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口腔护理学 > 口腔医学 > 氟斑牙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口腔医学 氟牙症)

氟斑牙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口腔医学 氟牙症)

导语:氟斑牙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属于口腔医学下的氟牙症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口腔医学 氟斑牙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主题,主要讲述氟斑牙,四环素牙等方面医学知识。

氟斑牙的诊断主要靠临床特点,如牙表面失去光泽呈白色条纹或斑块或白垩色,常为对称性和多对牙或全口牙受累,询问病史时常在恒牙萌出时发现。当地居民有部分人的牙受累,调查饮用水含氟量可帮助确诊。在饮水不高的地区,注意有无环境污染,食物氟是否高和有无特殊的生活习惯等。必要时作其他检查,如总摄氟量、尿氟、食物氟、空气氟等。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将氟斑牙与非氟斑牙的釉质缺陷加以鉴别。

釉质发育不全

釉质发育不全(enamel aplasia)是在牙发育期间,由于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营养障碍或感染等原因,使釉质发育受到影响而遗留下不可逆的缺陷,患牙在牙的不同时期,对称性地受到不同程度和不同时期的障碍而造成釉质发育不全。

釉质发育不全的牙面有实质性的缺损,即在釉质表面出现带状或窝状棕色的缺陷,牙面常为棕褐色蜂窝状缺损,甚至无釉质覆盖。带状凹陷是由于在同一时期发生的釉质全面地受到障碍而形成的。带的宽窄可反映出受障碍的时间长短。如果障碍反复发生,牙面会出现数条并排的带状缺陷。窝状凹陷的形成是因部分成釉细胞受损所致。在同一牙上除了病损区外,其他部位为正常釉质。在同一牙列上,除了患牙以外,其余的牙齿是正常的。重症釉质发育不全患者的前牙切缘常常变薄,呈刀削状;后牙的牙尖常向咬合面中央聚合或牙尖消失,表面粗糙,釉质呈不规则的结节状凹陷,如桑葚状。釉质发育的牙容易磨损,易发生龋病,进展较快,造成患牙的过早丧失。前牙釉质发育不全影响美观。

根据病损的牙位与部位,可以推断出釉质发生障碍的时期,如631│136近切缘与牙尖部的缺陷,障碍多发生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由于2│2的釉质在出生后10~12个月才开始沉积,所以除上述牙位外,同时出现2│2的切缘被累及时,则可推断障碍的发生已延续到出生后第二年。如果前牙未受累,患牙主要表现在 7543│3457,则障碍的发生是在2~3岁以后。

氟斑牙的釉质缺损表现为坑凹状缺损,大小、深浅不一,呈鸟啄状或蜂窝状。在同一个牙上,除病损比较明显的区域以外,其余的釉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氟斑牙表现,缺损的分布与釉质形成无明显的年代关系。

釉质发育不全白垩色斑的周界比较明确,且其纹线与釉质的生长发育线相平等吻合。氟斑牙的斑块是散在的云雾状,周界不明确,与生长发育线不相吻合。釉质发育不全可发生在单个牙或一组牙;而氟斑牙发生在多数牙,以上前牙多见。氟斑牙患者有在高氟区的生活史。

四环素牙

四环素牙是在牙齿矿化期间服用四环素族药物引起的。这类药物容易与牙本质形成一种稳固的四环素钙复合物,沉积在牙本质中,主要特征是牙着色。着色可以是浅黄或黄色、浅灰或灰色、浅褐或褐色。变色从牙表面见是发暗、比较均匀一致,颜色从牙本质里面透出来的。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或拍片,可以在牙本质和釉-牙本质交界处见到有四环素特征的黄色荧光带。

四环素类药物对正在形成中的牙,不但会引起变色,而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大或使用时间的延长,还可以影响牙体组织的矿化和发育。重症患者的病例中,同一时期形成的牙,可表现为带状釉质缺损,损害多见于中切牙、侧切牙和第一恒磨牙牙冠的同一水平上。四环素牙的这种带状缺损不同于氟斑牙的坑凹状缺损,多呈散在、不规则分布。四环素牙中毒比较轻的患牙仅有颜色的改变,釉质仍是半透明、有光泽的,牙冠外形正常。四环素类药物对乳牙和恒牙均能产生影响,慢性氟中毒则以损害恒牙为主,乳牙的损害较轻。

四环素牙的釉质表面有光泽,由于是牙本质着色,整个牙变暗,呈黄褐色,带状缺损多呈散在、不规则分布、有四环素接触史。

非氟斑

非氟斑也叫原发性釉斑,主要同轻型氟斑牙相鉴别。原因是感染、营养代谢等全身障碍对恒牙胚的影响,或者乳牙外伤或根尖周围感染对恒牙胚的局部影响,使釉质矿化不良,多见于1个或少数几个牙,常在前牙的唇面或后牙的牙尖,以上中切牙为最多见,很少对称。表现为孤立的,均匀的白色、米黄色或橘黄色斑块,特别不透明,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在强光下垂直视线观察时更为明显。轻型氟斑牙在牙列上常左右对称,发生在多个牙上,常沿着釉质生长线分布。

牙面着色与脱矿性斑

牙面着色:与氟斑牙的变色牙相鉴别,它是牙冠萌出后沉积上去的污物或色素,包括软白污物、菌斑、牙结石和色渍等。表现为白、黄、褐、绿等多种颜色,仔细观察可以见是黏附在牙面上的,能被擦去或刮去,其下方的釉质是正常的。氟斑牙的变色则是釉质本身着色。

脱矿性斑:主要与极轻型氟斑牙相鉴别,由牙菌斑生物膜产生的酸作用下其下层釉质表面使之轻度脱矿所引起的,在清除菌斑后可以见到,发生在菌斑容易堆积的部位,如靠近牙颈部处,与菌斑的形状相一致。白色的深浅度与牙菌斑的厚薄相一致。当清除菌斑,可以再矿化而消失,表现常常是不对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