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口腔护理学 > 口腔医学 > 口腔正畸学概述(口腔医学 口腔正畸病人的护理)

口腔正畸学概述(口腔医学 口腔正畸病人的护理)

导语:口腔正畸学概述属于口腔医学下的口腔正畸病人的护理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口腔医学 口腔正畸学概述主题,主要讲述口腔正畸等方面医学知识。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学科内容是研究错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错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异常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目前,错畸形的概念已远不只牙齿错位和排列不齐,而是指由牙颌、颅面间关系不协调而引起的各种畸形。世界卫生组织把错畸形定为“牙面异常”,不但影响外貌,也影响其功能。

错牙合畸形的病因

畸形的病因大体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大类。这些因素影响或作用于颌面部骨骼、牙列、神经、肌肉和咀嚼系统软组织的生长发育,使其发生异常改变,继而形成错畸形。

遗传因素

一、种族演化 错畸形是随着人类的种族演化而发生和发展的。原始人类没有或很少有错畸形,而现代人则普遍存在。

  1. 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原始人从爬行到直立,直立后躯体重心改变,支持头部的颈背肌逐渐减弱。为适应头部平衡,颌骨逐渐退化缩小,颅骨因脑量的增大而逐渐扩大,演化成现代人颅面外形。
  2.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由于火的使用,食物由生到熟,由粗到细,由硬到软,咀嚼器官的功能日益减弱,因而产生咀嚼器官的退化性缩小。
  3.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咀嚼器官的退化、减少呈现出不平衡现象,即肌肉居先,颌骨次之,牙齿再次之,因而颌骨容纳不下所有的牙齿,导致牙量、骨量不协调,出现牙齿拥挤畸形。

二、个体发育 从个体发育来看,有的人牙齿排列比较整齐,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在正常范围内,而多数人则有不同程度的错畸形,这与双亲的遗传有关。双亲的错畸形可遗传给子女,子女颌面像父母,这是表现在咀嚼器官常见的遗传现象。但有的子女并不完全像父母,这与变异和环境有关,故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环境因素

一、先天因素

是指从受孕后到出生前,胎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所产生的影响。

  1. 母体因素:母亲妊娠时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胎儿的发育。妊娠期母体的营养不良,缺少胎儿生长发育必需的钙、磷、铁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等,都可造成胎儿颌骨发育不良或发育异常。
  2. 胎儿因素:正常状态下,胎儿在子宫内也承受着一定压力,因子宫大小及胎儿体位的变化,这种压力常成为异常的压力或变为外力,压迫胎儿某一部位。特别是子宫狭窄、羊水少对胎儿的影响更为明显,如羊水压力失常、羊膜病变、膝或腿压迫一侧面部、脐带缠绕等都可引起胎儿畸形。胎儿本身内分泌及新陈代谢失调,孕期或分娩时的损伤,也可能使胎儿发生畸形,表现为下颌前突、后缩或狭窄等。

二、后天因素

是指出生后由于环境因素以及其他尚未预测的因素造成的影响。

  1. 某些急性及慢性疾病:急慢性疾病对身体健康都有影响,尤其在儿童时期更能影响、颌面以及全身的生长发育。
  2. 佝偻病:由于幼儿紫外线照射不足,维生素D缺乏,以及钙、磷摄入失去平衡,导致骨骼发育异常或发生畸形。
  3. 内分泌功能异常:与错畸形有密切关系的是垂体和甲状腺,可直接影响到骨骼的生长发育。
  4. 营养不良:胚胎期营养不良和出生后的营养不良,都会影响儿童颌面部的生长发育。

三、功能因素

儿童的任何器官都需要合理的使用、适当地行使功能方可正常发育,口腔器官亦不例外。常见有部分儿童吃的食物过于细软,缺少足够的硬度,咀嚼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牙颌系统发育缺乏正常的生理性刺激,这是引起牙弓发育不良、牙齿拥挤的一个重要因素。

