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腮腺导管(口腔医学 唾液腺外科的应用解剖)
由腮腺腺泡细胞所分泌的唾液经闰管、分泌管、多级小导管汇合而成的总导管排入口腔。腮腺导管(stensen duct)自腮腺前缘发出。据统计,国人腮腺导管以单干型为主(68%),其次为双干型(28%),三干型最少(4%)。双干型及三干型导管出腮腺前缘后即汇合成总导管。导管长约5cm(3. 80~6. 80cm),管外径(压扁外径)约0. 35cm(0. 20~0. 50cm),管壁厚韧。导管在颧弓下缘约2~4cm处副腺体的下方向前横过咬肌浅面,至咬肌前缘,几乎成直角转向内侧,穿过颊脂垫及颊肌,开口于口腔前庭颊黏膜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腮腺乳头处。当腮腺发生炎症时,此乳头常充血发红。腮腺导管的表面投影为:耳屏与鼻翼至红唇缘垂线中点连线的中三分之一段。
腮腺病变可经腮腺导管注入造影剂进行造影检查。根据导管走行的这一解剖特点,在行腮腺造影时,需使用折成一定角度的钝头针沿导管转弯的方向,勿施暴力地自然穿入,才能顺利地将针头插入导管内。否则针头可能会侧穿出导管之外,导致造影剂外溢。此外,腮腺的急性炎症或其他病理改变,都可能会使唾液的质和量发生变化,这些情况可通过在面部耳下挤压腮腺从口内导管乳头处流出的唾液观察出来。腮腺导管结石临床上很少见,一旦发生,也可因导管受到阻塞、唾液引流不畅引起腮腺肿大疼痛。腮腺导管与面神经的上、下颊支关系密切,导管多位于面神经上下颊支之间(84%),根据这一解剖关系,在行腮腺手术时,可以导管为标志,在邻近导管的上下、腮腺前缘稍前方寻找到面神经的上、下颊支。手术中为进一步确认腮腺导管,可行导管穿刺并注入外用盐水,这时局麻患者会告之有液体流入口内。术前,也可经导管注入1%的美兰,使蓝染的腮腺腺体组织更易于与色白质韧的面神经以及肿瘤组织区别辨认,从而有利于彻底切除腮腺及肿瘤组织并保护面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