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础与理论 > 血液病学 > 输血传播性疾病:乙型肝炎(血液病学 输血及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传播性疾病:乙型肝炎(血液病学 输血及输血不良反应)

导语:输血传播性疾病:乙型肝炎属于血液病学下的输血及输血不良反应分支内容。本篇围绕血液病学 输血传播性疾病:乙型肝炎主题,主要讲述乙型肝炎,输血传播性疾病,输血,乙肝等方面医学知识。

病原学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通过输血、密切接触、母婴和医源性途径传播。此病毒是1970年由Dane发现的。HBV在电子显微镜下呈42nm双层壳的颗粒。病毒颗粒有3种形态,即Dane颗粒、管型颗粒及小球形颗粒。完整的病毒颗粒由外膜包围核心,核心由核壳包围DNA。外膜蛋白由主蛋白、中蛋白和大蛋白组成。主蛋白是HBsAg的主要成分,又称S蛋白,由S基因编码,主要为非糖化蛋白P25及GP28。中蛋白是一种中分子的HBsAg,为S基因及前S2区的转录产物,主要为GP33及GP36两种糖蛋白。大蛋白是一种大分子HBsAg,由前S1、前S2及S基因共同编码,主要为P39及GP42两种蛋白。核壳蛋白含核心蛋白和蛋白激酶。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是一个环形、部分双链的DNA分子,分长链(负链)、短链(正链)。前者长度约3200个核苷酸,后者为长链的50%~100%。长链具有编码蛋白的能力,含有4个开放阅读编码区,分别对病毒外壳多肽(S)、核壳多肽(C)、多聚酶蛋白(P)及X蛋白编码。以后又发现二个开放读码(ORF5和ORF6)。短链无编码能力,它的存在对生成具有生物学活性的RNA是必需的。

流行病学

乙型肝炎呈全球分布。我国由于过去对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方法不够灵敏,输血后传播乙型肝炎的比例仍较高。据调查,我国HBsAg阳性率为10%,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达58. 1%,在世界上属高流行区。

本病的传播方式以肠道外传播途径为主,血液及血液制品的输注,特别是血液病患者多次、反复输注者更易感染。母婴传播发生率也不少;密切生活接触,即微量血的感染与性传播也在感染途径中占一定比例。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与感染病毒量多少有关,一般为2个月(37~87天)。约有半数病例无症状,有症状者30%~40%。大多为无黄疸型,除有消化道症状及乏力外,无其他异常;部分病例可有发热及黄疸等症状。急性感染患者约有65%病例呈亚临床感染,绝大部分恢复正常;25%病例呈急性乙型肝炎临床表现,其中90%恢复;10%病例转为慢性肝炎,这部分患者有70%~90%转变为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10%~30%病例转变为肝硬化;其中部分病例转变为肝细胞癌。

诊断

对献血者应做ALT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筛查,后者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放射免疫法,灵敏度要达到3ng/ml。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因随病期不同血清学标志亦不相同,其出现顺序大致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Ab)→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A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Ab)。因而可用ELISA或RIA进行上述5项指标测定。

近年来发现,乙型肝炎病毒长链S编码区分3段:即S基因、前S1基因和前S2基因。现可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前S1蛋白和前S2蛋白,其含量测定可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此外,还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它可测出血清中含量为10fg的HBV- DNA。HBV- DNA阳性是HBV感染的直接证据及传染性的指标;在疾病过程中则反映了HBV- DNA复制的活跃状态。

预防

要用敏感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方法筛查献血者;并严格控制及管理血液制品,必须进行病毒灭活处理;输血器、采血器、输液器等均应严格消毒;注射器应一人一针并一次性;要严格掌握输血的适应证。

献血者抗HBs阴性者要注射乙型肝炎疫苗预防,可在立即、1个月及6个月分别肌内注射1次,每次10~20μg,待抗HBs阳性后方可献血。乙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浆、冷沉淀、纤维蛋白原、第Ⅷ因子浓制剂及凝血酶原复合物,用湿热或溶剂/去污剂等方法处理灭活病毒,国内在应用上述血液制品后传播肝炎的危险性已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