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淋病疫情 > 淋病疫情监测数据质量的保证措施(淋病疫情 淋病的疫情监测)

淋病疫情监测数据质量的保证措施(淋病疫情 淋病的疫情监测)

导语:淋病疫情监测数据质量的保证措施属于淋病疫情下的淋病的疫情监测分支内容。本篇围绕淋病疫情 淋病疫情监测数据质量的保证措施主题,主要讲述淋病等方面医学知识。

为保证淋病监测工作各个环节均能按照既定的标准和要求,得到高质最的疫情监测数据,必须建立淋病疫情质量管理体系。需要组建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管理的权限,之后开展质量控制和内部质量保证活动,从而保证淋病疫情数据的真实可信,为决策部门提供准确的淋病防控依据。

数据质量相关评估指标

评估数据质量的指标包括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等,对于监测工作收集的数据而言,这四方面的质量要求均需考虑到,缺一不可。

一、真实性: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也可以称为准确性,即效度,是指监测数据是否真实反映了需要测量的指标,是否与监测对象的真实情况相吻合,也就是分析数据得出的结果与结论与淋病实际监测数据的符合程度。如果和实际存在的监测数据存在出入,不完全吻合,就构成了监测的误差。监测工作中存在的误差可能由随机误差、系统误差或两者共同构成。如果资料的误差大,真实性就较差,反之,资料的误差小,真实性就好。

二、可靠性:可靠性又称可重复性,即信度,是指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调套员对某个调查对象重复调查时,在多大程度上能得到相似的结果,它体现的是监测结果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可靠性是保证真实性的前提条件,调查的信度不高则不会产生较好的准确度。

三、及时性:监测数据应该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这样才能及时反映出数据潜藏的问题,体现它的价值,否则就失去了时效的意义。它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予以及时的处理,保证及时指导和改正,否则,超出时效将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四、完整性:监测数据的完整性,是指在监测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是否都完全的收集好。例如,在填写淋病病例报告卡的时候,是否必填项都填写完整,有无缺漏项。监测数据的完整性越高,反映的信息越全,越能更好地分析资料的每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取决于单位是否建立了规范的报告制度并加以执行,调查员的工作责任心是否具备,以及严格的数据审核制度及调查对象是否提供了全部信息等多种因素。

淋病疫情监测数据质量的保证措施

无论是病例报告,还是患病率监测,抑或是淋球菌耐药性监测,都需要有质量保证措施,以实现所收集的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从而决定监测工作的成败。质最保证措施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落实。

一、构建监测工作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一个质量保证体系是保证监测工作质量的必要前提,需要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加以落实,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参与监测活动的个人与科室的行为,确保按照标准的操作标准来开展监测工作。质量保证体系的工作人员构成应包括工作经验丰富、质量认证权威人士或专业技术人员,监督质量体系有效落实。

二、制定监测工作标准流程:在进行淋病监测的各项活动中,每项活动及每项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应有其标准的操作流程。复杂的活动需被分解成有确定工作步骤的简单活动,这样才能确保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每个环节,保证数据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人员的培训:应选择工作责任心强、认真仔细的人员参与监测工作,在监测工作开始前与进行过程中,不断接受培训。为保证培训的效果,在培训结束时需开展测试,测试合格者发放证书,不合格者需重新接受培训。对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否则进行处罚,奖惩分明,着力培养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

淋病病例报告质量的保证措施

明确病例报告工作人员的职责

淋病的病例报告涉及各级各类医院的诸多科室与人员,需要严格的卫生行政管理。与病例报告质量密切相关的工作人员有淋病的诊疗医生与防保人员、疾控机构的网络信息审核人员与疫情管理人员。淋病的诊疗医生是病例诊断、报告信息采集与《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的责任人,其工作质量直接决定病例的诊断准确性与信息的真实性;医疗机构防保人员是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在疫情管理工作中的桥梁,既需保持与临床诊疗医生联系密切,又需与疾控机构保持经常性沟通。疾控机构的网络信息审核人应须及时审核辖区各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的淋病病例,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与医疗机构的防保人员沟通。疫情管理人员负责对病例报告的数据质F把关并进行技术监督。各环节人员的职责和任务需以书面形式明确规定,做到责任到人。

制定病例报告的操作规程

淋病的病例报告工作流程如下:(1)病人就诊医生诊断或转诊医生,(2)填写《传染病报告卡》,(3)防保科医生收卡,(4)防保科医生检查保卡及网络直报,(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信息员通过网络审核性病疫情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核查与漏报调查。

