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汗(阴部出汗)的诊断及中医治疗(男科学 男科杂病)
导语:阴汗(阴部出汗)的诊断及中医治疗属于男科学下的男科杂病分支内容。本篇围绕男科学 阴汗(阴部出汗)的诊断及中医治疗主题,主要讲述阴汗等方面医学知识。
阴汗是指外生殖器及其周围长期汗多、潮湿、黏腻,汗味臊臭,局部冷而喜热,病程缠绵,可伴有阳痿,多见于成年男性。
临床诊断
辨病诊断
- 阴部长期汗出,汗味臊臭。
- 多伴有阴囊湿冷、前阴痿弱,小便清长,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或胁肋隐痛,口中黏腻,渴不欲饮,小便短赤等。
- 化验检查多无异常发现。
辨证诊断
阴汗病变复杂,但总与湿有关。临床表现或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或为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或为情志抑郁,目赤,口苦等。
一、湿热蕴蒸型
- 临床表现:阴部汗出,热而黏腻,局部潮湿,臊臭,肤色红或伴瘙痒、皮疹,遗精,口苦,尿黄或浊。舌苔黄腻,脉滑数。
- 辨证要点:阴部汗出,黏腻臊臭,肤色红,口苦。舌苔黄腻,脉滑数。
二、阴湿伤阳型
- 临床表现:阴部汗出潮湿,入夜因阳气闭藏而加重,多伴肤冷,性欲减退,小腹冷痛,小便清长。舌苔白腻,脉濡缓。
- 辨证要点:阴部汗出潮湿,伴肤冷,性欲减退。苔白腻,脉濡缓。
三、阴虚内热型
- 临床表现:阴部汗出,热而黏腻,潮湿臊臭,伴五心烦热,梦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 辨证要点:阴部汗出,黏腻而臊臭,伴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四、阳虚失固型
- 临床表现:阴部潮湿,多伴性欲减退或遗精,腰膝冷痛,小便清长,五更泄泻。舌质淡,舌体胖大,脉沉迟。
- 辨证要点:阴部汗出而凉,可伴腰膝冷痛,阳痿,遗精。舌质淡,舌体胖大,脉沉迟。
五、肝胆郁热型
- 临床表现:阴部潮湿而臊臭,伴小腹胀痛,或睾丸胀痛,梦遗,口苦,口干。舌苔黄,脉弦数。
- 辨证要点:阴部潮湿而臊臭,伴小腹胀痛,口苦,口干。舌苔黄,脉弦数。
六、气滞血瘀型
- 临床表现:阴部潮湿,肤色暗红,局部或有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沉涩。
- 辨证要点:阴部潮湿,肤色暗红。舌质紫暗,脉沉涩。
鉴别诊断
与生理性汗出相鉴别:天气炎热时,饭后、酒后或长时间坐位后,因阴部为人身隐蔽处,通风较差,除阴部汗出外,多有全身性汗出。
与多汗证相鉴别:多汗证多由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恐怖、焦虑、愤怒所引起,或因某些遗传性疾病所致。多见于掌、跖、前额、腋下、外阴等处,对称发生,其中以掌、跖多汗为常见,也可局限于阴部。
治疗
提高临床疗效
审查病因:本病的发生虽总与湿有关,但有因肝经湿热下注者,有因脾虚湿盛者,有因阳虚不能化气行水者,有阴虚火扰,迫津外泄者,临床当分清何种病因所致,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治疗。
把握病机:本病虽然临床分型较多,但因阴部部位特殊,常处于蕴热状态,易蒸津为汗,酿成湿浊,汗出失于通风,则浸入肌腠,留而不去,酿生湿热。故阴汗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宜适当注意利湿、化湿以提高疗效。
明辨病位:阴汗常涉及的脏腑有肝、肾、脾三脏。因嗜酒及嗜食肥甘厚味者,病位常在脾;因郁怒伤肝而成者,病位在肝;因恣情纵欲或年老体衰所致者,病位在肾。
中医内治法
一、湿热蕴蒸型
- 治法:清热利湿。
- 方药:萆薢分清饮加味。
- 萆薢30g,石菖蒲15g,茯苓15g,白术15g,莲子心12g,丹参30g,车前子15g(包),黄柏12g。
- 瘙痒甚者加蛇床子、地肤子、苦参;皮疹明显者加白鲜皮、蛇床子、地肤子;湿热盛而不伤阴者可加服知柏地黄丸。
二、阴湿伤阳型
- 治法:温运化湿。
-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味。
- 茯苓15g,桂枝6g,白术30g,甘草10g,吴茱萸6g,紫苏12g,石菖蒲20g。
三、阴虚内热型
- 治法:滋阴降火,益肾固液。
-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味。
- 知母20g,黄柏12g,熟地黄20g,山药15g,山茱萸10g,茯苓15g,泽泻12g,丹皮12g,金樱子12g,潼蒺藜15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
四、阳虚失固型
- 治法:益气壮阳,补肾固涩。
-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味。
- 熟地黄20g,山药15g,山茱萸15g,茯苓15g,泽泻12g,丹皮12g,制附子6g,肉桂6g,煅龙骨、煅牡蛎各30g,党参10g,白术30g,五味子15g。
五、肝胆郁热型
-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除湿。
-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味。
- 龙胆草9g,栀子12g,柴胡12g,生地黄20g,车前子15g(包),泽泻12g,木通6g,当归15g,茵陈30g。
六、气滞血瘀型
- 治法:行气活血,佐以利湿。
- 方药:沉香散加味。
- 沉香5g,石韦15g,滑石30g,当归15g,橘皮15g,白芍20g,冬葵子15g,甘草6g,王不留行15g,黄芪30g,党参10g。
中医外治法
一、针刺治疗
- 第一组取穴关元、气海、会阴、阴陵泉、太溪;第二组取穴命门、志室、三阴交、照海、公孙。上述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次针1组,每日针1次,留针20分钟,每针6日后休息1日。适用于肾虚不固、阴虚火旺及脾虚湿盛所致者。
- 肝俞、胆俞、阴陵泉、丰隆,针刺用泻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适用于肝胆郁热型。
二、外洗外敷疗法
- 五倍子30g,煎汤,熏洗阴部,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1疗程。
- 取滑石粉、五倍子粉各适量,清水洗浴后擦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