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代谢性骨病与软骨病 > 尿酸结石(内分泌学 代谢性骨病与软骨病)

尿酸结石(内分泌学 代谢性骨病与软骨病)

导语:尿酸结石属于内分泌学下的代谢性骨病与软骨病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内分泌学 尿酸结石主题,主要讲述尿酸,肾结石等方面医学知识。

据报道,在所有结石患者中尿酸结石高达75%。尿酸结石在原发性痛风中发生率为10%~20%,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家族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性尿酸结石出现的年龄早于散发性尿酸结石,而且更容易引起泌尿系梗阻,导致肾功能的丧失。在特发性尿酸结石中,男女比例相等,有种族差异。而散发性尿酸结石不同,结晶尿及结石的形成常出现在中年以后,而且反复发作。这两种类型的血清和尿尿酸是正常的。但尿pH和尿氨的排泄降低。其结石形成机制与尿pH和尿氨的排泄降低有关,其排泄降低的原因未明。

痛风伴尿酸性尿路结石

血尿酸在713.5μmol/L(12mg/dl)、24小时排出量超过6.54mmol(1100mg)时,发病率达50%。绝大多数为纯尿酸结石,特点是X线不显影,部分与草酸钙、磷酸钙混合,X线可显影。泥沙样结石常无症状,较大者有肾绞痛、血尿。

在骨髓增生性疾病中,如白血病、淋巴瘤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由于细胞分裂增殖过盛,核酸分解增多,嘌呤代谢亢进,大量尿酸产生,血尿酸显著增高,尿尿酸排出增多,易形成尿酸结石。由于尿中尿酸大量排出,30%~40%的患者患有尿酸结石。在化疗和放疗过程中,大量细胞被破坏,导致尿中尿酸显著增高,更易形成尿酸结石。对任何患有尿酸结石的患者应考虑这方面的病因,作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加以证实或排除。

肠道炎症或结肠切除术后,由于重碳酸盐丢失和腹泻脱水使尿酸排泄增高,尿呈酸性并浓缩,易发生尿酸结石。此类患者尿中草酸也可增高,尿酸结石和草酸钙结石的混合性结石的发生率也高。

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如丙磺舒、水杨酸盐、X线造影剂等,由于该类药物抑制了尿酸的重吸收致使尿尿酸排出增多,引起急性高尿酸尿症,可导致尿酸结石的形成。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发生尿酸结石的几率极大

尿酸结石患者中90%为男性,其中50%的患者反复发作,结石症状出现在关节症状之前者占40%。原发性高尿酸尿多见于痛风,由于先天性酶的异常导致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现已证实尿尿酸排出量与肾结石发生率呈正相关,见下表。而尿液pH过低时形成尿酸结石的最主要环境因素。

尿尿酸排出量与肾结石发生率的关系

由表可见,49%的痛风伴肾结石患者的尿尿酸排出量大于5.95mmol/d(1000mg/d)。尿pH改变对尿酸结石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大于大量尿酸排泄。正常成人的尿酸排泄在1.0~1.5L的尿中含量是500~600mg,或每升尿液含尿酸330~600mg。如果尿pH在6.2以下,则尿酸处于过饱和状态,因为尿pH在6.2以下时,尿尿酸超过96mg/L则处于饱和状态。因此即使尿尿酸排泄正常,只要尿pH低于6.2也可能形成尿酸结石。增加尿液的pH可以增加尿酸的溶解度,预防尿酸结石的发生。临床上有意义的尿酸结晶或结石的形成有赖于高尿酸血症、脱水及明显的酸性尿。

嘌呤饮食增加或者内源性尿酸过度产生可导致尿酸的排泄增加。嘌呤饮食主要包括肉类和家禽,核蛋白主要通过小肠和胰腺的酶降解。正常情况下,通过核蛋白代谢产生的尿酸占尿尿酸排泄的50%。每天4mg/kg体重的高嘌呤饮食可导致尿酸排泄增高,一些痛风患者由于内源性尿酸代谢的原因使血尿酸增高而导致尿酸排泄增高。一种少见的Lesch-Nyhan综合征,由于遗传性酶的缺陷,使嘌呤的再利用增加,易形成尿酸结石。此外,高尿酸尿与草酸钙结石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尿沉渣/尿酸测定/结石成分分析/X线平片诊断肾石病