根据上述病例报告流程,需要对每一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其中最关键也最复杂的是临床医生诊断过程,因为淋病病人涉及的医疗科室包括皮肤性病科、泌尿科、妇科、产科、JL科、内科、外科、眼科等,有的科室可以直接报告,有的科室需要转诊,有的科室需要会诊后报告。需要根据不同科室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病例诊断和报告标准,以及相关的操作规程,制定规程时应全面考虑复诊、随访、复发、漏诊及实验室检测等问题。

淋病报病相关信息准确性的现场核查

现场核查的组织和实施:由上级机构或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组织领导,疾控机构对医疗机构的淋病报告病例的相关信息实施准确性核查,核杏应覆盖到接触到淋病病例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重点科室。根据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与既往报病的数量确定核查病例的数量,可以全部核查,也可抽样核查。

现场核查内容:现场核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报告的淋病病例必须是新发病例或新诊断病例(首诊病例);须是实验室诊断病例或疑似病例,诊断准确;纸质登记及网络报告信息的内容准确完整;网络报告病例、传染病报告卡、门诊日志、实验室检测结果、传染病疫情登记簿中信息保持一致。

现场核查方法:核查人员事先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选取医疗机构规定核查时期内的淋病报告病例,下载个案数据库保存为Excel文件,打印报告病例的个案信息表,然后核查人员到医疗机构进fT现场核查,查看门诊日志、实验室检查记录,和个案信息表进行一一核对。

核查资料的分析:将核查结果录入数据库,计算以下指标:淋病病例诊断的准确性比例、淋病病例分类准确的比例、传染病报告卡正确填写的比例以及淋病复诊病例的报告比例。各相关指标计算如下:

  1. 淋病病例报告诊断的准确性比例=淋病核查病例中诊断准确的病例数/核查的淋病病例数×100%
  2. 淋病病例分类准确的比例=淋病核查病例中病例分类准确的病例数/核查的报告病例数×100%
  3. 传染病报告卡正确填写的比例=淋病核查病例中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准确的卡片数/核查的传染病报告卡数×100%
  4. 淋病复诊病例的报告比例=核查病例中为淋病复诊的病例数/核查的淋病报告病例数×100%。

淋病病例报告漏报调查

漏报调查的概念:为及时发现淋病疫情报告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提高疫情报告质量,性病疫情管理人员对医疗机构、预防保健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的淋病报告病例与漏报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漏报的病例数量,计算和分析漏报率,用于校正淋病的报告发病率,是性病疫情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

淋病漏报调查的组织实施:淋病病例的漏报调查需要在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的协调和支持之下方能顺利组织实施,调查工作需要组织包括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人员参与,可结合专项或常规督导同时进行,县区级疾控中心漏报调查每季度进行一次,地市级疾控中心每半年开展一次。

淋病漏报调查的方法和步骤:在开展淋病漏报调查前,先要选取好医疗机构,对医疗机构报告的淋病病例数进行整理。如果辖区内的医疗机构少,淋病的病例数报告较少,可以对该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普查;如果涉及的医疗机构和淋病报病数比较多,可以按时间、区域或医疗机构类型抽样调查。

在对具体某个医疗机构进行调查时,根据淋病报告的数量,确定是对病例报告数进行普杏还是抽样调查,如果病例数比较少,可以全部调查,如果病例数比较多,按照科室和月份,进行抽样调查。进行漏报调查时,负责调查的工作人员到医疗机构的相关诊疗科室,检查门诊日志、传染病报告卡、检验记录,然后登录疫情网络系统,和上报的淋病病例进行核对,找出漏报的病例数,填好漏报调查表。

淋瘸漏报调查的分析:淋病漏报调查结束后,对淋病漏报调查表整理和录入,计算淋病调查总漏报率、各个医疗机构的漏报率、各个科室的漏报率,根据漏报调查的漏报率,校正淋病报告发病率,相关指标计算如下:

  1. 淋病漏报病例数=应报告淋病病例数-已报告淋病病例数
  2. 淋病的总漏报率=调查的淋病漏报病例数/调查应报告的淋病病例数×100%
  3. 某医疗机构类型的淋病漏报率=某类型医疗机构淋痫病例的漏报数/某类型医疗机构应报告的淋病病例数×100%
  4. 某级别的淋病漏报率=某级别医疗机构淋病病例的漏报数/某级别医疗机构应报告的淋病病例数×100%
  5. 校正后的淋病发病率=原淋病病例报告发病率/(1-漏报率)

撰写漏报调查报告:淋病漏报调查结束后15日内,组织开展漏报调雀的机构需组织人员对漏报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撰写报告并及时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业务单位,同时反馈给被调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