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内分泌学 > 肾上腺组织学(内分泌学 肾上腺疾病)

肾上腺组织学(内分泌学 肾上腺疾病)

导语:肾上腺组织学属于内分泌学下的肾上腺疾病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内分泌学 肾上腺组织学主题,主要讲述肾上腺等方面医学知识。

肾上腺皮质分泌类固醇激素

肾上腺皮质占肾上腺总体积的80%~90%,根据皮质细胞的形态结构、排列、血管和结缔组织结构等特征可将皮质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在球状带和束状带之间尚有一间隔带(zona intermedia),但因其缺乏有关酶类,故无激素合成功能。

肾上腺皮质分带

从组织学上看,肾上腺皮质由外至内分为3带(层),即球状带(zona glomerulosa)、束状带(zona fasciculata)和网状带(zona reticularis)。

  1. 球状带:位于被膜下,较薄,约占皮质总体积的15%。细胞较小,呈矮柱状或锥形,胞质与核的比例较小,胞质内脂滴量中等。与其他两个带比较,其核较小而染色质浓密。球状带细胞呈球状排列,细胞团之间为窦状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
  2. 束状带:是皮质中最厚部分,约占皮质的78%。束状带细胞与球状带细胞可交错排列,在一些部位并向球状带内延伸,甚至可达被膜,使得两带的分界欠清。束状带细胞的胞体比其他两带的细胞大,呈多边形。胞质与核的比值大。由于胞质含大量脂滴,在常规切片标本中,因脂滴被溶解,染色浅而形成明亮的空泡,因而有“明亮细胞”(clear cells)之称。束状带细胞排列成单行或双行放射状细胞索,索间为窦状毛细血管和结缔组织小梁。
  3. 网状带:位于肾上腺皮质最内层,约占皮质总体积的7%。细胞索相互吻合成网,网间为窦状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网状带与束状带和肾上腺髓质的分界较清楚。网状带细胞较束状带小,胞质脂滴少。成人的网状带含大量脂褐质颗粒,因而染色较束状带深。与其他两带的细胞比较,胞质与核的比例中等。

皮质细胞超微结构

肾上腺皮质细胞分泌的激素为类固醇激素,细胞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束状带细胞内含有大量脂滴,束状带和网状带细胞的滑面内质网非常发达,并含有较多脂褐质颗粒和微绒毛。在形态上,3个带的线粒体也有明显区别,球状带的线粒体细长,线粒体嵴呈薄片状;束状带细胞的线粒体呈卵圆形或球形,含有囊泡状嵴;而网状带细胞的线粒体为卵圆形,线粒体嵴呈管状。

皮质细胞标志物

在许多情况下,肾上腺皮质细胞的形态、数目和生物学特征发生改变,可通过肾上腺皮质细胞的形态学检查和生物学特征鉴定来诊断疾病。组织标本于手术时或经细针穿刺活检(针吸活检)获得。标本除了进行细胞和组织形态学观察外,还可作细胞角质蛋白(AE1/AE3)和Melan-A(A103)单克隆抗体等细胞标志物鉴定,以鉴别肿瘤性质或作细胞凋亡、特异性受体、酶、激素含量测定。免疫组化染色可用于鉴别肾上腺肿瘤与转移性肿瘤。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是DNA复制酶复合物中的蛋白组分,反映了细胞增殖活性。与腺瘤相反,肾上腺皮质癌中低分子量角质素(keratin)阴性或弱阳性,而波形蛋白(vimentin)多呈强阳性反应。p53表达与皮质腺癌的恶性程度有密切关系,是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肾上腺皮质腺癌的c-myc阳性,核大小亦有较明显差异、呈簇状排列,以近核膜处着色为主。

肾上腺髓质合成儿茶酚胺和APUD激素

肾上腺髓质由皮质包围,两侧髓质的总重量约1.0g,占双侧肾上腺体积的10%左右。髓质几乎全部为排列成索的髓质细胞组成,细胞索间含神经、结缔组织和血管。髓质细胞呈多边形,如用含铬盐的固定液固定标本,胞质内呈现出黄褐色的嗜铬颗粒,因而髓质细胞又称为嗜铬细胞。电镜下,髓质细胞最显著的特征是胞质内含有许多电子密度较高的分泌颗粒,直径100~300nm,与交感神经末梢所含颗粒类似。根据颗粒内所含物质的差别。髓质细胞被分为两类,一类为肾上腺素细胞,颗粒内含肾上腺素,约占肾上腺髓质儿茶酚胺储备的85%。另一类为去甲肾上腺素细胞,颗粒内含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orepinephrine,NE)。此外,与交感神经末梢类似的颗粒内还含有非儿茶酚胺类活性介质(铬粒素,ATP等)。

髓质细胞可与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形成突触,节前纤维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髓质细胞,引起髓质细胞释放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在体外培养中,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培养4天后)可出现4种形态不同的细胞:①Ⅰ型细胞约占49%,细胞胞质电子密度高,分泌颗粒致密;②Ⅱ型嗜铬细胞(21%)的胞质电子密度亦高,但颗粒较大;③Ⅲ型细胞(约占25%)的胞质电子密度低,颗粒有空泡,但高尔基复合体发育良好;④Ⅳ型细胞(占极少数)的胞质电子密度中等,粗面内质网丰富。进一步观察发现,Ⅰ型、Ⅲ型细胞为肾上腺素分泌细胞,而Ⅱ型细胞(亦可能包括Ⅳ型细胞)为去甲肾上腺素分泌细胞。

髓质增生病变的组化特征与嗜铬细胞瘤相似。(方玲娜 袁凌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