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机制(血液病学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机制(血液病学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导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机制属于血液病学下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分支内容。本篇围绕血液病学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机制主题,主要讲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等方面医学知识。

ET本质上是一种以巨核细胞增生为主的克隆性多能干细胞增殖性疾病。但是,最近利用DNA和RNA X染色体失活模式的研究发现很多被诊断为ET(30%~50%)的患者都具有包括巨核细胞造血在内的多克隆性造血。与多克隆组相比较,单克隆组有着更高的血栓发生率,而在发病年龄、血细胞计数、脾大等方面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ET是否是一个异质性疾病以及关于ET的诊断标准或者诊断技术是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已经证实ET患者存在着多种与血小板及其他细胞系相关的异常。但是与PV中EPO水平下降相反的是,ET患者体内的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是高的或者正常的。TPO水平升高可能与ET患者体内异常血小板或者巨核细胞的异常TPO受体(MPL)有关。在正常情况下,TPO与MPL受体结合以便刺激巨核细胞的生成和分化。推测在ET中,由于MPL受体表达的缺失或者减少使得TPO不能与之正常结合,从而导致血浆中游离TPO的增加。但是,在ET中并没有鉴定到MPL受体的DNA结构异常或者突变,并且其骨髓细胞的MPL mRNA增多,因此推测可能是其mRNA翻译异常或者翻译后事件造成MPL表达的异常。与巨核细胞的异常生长和增殖相关的另一个发现是ET患者的内源性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并不依赖于TPO。

ET患者的血小板同样显示出了功能异常,主要表现在胶原、ADP或肾上腺素诱发的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ET的血小板也含有更少的α颗粒以及更少的致密体。还可以看到ET患者的血小板内vWF和纤维蛋白原的缺乏。而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有着正常的血小板聚集率。

最近有多个研究已经证实,与正常对照相比较,ET患者有着更高的多形核白细胞(PMN)活化。研究发现ET患者的PMN活化参数包括CD11b、白细胞碱性磷酸酶、细胞弹性蛋白酶以及髓过氧化物酶等都高于正常对照。另外,已经证实PMN活化水平与血浆凝集以及内皮标记物正相关,说明活化PMN 在ET血栓事件中的重要作用。PMN通过释放细胞内颗粒内容物来诱发血栓事件。PMN也通过其活化细胞膜上CD11b表达的增加与血小板结合。与其他促血栓形成状态例如不稳定心绞痛、血液透析、心肌梗死或卒中等一样,ET有着更高水平的循环PMN-血小板聚集物。ET和PV中的循环PMN-血小板聚集物的水平要明显高于其他CMPD和正常对照。这些都说明活化PMN以及血小板在ET的血栓事件中的作用。

与CML不同的是,至今在ET中还没有鉴定出特异的或独特的细胞遗传学异常。但是,最近研究显示23%~57%的ET患者存在着JAK2V617F突变,该突变可以造成JAK2酪氨酸激酶的持续激活。其他ET常见的细胞遗传异常还包括8+、9+、17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