱。气球状变性是病毒性疱疹的组织学特点之一。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又名水滴状变性。轻者基底细胞表现为细胞空泡化或破碎,原来基底细胞的栅状排列发生紊乱;重者甚至基底层消失,棘细胞直接与真皮接触。常见于扁平苔藓、红斑狼疮及皮肤异色症等。

 

水疱或大疱:小水疱通常称为水疱或小疱,大水疱则称为大疱,主要指皮肤内出现含有疱液的空腔而言。可位于角质层下、表皮内各层、表皮下、表皮真皮交界处或真皮内基底膜带下。疱液内主要为渗出的组织液,往往有炎细胞,也可有表皮细胞或其他成分。角质层下大疱可见于早期脓疱疮及角层下脓疱病。浅表表皮内棘突松解性大疱见于红斑性天疱疮,而寻常性天疱疮或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则位于基底层上,海绵形成性水疱常见于湿疹。表皮内多房性水疱可见于接触性皮炎、水痘、带状疱疹等。

发生于表皮真皮交界的大疱则见于疱疹样皮炎、大疱性类天疱疮及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此外,尚有一种表皮内裂隙状的水疱,又名裂隙(lacunae),见于Darier病等。

 

脓疱及Kogoj海绵状脓疱:当疱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存在时即成为脓疱,有些是由水疱继发感染而成,也有些原发损害即为脓疱,如角层下脓疱病、掌跖脓疱病等。此外,尚有一种Kogoj脓疱,即海绵状脓疱,发生在棘层上部,是在海绵形成的基础上中性粒细胞聚集而形成。由于炎细胞的侵入,表皮细胞胞质与胞核的溶解,残余胞膜形成网状,甚似海绵,在网眼中有多数中性粒细胞存在。常见于连续性肢端皮炎及脓疱型银屑病等。

细胞外移:指真皮内浸润细胞移入表皮或表皮附属器。特别多见于湿疹、皮炎性疾病。在蕈样肉芽肿中,真皮的浸润细胞经常有侵入表皮的现象与倾向,此时特称之为表皮趋向性或亲表皮性。

 

微脓肿及粟粒状脓肿:前者指表皮内有中性粒细胞或淋巴样细胞聚集的小团块。Munro微脓肿内含有中性粒细胞,通常见于颗粒层,但亦可见于角质层或棘层。常见于银屑病及脂溢性皮炎等病。

鲍特微脓肿主要发生于棘层,但也可见于表皮下部、表皮真皮交界处、毛囊,特别易见于伴有异色症表现的蕈样肉芽肿,其中主要为淋巴样细胞。

 

此外,在增殖性天疱疮等尚可见到一种含有多数嗜酸性粒细胞的表皮微脓肿,在疱疹样皮炎的乳头顶端及其相邻的表皮内可见嗜酸性及中性粒细胞聚集而成的微脓肿。粟粒状脓肿则为较多的中性粒细胞聚集而成的小脓肿(临床上常表现为小脓点),常见于增殖性溴疹、疣状皮肤结核及着色真菌病等。

空泡化:表皮细胞胞质透明,为细胞受损伤的表现。在黏膜上皮细胞中出现空泡化细胞是正常现象,但在皮肤表皮细胞内出现空泡化则属异常。常见于某些病毒性皮肤病、烧伤及接触性皮炎等。

 

棘突松解:由于表皮细胞间桥(桥粒及张力丝等)的变性,细胞间失去了紧密的联系而成松解状态,因此形成表皮内的裂隙、水疱或大疱。主要见于各型天疱疮、单纯疱疹、水痘、天花、牛痘及毛囊角化症等。这种完全的棘突松解细胞不但细胞棘突消失,且细胞周边胞质浓缩,核周围胞质水肿,故呈晕状。核染色质呈均质性表现,故细胞多已丧失生活力。但在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也可见棘突松解现象,为不完全或部分棘突松解,有部分残留细胞间桥存在,细胞仍能作核丝状分裂,因此尚有一定生活力。棘突松解亦可见于其他的表皮内脓疱、水疱性疾患,特别是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及细菌存在时容易见到。某些传染性脓疱疮及角质层下脓疱病的病例也能见到许多棘突松解细胞,故有人主张将这些非特异性的棘突松解细胞称为棘突松解细胞样细胞。