  1. 吮吸功能异常:母乳喂养能给下颌适当的功能性刺激,使下颌从远中向前调至中性位置。若人工喂养,由于奶瓶位置不当、喂养姿势不正确,或橡皮奶头大小不合适,会使婴儿下颌前伸不足或前伸过度,造成下颌远中错位或下颌前突畸形。
  2. 咀嚼功能异常:如果咀嚼肌未能充分使用,不能有效地发挥咀嚼功能,对、颌面部的功能刺激不够,使颌面部发育不足。
  3. 异常吞咽:婴儿时期,舌位于上、下牙槽嵴之间,与唇保持接触,进行吞咽,这是婴儿时期特有的生理现象。随着上、下颌骨的增大及牙齿萌出,使口腔扩大,吞咽方式亦随之变化,舌不再接触唇。如果婴儿时期的吞咽方式继续保留,吞咽时唇不能闭合,牙齿不能咬合,牙弓内外失去正常动力平衡,则形成异常吞咽,造成错畸形。
  4. 呼吸功能异常:正常的鼻呼吸功能,可保证颌面部的正常发育。若出现鼻部疾患,迫使以口呼吸代替鼻呼吸,常可引起及颌面部的发育畸形。

四、口腔不良习惯

常见口腔不良习惯有以下几种,均可造成错畸形的发生。

  1. 咬唇习惯:咬唇习惯有咬下唇、上唇和上牙覆盖下唇等情况。
  2. 吮指习惯:婴儿3~4个月起有吮拇指动作,属于生理性吮指活动,一般在2岁以后逐渐减少并自行消失。若持续到3岁以后,即可形成明显的错畸形。
  3. 舌习惯:舌习惯有伸舌、舔牙及吐舌之分。由于习惯性质不同,造成错的机制及症状各异。
  4. 啃物习惯:咬物固定在牙弓的某一部位,常形成局部小开畸形。
  5. 偏侧咀嚼习惯:偏侧咀嚼长期成为习惯,导致颊面两侧不对称。
  6. 睡眠习惯:儿童睡眠时,经常有手、肘或拳头枕在一侧的面部,这样有碍于面部的正常发育。

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

  1. 乳牙过早缺失:乳牙不仅是儿童的咀嚼器官,而且在保持牙弓长度、引导恒牙萌出、促进颌骨发育及维持正常颌位关系起着重要作用。乳牙早失的原因以龋病最多,其次是外伤。由于乳牙早失的部位、时间不同,可产生邻牙倾斜、缺隙减小或消失,以致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形成错
  2. 乳牙滞留:个别乳牙逾期不脱落者,造成继替恒牙萌出受阻,或埋伏阻生或错位萌出。
  3. 恒牙早萌:由于早萌的恒牙牙根发育不足,造成附着不牢,不能担负咀嚼功能,容易早失,引起邻牙移位。
  4. 恒牙早失:由于严重的龋病或外伤以及误拔导致恒牙早失,如不及时修复,容易造成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等导致错
  5. 恒牙萌出顺序紊乱:多种原因均可影响恒牙的萌出顺序。一般认为,正常的恒牙萌出顺序形成正常的咬合关系,若萌出顺序异常,则可导致错
  6. 乳尖牙磨耗不足:乳尖牙由于位置的原因,在咬合磨耗中,没有其他牙齿磨耗得多,因而高出咬合缘。咬合时,乳尖牙产生早接触,为了避免早接触,下颌自动向前或向侧方移动,从而形成假性下颌前突,导致偏或反

错牙合畸形的分类

畸形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仅表现为牙齿的排列错乱和上、下颌咬合关系异常,而且可表现为牙弓、颌骨的大小、位置及形态异常,甚至表现颅面结构关系异常。本节只介绍临床常用的Angle错分类法。Angle于1899年首先提出此分类法。其分类方法主要以上、下颌牙弓间的前后关系作为分类基础。Angle认为上颌第一恒磨牙在颌骨上的位置比较恒定,一般不会改变,并以此作为“咬合键”,根据下颌第一恒磨牙与上颌第一恒磨牙咬合时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

Angle Ⅰ类错(磨牙关系为中性 )

1.类错中性关系)上、下第一恒磨牙咬合时为中性关系,即正中位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颊尖对着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颊沟。此时牙弓上有某些牙位异常,称为Ⅰ类错。表明上、下颌骨及牙弓间的近远中关系正常,口内外肌力协调,骨骼与肌肉关系正常,侧面外貌和谐。切牙的覆、覆盖关系大体正常。

2.类错远中关系)上、下第一恒磨牙咬合时为远中关系,即正中位时,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尖对着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颊尖,超过一个牙尖斜坡,甚至上颌远颊尖对着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颊沟,表明下颌比正常位置向远中后退。根据前牙的位置关系,又分为两个分类。

(1)Ⅱ类一分类错:磨牙为远中,上颌切牙唇向倾斜,前牙深覆盖、深覆或不完全覆。上、下前牙呈深覆盖,开唇露齿。

Angle Ⅱ类一分类错(磨牙关系为远中,切牙深覆盖)

