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口腔护理学 > 口腔医学 > 复合树脂修复的常见临床问题(口腔医学 牙体修复术)

复合树脂修复的常见临床问题(口腔医学 牙体修复术)

导语:复合树脂修复的常见临床问题属于口腔医学下的牙体修复术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口腔医学 复合树脂修复的常见临床问题主题,主要讲述复合树脂,补牙等方面医学知识。

复合树脂修复是治疗牙体疾病的有效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牙的具体情况,作出正确的诊断和相应的治疗方案,按照规范程序进行处理,成功率较高。若诊断不正确,或操作不当,则可造成治疗失败。复合树脂修复常见的临床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术后敏感

术后敏感(postoperative sensitivity)是复合树脂修复后即刻出现的牙本质对外界刺激产生的短而尖锐的疼痛,可由温度刺激、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引起;一般二周即可消失。也有长期存在不能恢复的病例,需要针对具情况分析处理。

1.牙髓保护:未做适当护髓,修复体接近牙髓造成敏感。当洞底与髓腔距离≤1mm,或者临床可见洞底透红点时,需用硬质氢氧化钙局部护髓。

2.垫底处理:垫底不当,无垫底材料对窝洞底部的良好封闭及缓冲,树脂聚合产生的收缩张力可能引起术后敏感。所以用氢氧化钙护髓时,同时使用玻璃离子类材料垫底以缓冲分散应力,预防术后敏感。

3.酸蚀时间:酸蚀时间过长或酸蚀剂冲洗不彻底均可能引起术后敏感。35%~40%的磷酸酸蚀时间不应超过15秒,釉质与牙本质应分别酸蚀,酸蚀后使用三用枪彻底冲洗15秒,以防酸余留。

4.牙本质湿润度:冲洗后的牙本质面未保持饱和湿润,过湿或过干均会影响粘接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导致术后敏感发生。正确的操作方法是使用小棉球蘸牙本质表面以保持其饱和湿润。

5.唾液污染:唾液会污染已酸蚀的牙面,阻隔粘接剂渗透。需采用橡皮障或棉卷与吸唾器结合完好隔湿。

6.粘接剂使用方法不当:使用粘接剂时未严格按照厂商说明操作,导致粘接不均匀或不稳定,发生术后敏感。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粘接剂,使用自酸蚀粘接剂时,应在牙面反复涂抹10~15秒,注意保持湿粘接。

7.光固化灯强度:光固化灯强度不足导致粘接剂或树脂未完全固化。为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应定期检测光固化灯强度,强度需≥400MW/cm2

8.充填技术:未分层充填及光照导致树脂固化不彻底。大多数树脂的每次充填厚度不应超过2mm。

9.树脂材料:后牙专用可填压树脂的强度较高,质地较硬,不易与窝洞贴合,边缘渗漏的可能性较大,易发生术后敏感。故充填时应使用充填器进行填压,使其与窝洞壁尽量贴合。使用通用树脂充填时不能加力填压,难以保证树脂和邻面洞缘的贴合,成形片的使用也会影响光固化。去除成形片后需加强光照,采用流体树脂充填邻面第一层。

10.咬合调整:充填后未去除咬合高点,充填体受力不均或咬合调改不当,去除过多洞缘釉质均可引起咬合敏感。充填后使用咬合纸检查咬合情况,及时去除高点并进行精确调,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11.釉牙本质界的神经敏感性:窝洞较浅,刚过釉牙本质界,牙本质神经末梢较丰富,发生术后敏感的可能性较大。采用脱敏处理2周后,症状多自行消失,个别病例需去除原充填材料,进行安抚治疗后重新充填。

(二)食物嵌塞

食物嵌塞(food impaction)是指咀嚼过程中,食物碎块或纤维被咬合压力楔入相邻牙的牙间隙内。食物嵌塞分为垂直嵌塞和水平嵌塞。从牙的咬合面向下或向上将食物挤入牙间隙,为垂直嵌塞。食物从牙齿的一侧如颊侧或舌侧挤入牙间隙则为水平嵌塞。长期食物嵌塞可能导致龋病、牙龈炎、牙周炎和牙槽骨缺损。

1.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膨胀导致充填体的边缘适应性不佳。通过分层充填固化和预置楔子可有效减少食物嵌塞发生。

2.通用型复合树脂充填时大多不能加力填压,难以保证树脂和邻面洞缘的贴合;后牙专用可填压树脂的强度较高,质地较硬,不易与窝洞贴合。可以使用流体树脂充填邻面第一层,保证邻面洞难以充填密合处得到充填,充填邻面后充填牙合面及使用后牙邻面专用充填器械都有助于改善充填体的邻面成形。

3.成形片过厚或未放置楔子可能导致充填体与邻牙间距过大,造成食物嵌塞。因此应规范操作过程,最好使用分段式成形片。

4.成形片的使用会影响光固化,故去除成形片后需加强光照。

(三)继发龋

窝洞充填后,在洞缘、洞底或邻面牙颈部等处又发生的龋坏,称为继发龋(secondary caries)。可能引起继发龋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如下。

1.窝洞预备时,洞壁留有无基釉,特别是承受咬合力处,受力时易破碎,在洞缘留下缝隙,利于食物滞留和菌斑沉积。窝洞预备时,点线角应圆钝,避免将洞缘置于咬合接触处,直接承受咬合力的部位不能保留无基釉。

2.充填材料性能不佳,固化时体积收缩较多,造成充填体与洞壁界面间的微渗漏。发生这种情况时,去除原充填材料及继发龋,修正洞形,选择适当粘接剂及聚合收缩较小的树脂重新充填,降低微渗漏发生率。

3.充填压力不当可造成充填材料与洞壁不密合而出现裂纹;垫底不当时,残留于洞缘的粘固剂被唾液溶解后会出现裂痕,充填操作应规范,使用流体树脂充填邻面第一层,较深的窝洞,需分层充填固化。

(四)充填修复体折断或脱落

充填修复体在口腔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生折断或松动脱落的情况;短期原因包括隔湿不佳、光固化不完全及咬合干扰等;长期原因主要有继发龋、咬合干扰及树脂老化等。发生充填修复体折断或脱落后,应去除原残存充填物,针对洞形存在的问题,按照备洞原则修整洞形,按正规操作完成窝洞充填。

(五)外形凹陷或边缘折断/裂隙

树脂老化和聚合收缩均可能引起充填修复体外形凹陷或边缘折断及裂隙。对于树脂老化的充填修复体,应去除原充填修复体后重新充填,窝洞制备时,注意洞缘角的处理,洞缘釉质壁应制成斜面。

(六)变色或边缘着色

树脂老化和聚合收缩均可引起充填修复体边缘与牙体不密合,外源性色素容易沉积于此处引起变色或边缘着色。继发龋和充填修复体维护不足也可引起这种现象。因此,树脂充填后需进行打磨抛光,使充填修复体表面光滑,减少细菌附着及色素沉着。良好的咬合关系和充填物的边缘适应性也有利于菌斑清除和充填修复体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