核固缩:指细胞核皱缩而言,细胞质往往呈空泡状,常见于表皮细胞出现空泡化的疾病,如急性Ⅱ度烧伤。

核碎裂:指细胞核的破碎,为细胞死亡的象征。不仅表皮细胞可以发生,中性粒细胞也可破裂成嗜碱性的颗粒。后者又名白细胞碎裂,而微细的核染色质颗粒又名核尘。核碎裂常见于脓疱性皮肤病以及变应性血管炎等。

 

浅表结痂:在角质层及颗粒层内有很多炎细胞、红细胞、纤维蛋白以及血浆的集聚干涸,称为浅表结痂。颗粒层细胞往往减少或消失,有时角质层也变薄或被渗出物所代替。在某些疾病的浅表结痂区域,尚可见到细菌的菌落、变性表皮细胞、角化不全细胞或毛发碎片,在肿瘤性病变中,也可见到癌细胞。

 

色素增多:指表皮基底层及真皮上部黑素颗粒增多,见于Riehl黑变病、黄褐斑、固定性药疹以及炎症后的色素沉着)。

 

色素减少:指表皮基底层内黑素减少或消失,见于白癜风、白化病以及炎症后的色素脱失。此外,职业性白斑及氢醌所致的接触性皮炎也可发生此种变化。

色素失禁:基底细胞及黑素细胞损伤后,黑素从这些细胞中脱落到真皮上部,或被吞噬细胞吞噬,或游离在组织间隙中,这种基底细胞不能保持黑素及黑素脱落的现象称为色素失禁。常见于色素失禁症、扁平苔藓、红斑狼疮、血管性萎缩性皮肤异色症、Riehl黑变病及中毒性黑皮病等。

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又称为表皮颗粒状变性。此种变化主要见于马尔匹基层中上部,表现下列特点:

  1. 角化过度;
  2. 颗粒层内过早及过多地形成大而不规则的透明角质颗粒;
  3. 表皮细胞的胞质皱缩,在核周围出现空泡化;
  4. 由于上述变化的结果,病变处细胞境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并出现大小不等的腔隙,甚至形成表皮松解。

经常出现于显性遗传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或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等。

 

胶样小体:又名透明小体或Civatte小体,表现为嗜酸性均质性圆形或卵圆形小体,直径约10μm。目前已知其形成与表皮细胞凋亡有关(详见凋亡)。通常分为两型:一型见于表皮下部或真皮上部,虽然此种小体的出现无特异性,但最常见于扁平苔藓及红斑狼疮,也可见于其他基底细胞受到损伤的疾病;另一型起源于增厚的基底膜带,仅见于真皮上部,可见于红斑狼疮及皮肌炎)。

间变或异型性:通常指肿瘤细胞转变到未分化的形态。此时细胞核大,深染,形态不规则,核仁往往明显,并常见不典型的核有丝分裂。细胞彼此不相连接。

 

鳞状涡:增生的角质形成细胞呈同心圆排列形成旋涡状,细胞胞质淡染呈淡红色,见于刺激性脂溢性角化和鳞状细胞癌等。

 

角珠:又名鳞珠,指鳞状细胞作同心圆排列,接近中心时逐渐出现角化或不全角化,而形成角珠。常见于一级鳞状细胞癌或假癌性增生。

角囊肿:由表皮细胞包绕大量角质所形成的囊腔,见于毛发上皮瘤和脂溢性角化等。有时在脂溢性角化病中,由于乳头瘤样增生,显著增厚的角质层不规则陷入表皮内,在切片内亦表现为含有角质的囊状结构,称为假性角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