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型合成毒品滥用实证调查与治理 > 新型合成毒品滥用教育预防上存在的问题(禁戒毒品 新型合成毒品违法犯罪问题对策研究)

新型合成毒品滥用教育预防上存在的问题(禁戒毒品 新型合成毒品违法犯罪问题对策研究)

导语:新型合成毒品滥用教育预防上存在的问题属于禁戒毒品下的新型合成毒品违法犯罪问题对策研究分支内容。本篇围绕禁戒毒品 新型合成毒品滥用教育预防上存在的问题主题,主要讲述新型合成毒品,禁毒等方面医学知识。

对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缺乏足够的认识

新型合成毒品违法犯罪出现晚、发展快,从禁毒执法部门到普通群众再到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都还没有对其危害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新型合成毒品滥用主体中的青少年来说,相当一部分人对其危害认识不清,普遍认为海洛因是“硬性毒品”,危害性大,而摇头丸是“软性毒品”,不仅不会上瘾,而且还会带来不可言传的兴奋与快感。更有甚者,将吸食新型合成毒品看成是一种前卫时髦的消闲方式,是青春、富裕、悠闲、享受生活的代名词。因此容易在“朋友”教唆下,出于好奇而染毒。

就普通群众来说,传统毒品生理成瘾依赖性症状十分明显,而新型合成毒品几乎没有,吞服摇头丸只是“兴奋一把而已”,似乎并无大碍。因此他们也误认为滥用新型合成毒品不会上瘾,对周围滥用新型合成毒品现象视而不见,抱一种容忍的态度,甚至对自己的子女滥用新型合成毒品的行为听之任之。

就禁毒执法部门而言,因为对新型合成毒品的认识、防范与处理,还处于一种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当中,同时尚无现成模式可遵照,加之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不足,缺乏治理与控制新型合成毒品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未能发挥出应有作用,综合治理毒品问题的长效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对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的治理控制力度。

预防教育的方式有待改进

云南是毒祸重灾区,也是禁毒斗争的前沿阵地,多年来在探索传统毒品预防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做了大量的努力,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禁毒预防教育的方法并建立起了长效机制。如以中小学在校学生为主体,开设毒品预防教育课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在毒品重灾区开展政府官员、广大群众的预防教育,以有效遏制新生传统毒品吸食者的产生等等。但在新型合成毒品预防教育方面,由于缺乏较充分的调查研究,对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群体的结构特征、重点分布、滥用行为等认识不足,因而预防教育缺乏针对性,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尤其是相关部门尚未注意到大学毕业生群体的滥用问题,还未意识到在大学生毕业时进行预防教育的重要性。再就是尚未对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群体进行科学的分类,致使在对新型合成毒品预防重点人群的确定、预防内容的设计方面缺乏科学性,同时,预防的广度与深度也有待加强。

对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的五大误区没有宣传到位

在长期的调研过程中先后对500余人的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进行访谈,访谈中发现对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的认识有五大误区:

第一大误区是“滥用不成瘾”。如保山隆阳区一戒毒人员,毕业于某师范大学外语系,在保山市某中学任教,后在聚会中因认为滥用新型合成毒品不成瘾而吸食。与其访谈时,他已吸食12年。问其是否成瘾,他说不成瘾。后经过进一步了解,他已患苯丙胺精神疾病,每天需服用精神病药物进行维持治疗。最可怕的是他戒毒前每天都服用20—30颗“小红豆”(冰毒片),已经产生明显的耐受性与成瘾性,但还认为自己不成瘾;与此同时,他也不知道自己患精神疾病是服用冰毒的结果(经了解,他家没有遗传精神病史,他自己的工作、生活也较为顺利,没有遇到过重大挫折)。

第二大误区是“干活不累”。如云南边境地区诸多百姓在割胶或“双抢”农忙季节时,因时间紧或缺乏劳动力等原因,需长时间进行劳作,于是很多人就服用冰毒片,感觉精力充沛、极其兴奋,干活也不累了。

第三大误区是“熬夜不困”。许多长途运输司机、出租车司机、赌博者、玩网络游戏者等需经常熬夜,服用冰毒后,极其亢奋,一点也没有睡意,晚上开车、赌博、玩游戏一点都不困。

第四大误区是“喝酒不醉”。边境诸多地区酒文化氛围浓厚,许多人发现服用冰毒后,酒量大增,怎么也喝不醉。还有人发现酒醉后,服用冰毒片,可以解酒。本来已是醉醺醺,开始丧失意识了,但服用冰毒片后,思维开始慢慢清晰起来了,甚至感觉开车都没有问题。曾有一滥用者在访谈中说到,自己先前喝酒酒量不好,喝1—2瓶啤酒就醉,服用冰毒后喝20—30瓶啤酒,都感觉没有醉。

第五大误区是“性事不倒”。很多滥用者认为服用冰毒后,性功能亢奋,持久性强,感觉有“伟哥”的作用,为此很多年轻人喜欢服用。

针对上述五大误区,我们的新型合成毒品预防存在着要么认识不到位不知道怎么预防宣传,要么担心出现负面后果等问题而不敢宣传,从而导致宣传不接地气、不敢直面问题,从而导致宣传效果不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