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础与理论 > 血液病学 > 髓系肿瘤伴PDGFRβ重排(血液病学 髓系和淋肿瘤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髓系肿瘤伴PDGFRβ重排(血液病学 髓系和淋肿瘤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导语:髓系肿瘤伴PDGFRβ重排属于血液病学下的髓系和淋肿瘤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分支内容。本篇围绕血液病学 髓系肿瘤伴PDGFRβ重排主题,主要讲述骨髓肿瘤,PDGFR等方面医学知识。

一、定义

本病是一种独特类型的髓系肿瘤伴5q31-33位点上PDGFRβ重排。通常为t(5;12)(q31-33;p12)染色体易位以及导致形成的ETV6-PDGFRβ融合基因。在不常见的变型中,其他涉及5q31-33断裂点的易位导致也含PDGFRβ的其他融合基因。在t(5;12)的病例以及在变异型易位,PDGFRβ断裂点一般位于10号外显子上游区域,其伙伴基因本身具有转曲螺旋,使得融合蛋白形成二聚体化功能域,PDGFRβ不依赖其配体而形成受体二聚体,并发生自身磷酸化,从而引起酪氨酸激酶持续激活。血液学表现最常是CMML(通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有些患者曾被确定为不典型慢性髓系白血病(aCML)(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CEL及MPN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个别病例曾被诊断为AML,可能叠加于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以及幼年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但非必有。能发生急性转化,常在相对短的时期内发生。MPN伴PDGFRβ重排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治疗敏感。

二、流行病学

男性多见(男:女= 2:1),发病年龄范围很大(8~72岁),发病高峰期在中年人,中位发病年龄为40多岁后期。

三、临床表现

患者常有脾肿大,少数有肝肿大。一些患者有皮肤浸润,一些有心脏损害导致心力衰竭。

四、实验室检查

一)外周血:白细胞数增多。可有贫血和血小板计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幼稚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多。罕见情况下,嗜碱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二)骨髓:骨髓穿刺液涂片有核细胞增多,分类计数粒系(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骨髓活检还可见肥大细胞增多,肥大细胞可呈梭形。骨髓网状纤维可增多。疾病慢性期时,外周血与骨髓原始细胞数<20%。

三)细胞化学: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细胞化学染色分别呈各自应有的反应。

四)免疫表型分析:如同在大多数肥大细胞疾病患者中所见到的那样,肥大细胞表达CD2与CD25。

五)细胞/分子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析常有t(5;12)(q31-33;p12),该染色体易位导致形成ETV6-PDGFRβ(TELPDGFRβ)融合基因。迄今已发现的累及PDGFRβ基因的染色体易位及其相应的融合基因见下表。

累及PDGFRβ基因的染色体易位及其相应的融合基因

aCML,不典型慢性髓系白血病;CEL,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ML,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PD/MDS,骨髓增殖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PN,骨髓增殖性肿瘤

并非所有呈t(5;12)(q31;p13)特征的易位都导致形成ETV6-PDGFRβ融合基因,无融合基因的病例不能归入这种类型MPN中,并且重要的是,伊马替尼治疗可能无效。这种病例中的一种替换致白血病机制是白介素3(IL-3)功能上调。因此推荐采用RT-PCR使用适合于所有已知断裂点的引物来确证ETV6-PDGFRβ融合基因。由于发生在5q33这一区域的断裂区不一定都累及PDGFRβ基因,应通过FISH等方法证实是否存在PDGFRβ重排。

五、诊断

诊断标准为:骨髓增殖性肿瘤常有显著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时为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单核细胞增多,存在t(5;12)(q31-33;p12)或其变异型易位,或有ETV6-PDGFRβ融合基因或其他PDGFRβ重排。

因为t(5;12)(q31-33;p12)并非总会形成ETV6-PDGFRβ融合基因,后者亟须分子学方法的确定。若无法进行分子学分析,如为Ph阴性MPN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一种涉及5q31-33断裂点的易位时,应疑及本病。

六、治疗

同“髓系和淋系肿瘤伴PDGFRα重排”患者。

七、预后

伊马替尼出现之前,中位生存期<2年。尚无伊马替尼治疗患者生存期的可靠数据,但有一个小系列(10例)表明,中位生存期为65个月。随着对患者的确认和诊断时而不是有心脏损害或发生转化时就开始适当治疗,中位生存期可能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