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内分泌学 > 1型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综合征的检查与诊断依据(内分泌学 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综合征)

1型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综合征的检查与诊断依据(内分泌学 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综合征)

导语:1型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综合征的检查与诊断依据属于内分泌学下的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综合征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内分泌学 1型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综合征的检查与诊断依据主题,主要讲述1型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综合征,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等方面医学知识。

本综合征的主要内分泌腺肿瘤为甲状旁腺、腺垂体细胞和胰腺内分泌细胞肿瘤,分泌的相应激素增多,因此测定血中激素升高有助于诊断,必要时应作刺激或抑制试验。

根据两个以上肿瘤与升高激素一致及menin突变确立诊断

MEN-1的临床诊断标准是:①阳性家族史(无家族史者不能排除);②甲状旁腺、垂体、胃肠-胰腺内分泌细胞都有肿瘤,或者至少有两种内分泌腺腺瘤;③menin基因(11q13)突变。一种内分泌腺肿瘤伴menin基因突变亦可诊断MEN-1,但应随访其他内分泌肿瘤的发生。家族史是临床诊断本综合征的唯一重要线索。因此对本综合征患者登记非常重要。

定位检查包括B超、CT、MRI,选择性动脉血管造影或静脉插管样测定各节段血中激素水平等,对小的胰腺内分泌肿瘤可作内镜超声定位,并可观察肿瘤直径大小的变化。虽然基因型与表型无关,但menin基因突变是MEN-1和致病基因携带者必不可少的诊断依据 。

MEN-1与甲状旁腺腺瘤/GH瘤/泌乳素瘤/胰岛细胞瘤鉴别

鉴别的方法包括MEN-1突变分析、生化和影像检查。

散发性甲状旁腺腺瘤

可根据以下几点进行鉴别:①MEN-1综合征中的甲状旁腺肿瘤都是多发性的或多灶性的,而散发性者则多为单个;②前者切除一个有病变的腺体后易复发,而后者可获治愈;③20%~40%散发性甲状旁腺腺瘤的致病基因可能在甲状旁腺腺瘤基因-1(PRAD-1)或与基因无关;④追踪观察无MEN-1其他内分泌腺肿瘤发生。

家族性单一性甲状旁腺腺瘤

呈家族性发病,大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甲状旁腺病变可为增生或腺瘤,但不伴MEN-1综合征中的其他内分泌肿瘤。家族性单一性甲状旁腺腺瘤有3种不同的遗传型:①MEN-1综合征变异型;②多个家庭成员的肿瘤存在高恶变风险;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颌部肿瘤。颌部肿瘤可发生于上颌或下颌,病变性质为纤维性骨肿瘤,切除甲状旁腺腺瘤对颌部骨肿瘤无影响。

家族性肢端肥大症

与MEN-1的鉴别要点在于Gsα激活突变而缺乏MEN-1突变。多数患者在10~30岁发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生化和遗传分析可排除MEN-1综合征。另外,肢端肥大症可作为Carney复合症和McCune-Albright综合征的组成成分,前者为遗传性疾病,其基因定位在2号染色体,临床表现除肢端肥大症外,还有黏液瘤、皮肤斑点状色素沉着、色素性、结节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双侧睾丸细胞或支持细胞瘤卵巢瘤;后者为散发性,临床表现除肢端肥大症外还有多骨性纤维性增生不良、皮肤有咖啡斑片状色素沉着和各种内分泌腺肿瘤和许多细胞瘤,其病因为Gsα突变。

MEN-1综合征中3种主要肿瘤一般不同时发生。当临床上只出现3种主要肿瘤之一时,应与散发性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胃泌素瘤、胰岛素瘤和垂体肿瘤进行鉴别。

家族性泌乳素瘤

与MEN-1的鉴别要点在于缺乏MEN-1突变,但不能否定MEN-1的Burin型诊断。有些家族性泌乳素瘤伴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遗传分析与11q13位点相连锁,可能为MEN-1综合征的变异型(MEN-1 Burin型)。另外,一些家族只有泌乳素瘤,遗传位点与MEN-1遗传位点11q13无关,目前尚未确定其基因位点。

家族性胰岛细胞瘤或类癌

与MEN-1的鉴别要点在于NF-1突变而缺乏MEN-1突变。MEN-1综合征中有胰岛细胞瘤和类癌同时存在,而在von-Hippel-Liudau(VHL)病和神经纤维瘤样增生病(NF-1,Recklinghausen病)中也可发生。不过VHL病主要还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视网膜血管瘤增生、嗜铬细胞瘤和肾细胞癌,其遗传基因已被克隆,为一种转录延长调节因子(transcription elongation regulation factor),而与menin基因位点无关。NF-1除胰岛内分泌肿瘤外,其特征为皮肤有咖啡色斑,其发病与G蛋白基因激活突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