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皮肤科学基础 > 皮肤病学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病学 皮肤脉管性疾病)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病学 皮肤脉管性疾病)

导语: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皮肤病学下的皮肤脉管性疾病分支内容。本篇围绕皮肤病学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题,主要讲述血栓,血小板减少,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方面医学知识。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于1924年由Moschowitz首先报道,故亦称莫斯考伊茨综合征(Moschowitz syndrome)。1966年被确认为一种综合征,是微血管内透明血栓形成产生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病变、肾功能不良及衰竭和发热的五联征。1989年后发现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emolytic uremia syndrome,HUS)与TTP都属于血栓性微血管病,两者在临床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有人将两者称为TTP-HUS综合征。

病因及发病机制

TTP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者病因未明,占本病90%。继发性者常与感染有关,如柯萨奇病毒B、HIV、人微小病毒、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其他有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氯喹、苯妥英、阿司匹林、普鲁卡因胺、碘剂、雌激素、孕酮、口服避孕药、丝裂霉素、环孢素A、疫苗注射等;自体免疫性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多动脉炎、干燥综合征等;中毒如一氧化碳、蜂毒、漆树、染料等;妊娠;恶性肿瘤和胰腺炎等。

患者血浆中有两种血小板凝集蛋白(platel agglutinating protein PAA),其中PAAp53可与血小板结合,导致血小板发生凝集反应;血浆中有异常超大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多聚体(vWF multimer)。它是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关键配基,最初从内皮细胞贮藏颗粒释放时,vWF多聚体大多为超大型(ultra large,UL),ULvWF可被金属蛋白酶ADAMTS-13迅速裂解为较小型,为无活性型,锌金属蛋白酶家族位于染色体9长臂,因遗传或自身免疫机制,ADAMTS-13严重缺乏,致ULvWF蓄积,ULvWF与血小板糖蛋白I(GPI)结合,使GPⅡb/Ⅲa复合物改变其构象,暴露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点,引起更多的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及释放反应;经Calpain(血小板依赖钙离子的半胱氨酸蛋白酶)蛋白水解后的vWF,可在生理浓度或低浓度Ca2+情况下与GPⅡb/Ⅲa结合,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发生肿胀和损伤,使内皮下胶原和基膜暴露,易使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因内皮细胞损伤,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和释放发生障碍,如前列环素(PGI2)合成减少,有利于血小板发生聚集,代谢产物6-酮PGF1a减少,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物增加,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减少,使纤溶活性显著减弱,松弛因子和氮氧化物产生障碍。上述诸因素,均有利于血栓形成。

临床症状

TTP发病前可有前驱症状,如乏力、胃肠道不适和发热等,大多起病较急或呈暴发型,进展迅速,典型的临床表现有五大类症状。

由于微血管内血栓形成,消耗大量血小板,产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黏膜出现淤点、淤斑,多发性溢血、血性大疱和出血性坏坏疽、鼻出血、齿龈出血、咯血、视网膜出血、月经过多、血尿、黑便、严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

血流中红细胞经过弥散性微血管内血栓部位,受到机械性损伤而被破坏,导致微血管病性溶血,产生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

90%的患者有多种神经精神症状,常见有头痛、头晕、感觉异常、耳聋、定向力障碍、视力障碍、肢体麻木、痉挛、惊厥、精神错乱、轻瘫、偏瘫、瘫痪、谵妄、失语、嗜睡、昏迷、抽搐等,症状可突然发生,历时数小时而恢复,常反复发生,变化不定。

肾毛细血管及肾小动脉因血栓闭塞及肾小球肾炎而致肾损伤,也可出现氮质血症和急性肾衰竭。

因体温调节中枢受累、继发感染、组织坏死、溶血产物或内源性致热原释放等,患者一般有中等度发热,亦可有高热。

其他还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脾大、胸膜炎、关节痛和Raynaud现象等。

急性起病者发作达数月,慢性者可持续数年之久,少数患者可呈反复发作和缓解交替出现。

实验室检查:常有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可低于8×109/L,血细胞数可增多,外周血涂片见大量异形红细胞、破碎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幼粒红细胞、巨大血小板。网织红细胞增加。骨髓红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幼稚巨核细胞数增多。血清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增加,乳酸脱氢酶升高。蛋白尿,管型尿,镜下血尿。肾功能减退。

本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可因重要脏器出血、中枢神经病变及肾衰竭等致死,死亡率高达80%~90%。

组织病理

皮肤、皮下组织、骨髓及全身各器官的细血管和小动脉管腔内有透明血栓,主要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构成,并含红细胞、vWF、补体和免疫球蛋白。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胞质内含纤维。大脑皮质和脑干出现多发性小梗死灶。

诊断及鉴别

根据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症状、溶血性贫血、发热、中枢神经受累和肾损害,结合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有小血管内血栓形成来诊断。临床应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转移性癌栓、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有神经症状的SLE等鉴别。

预防及治疔

继发性者应着重去除病因,病情严重者应及时给予血浆置换(有条件者可用自动血细胞分离单采机)来去除致病因子,显著改善预后。其他有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葡聚糖、静脉滴注前列环素,24小时内血小板数即可增加。亦可应用糖皮质激素、长春新碱、环孢素A、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输冷冻血浆。严重出血时可考虑输血小板悬液,但应防止加重微血栓形成。肾衰竭时可做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