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止血与血栓 > 血小板的细胞器和内含物(血液病学 血小板结构、生成、转归及其调节)

血小板的细胞器和内含物(血液病学 血小板结构、生成、转归及其调节)

导语:血小板的细胞器和内含物属于血液病学下的血小板结构、生成、转归及其调节分支内容。本篇围绕血液病学 血小板的细胞器和内含物主题,主要讲述血小板,超微结构,血小板的超微结构等方面医学知识。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血小板有许多细胞器,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种颗粒成分,如α颗粒、致密颗粒(δ颗粒)与溶酶体(λ颗粒)等。

血小板颗粒的内含物

α颗粒

每个血小板中有十几个α颗粒。颗粒呈圆形,直径0. 15~0. 30pm,外有界膜包围,内容物呈中等电子密度,有时中央密度稍高。α颗粒是血小板中可分泌的蛋白质的主要储存部位。

PF4和β- TG都是血小板特异的蛋白质,PF4在α颗粒中与一种蛋白聚糖形成分子量为350kDa的复合物,并以此形式释放出来。PF4亦能与内皮细胞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结合,减慢凝血酶的灭活过程而促进血栓形成。β- TG的分子量为35. 8kDa,亦由4个亚单位形成,每个亚单位有81个氨基酸残基。β- TG对肝素的亲和活性较低,与内皮细胞的结合力亦较低。

TSP是α颗粒的主要糖蛋白,占血小板总蛋白量的3%,占血小板分泌蛋白量的25%。TSP主要由血小板构成,但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也合成少量的TSP。

FN为α颗粒的成分之一,但不是血小板的特异蛋白,体内许多细胞都可以分泌FN。血小板中含FN3~4μg/109血小板,为二聚体。未活化的血小板膜表面很少有FN,当血小板被胶原或凝血酶刺激后,FN从α颗粒释放并结合到膜表面,介导了血小板对胶原的黏附反应。

PDGF存在于α颗粒中,但含量很低,仅50ng/ 109血小板,分子量30kDa,等电点为10. 0。在凝血酶作用下PDGF从血小板释放,在纳克(ng)水平即可刺激成纤维细胞与肌细胞的生长与分裂,这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意义。此外,PDGF能与肝素结合,并促进单核细胞的化学趋化。

致密颗粒

致密颗粒比α颗粒小,直径250~300nm,每个血小板中有4~8个致密颗粒。致密颗粒的内容物有很高的电子密度,在颗粒内容物与界膜之间有一层透亮的间隙。

致密颗粒的高电子密度是由于含有较多的钙造成的,Ca2+约有284×10-17mol。血小板中含有ATP与ADP,两者的比值为2:1,但由于血小板中80%的ADP贮存在致密颗粒中,因此颗粒内ATP与ADP的比值为0. 8左右。血小板活化时从致密颗粒释放出大量的ADP,是导致血小板聚集的一个重要途径。

血小板能通过特异的转移部位从血浆中主动摄取5-羟色胺(5- HT),然后贮存于致密颗粒中,其浓度为8. 7×10-19mol。5- HT在致密颗粒中与ATP、Ca2+或Mg2+组成大分子复合物,受凝血酶刺激时5-HT和ATP以同样的比例从血小板中释放出来。

溶酶体

溶酶体在血小板中数目较少,外有界膜包围,在形态上很难与颗粒区别开来,可通过电镜细胞化学的方法加以鉴别。溶酶体中含有组织蛋白酶D、E、O等,并含有十多种酸性水解酶,其中包括芳香族硫酸酯酶、β- 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β-甘油磷酸酶、β-葡糖醛酸酶和β-半乳糖苷酶等,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装置。血小板中除了上述颗粒外,还有线粒体、少量过氧化酶小体、内质网、小泡和高尔基膜囊结构等。

血小板的特殊膜系统

血小板有两种特有的膜系统,即开放管道系统(open canalicular system,OCS)和致密管道系统(dense tubular system,DTS)。OCS是血小板表面凹陷入血小板内部所形成的曲折管道系统,在切面上呈各种大小不等的透明管泡状结构。OCS大大增加了血小板与血浆接触的表面积,提供了各种物质进入血小板深部的通道。同时,OCS又是血小板向外分泌物质的通道,在释放反应中血小板颗粒内容物经OCS排出到细胞外。

DTS的管道较OCS细,不与外界相通,其内容物的电子密度与周围细胞质相近。DTS分散地分布在细胞质中,有的管道位于环形微管附近,可能与环形微管的形成和稳定有关。DTS具有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并是前列腺素合成酶所在部位,参与了前列腺素代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