(2)Ⅱ类二分类错:磨牙为远中,上颌中切牙舌向倾斜,上颌侧切牙可唇向或腭向倾斜。

Angle Ⅱ类二分类错(磨牙关系为远中,上切牙内倾,前牙深覆

(3)Ⅱ类亚类:如一侧磨牙为远中,另一侧为中性时,则称为该错分类之亚类,如Ⅱ类一分类亚类或Ⅱ类二分类亚类。

Angle Ⅲ类错(磨牙关系为远中,前牙反

3.类错近中关系)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咬合时为近中关系,即正中位时,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尖对着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颊尖,或超过一个牙尖斜坡以上,表明下颌比正常位置向近中移位。Ⅲ类错时,下切牙常位于上切牙之前,呈切对切关系或反覆盖。唇张力与Ⅱ类一分类错相反,侧面外形显示下颌前突或上颌后缩(图5-30)。

Ⅲ亚类:如果一侧磨牙为近中,另一侧为中性关系,则称为Ⅲ类亚类。

Angle分类法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是描述错分类中最具共同语言的一种方法,仍为各国正畸学者广泛采用。

矫治器

矫治器是一种治疗错畸形的装置。它可产生作用力,或由咀嚼肌、口周肌功能作用力作用于矫治器,使畸形的颌骨、错位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发生变化,以利于牙与颌面的正常生长发育。临床上一般按固位方式分为固定矫治器和活动矫治器两大类。

  1. 活动矫治器:即病人能自行随意摘戴矫治器,如颌垫式矫治器、功能性矫治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2. 固定矫治器:即用正畸黏结或焊接技术将正畸附件固定在牙齿上,病人自己不能自行取下的矫治器。临床上常用的有方丝弓矫治器、直丝弓矫治器、Beeg细丝弓矫治器、舌侧矫治器、自锁托槽矫治器。

支抗

在正畸矫治过程中,任何施于矫治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而支持这种移动矫正牙引起的反作用力的情况称为支抗。支抗是一个提供产生牙齿矫治力的基础,一般在正畸治疗中,支抗部分主要是由非矫治牙组成,腭部及牙槽也可作为支抗部分。支抗部分的牙齿受到矫治力所产生相反方向力即支抗力的作用。而矫治牙能否按设计要求的方向及程度移动,与支抗部分的设计有重要关系。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希望矫治牙按需要的方向及距离移动,而作为支抗部分的支抗牙则常要求尽量不移位或仅少量移位,以保持良好的关系。

要达到以上目的,必须设计充分的支抗,尽量使支抗力分散在多个支抗牙上,而这种作用在支抗牙上的力,不致使支抗牙移位或仅发生极少量的移位。相反,如在矫治器设计中,支抗不充分,即会出现在矫治牙的移动过程中,支抗牙亦发生移位而致关系紊乱,或因支抗牙移位而占用矫治间隙造成矫治困难。甚至由于一些错误的支抗设计或矫治加力,出现矫治牙移动不多而支抗牙却有大量移动的情况,导致矫治失败。

保持与保持器

畸形经过矫治后,牙齿排列整齐,关系正常。如果不设法将它们维持在协调正常的关系和颌位,往往有恢复到治疗前的趋势,这在正畸临床上称为复发。为了巩固牙颌畸形诊治完成后的疗效而采取的措施,叫做保持。保持同样是正畸治疗后不可忽视的过程。

一、保持器种类

(1)活动保持器: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保持器。它由唇弓、一对磨牙卡环及塑料基托组成。

活动保持器

(2)舌侧固定保持器:固定保持器是将成品的舌侧保持器或麻花丝黏结在牙齿舌侧或腭侧,病人不能自行取下。一般是在尖牙间黏结。

舌侧固定保持器

(3)负压压膜保持器:也叫透明保持器,是由塑料膜片在压膜机上按牙模型压制而成。用于矫治后牙齿的保持,整个覆盖在牙冠的表面,有利于牙位的稳定。因其美观、方便,以及对牙齿具有良好的固位作用,目前在临床应用广泛。

负压压膜保持器

二、保持的时间 要规定具体的保持时间是很难的,由于错的类型、矫治方法及矫治持续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保持的时间也有很大差别。一般要求病人在最初的6~12个月内,白天和晚上都必须戴用保持器;此后的6个月内,只需晚上戴用;再后6个月,隔日晚上戴用。如此戴用次数递减,直至牙齿稳定,不需要再用保持器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