一、尿沉渣检查

可发现尿酸结晶,如存在红细胞伴有尿酸结晶时应高度怀疑尿酸结石。

二、尿酸检查

一般在肾功能正常而没有治疗的情况下,血尿酸增高,尿尿酸排泄亦增高。

三、结石成分分析

除尿酸和二水尿酸外,尿酸盐主要有两种成分,即尿酸铵和尿酸钠。尿酸铵往往混存于感染性结石内。Gebhard的4000个结石定量分析中,尿酸结石为3.4%,二水尿酸结石为0.3%,尿酸和二水尿酸混合结石为4.36%,尿酸盐结石为1.21%,由尿酸、二水尿酸、尿酸盐与草酸混合形成的结石为2.67%,由尿酸、二水尿酸、尿酸盐与磷酸盐混合形成的结石为0.58%;肾盂内尿酸和尿酸盐结石占21.3%,输尿管占22.7%,膀胱内占56%。纯尿酸结石通常小、光滑、圆软易碎,色黄红或棕色,缺乏光泽。尿酸及尿酸盐结石定性分析:在双凹玻片上置微量结石粉末,加入1.9mol/L碳酸钠1滴和尿酸试剂2滴后,呈深蓝色者为强阳性,淡蓝色为少量,无色者为阴性。

四、X线平片

尿酸结石硬度不一,在单个结石内相同化学成分区也可能有不同的结构和硬度。尿酸在pH为7.4时易被溶解,对X线透明,仅用造影剂摄片才能发现。但大于2cm的尿酸结石由于含不纯物质常呈不透明淡阴影,但可在肾脏集合系统形成充盈缺损阴影。结石可为发现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第一线索,也可出现于痛风诊断已经明确的患者。应充分认识到高尿酸尿症、持续酸性尿和浓缩尿是高尿酸血症形成尿酸结石的3个危险因素,应注意尿酸结石常呈砂石状,不易被察觉,仔细观察尿中是否有黄灰色或橘红色、鱼子样大小的砂粒状砂石。较大的尿酸结石,如米粒至黄豆大小,亦可随尿排出。结石分析为尿酸成分,大都引起肾绞痛和肉眼血尿。较大结石梗阻尿路致使尿液引流不畅,引起继发性尿路感染,有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巨大结石停留于肾盂肾盏内,使肾盂肾盏变形甚至积水,压迫肾实质使肾功能恶化。尿在显微镜下可见多数呈双折光针状尿酸结晶。

抑制尿酸产生和碱化尿液

一、大量饮水

由于尿酸在尿中的超饱和浓度和尿液的酸性是形成尿酸结石的主要因素,治疗应增加饮水使尿量增至2~3L/24h,以减低溶质浓度。

二、抑制尿酸产生

别嘌呤醇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降低血中尿酸水平,减少尿酸生成。主要用于慢性原发或继发性痛风、伴有或不伴有痛风的尿酸性肾病、反复发作性尿酸结石的治疗;亦可预防白血病、淋巴瘤、化疗或放疗继发的组织内尿酸盐沉积;对肾结石有辅助治疗作用(一般300mg/ d,分3次口服)。注意孕妇、哺乳期和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三、碱化尿液

持续性酸性尿(pH5.5以下)是尿酸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尽管有高尿酸尿症,若无持续性的酸性尿和尿量减少也不易形成结石。碱性尿可使尿酸的溶解度增加。当尿pH达到7时,尿酸溶解度增加36倍。但pH不宜超过7,否则易使磷酸钙沉淀。可通过测尿pH调整碱性药物的剂量。尿酸结石首选用药是枸橼酸钾,亦可先用枸橼酸钠和碳酸氢钠。一般用枸橼酸钾或枸橼酸钠1g,每日3次口服,或碳酸氢钠1g,3次/天口服。碳酸氢钠亦可适量静脉滴注。治疗期间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对有细菌感染的碱性尿及结石所致梗阻性无尿或少尿者,禁用此种疗法。

四、局部灌洗溶石

适用于严重尿路梗阻或多发性残存结石者。局部灌洗溶石的适应证是:①手术取石或其他取石碎石治疗后仍有残存结石。②伴有严重尿路梗阻。③多发性结石分散在多个部位。④伴有心肾疾病,不能耐受高钠负荷。常用的溶石药物有1.8%碳酸氢钠和THAM溶液,以THAM溶液效果较佳,其pH为10.5时,溶石效果最好。局部灌洗溶石治疗中应随时做B超或尿路造影检查以观察溶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