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牙:玻璃离子粘固剂和复合体修复术(口腔医学 牙体修复术)
玻璃离子粘固剂修复术
1.玻璃离子粘固剂修复术(glass-ionomer cement restoration)。由于玻璃离子水门汀与牙体组织有较强的化学粘接性,R-GC均配合使用牙本质粘接剂,在Ⅲ、Ⅴ类洞和后牙邻面单面洞等不承担咀嚼压力的洞形修复时,对固位形的要求可放宽,不必作倒凹,鸠尾等固位形,只需去除龋坏牙本质,不作扩展。乳牙 牙合面洞修复,以及冠核修复中,可以配合附加机械固位形以增进固位。窝洞的点、线角应圆钝,以利于黏性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充填严密。由于玻璃离子水门汀脆性大、强度低,故洞缘釉质不做斜面。
玻璃离子粘固剂虽包含聚合体成分,但其固化反应并非聚合作用,而是聚丙烯酸与玻璃粉之间的反应,生成一种低溶解度的离子体盐。聚丙烯酸与玻璃粉之间的反应很复杂,但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酸碱反应。聚丙烯酸与铝硅玻璃粉混合后,粉粒表层被羧酸溶解,释放出Ca2+、Al3+、F-等离子,这些离子与羧酸基团结合,生成聚丙烯酸盐的聚合体相互交织成网状,形成大分子基质,此固化反应过程很慢,但光固化型和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因加入光引发剂,树脂单体,存在光敏固化,因此,这类玻璃离子粘固剂在缓慢酸碱固化反应的同时,在光照后迅速发生聚合反应,属双固化玻璃离子粘固剂。
完成牙体预备,首先用橡皮杯蘸浮石粉将窝洞清理干净。除洞底距牙髓不足0.5mm的深洞需先用氢氧化钙衬洞外,一般不需垫底。根据所用产品的说明处理牙面,一般多用弱酸, 如10%聚丙烯酸或0.5mol/L EDTA处理牙面10~20秒,以去除涂层。然后用水充分清洗干净,如没有配套的处理剂,也可用乙醇处理牙面。然后涂布树脂和粘接剂,光固化型和R-GC一般配有衬胶和粘接剂,以增加牙面的粘接,操作中一般涂布衬胶或粘接剂,等待30秒,让底胶或粘接剂充分润湿牙面,微风将衬胶或粘接剂吹成薄层的光亮面后再光照。充填材料的具体方法与复合树脂修复术类似,遵循层层充填,分次光照的原则。传统玻璃离子修复时,材料固化后需涂隔水剂,传统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固化缓慢,完全固化需24小时,故充填后表面应涂一层隔水剂,如凡士林、釉质粘接剂等,防止固化反应受唾液的干扰和固化过程中脱水而产生龟裂。光固化型和R-GC用光照促进固化,不需涂隔水剂。
传统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在24小时后进行修整外形及打磨,光固化型和R-GC在光固化后即可进行。依次用粗、细砂片打磨,橡皮轮蘸打磨膏抛光,邻面可用砂纸条磨光。
复合体修复术
复合体修复术(composite restoration)的适应证及其洞形制备要点基本同于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体性能较接近复合树脂,酸蚀粘接于牙体硬组织,对牙髓的刺激强于玻璃离子,粘接力弱于玻璃离子,故对仅累及釉质层或固位较差的窝洞,建议选择玻璃离子。在近髓的窝洞,需氢氧化钙盖髓后再用复合体充填。
夹层修复技术
玻璃离子粘固剂与牙体硬组织有化学粘接性,对牙髓刺激性小,且能释放氟。酸蚀其表面形成微孔表层,与复合树脂形成微机械嵌合。但其机械性能、耐磨性及美观性不如复合树脂。复合树脂则相反,对牙髓刺激较大,机械性能和美观性较好。这两种材料联合使用,可起互补作用,被认为是理想的牙体修复体系,既改善复合树脂与洞壁的密合性,阻断树脂对牙髓的刺激,又避免了玻璃离子水门汀单独修复的缺点,这种联合修复方法称为夹层技术,即三明治技术(sandwich technique),用玻璃离子粘固剂作为基底材料粘接于牙本质,再用复合树脂修复表面的修复方法。使用时,在窝洞制备完成后,洞底极近髓处用氢氧化钙间接盖髓,后填入玻璃离子,但应注意在釉质边缘确保釉质暴露,不能残留玻璃离子水门汀,避免影响复合树脂对釉质的粘接,该技术主要用于Ⅲ、Ⅴ类洞的修复。
随着复合体材料的出现,综合树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的优点,临床上多采用复合体单层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