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 继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血液病学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继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血液病学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导语:继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属于血液病学下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分支内容。本篇围绕血液病学 继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主题,主要讲述免疫球蛋白等方面医学知识。

伴发于非浆细胞性疾病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称为继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可见于多种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恶性贫血、Crohn病等)、癌症(结肠癌、肺癌、前列腺癌等)、感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棒状杆菌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巨细胞病毒感染、HIV病毒感染等)、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代谢性疾病(戈谢病等)、骨髓增殖性疾病(慢性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B细胞和T细胞淋巴瘤等。还有报告在化疗后、放疗后及骨髓移植后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对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出现于上述各种疾病中究竟是偶然的巧合抑或是两者有着内在联系,目前尚无肯定一致的结论。根据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不具有抗肿瘤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及切除肿瘤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依然存在的事实,一般认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与肿瘤同时存在恐系巧合。流行病学调查未发现肿瘤患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发生率与正常人群有明显差异的事实也支持这一观点。但是少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具有类风湿因子特性或参与冷球蛋白的形成,表明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部分周围神经病患者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可与周围神经髓鞘磷脂结合,可能参与发病过程,但大多数周围神经病患者并无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表明另有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继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本身通常不引起临床表现或体征。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与其原发病有关。在少数情况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具有抗红细胞、抗凝血因子或抗胰岛素特性,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获得性血管性假血友病或低血糖症。

四、诊断

根据血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尿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有原发病存在、排除恶性浆细胞病,即可诊断本症。除有原发病外,本病与原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相似,故可参考表107- 1将本症与多发性骨髓瘤加以鉴别。

五、治疗及预后

本症的治疗及预后均取决于原发病。继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本身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当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直接引起溶血性贫血、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低血糖或其他症状时,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

(武永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