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 > 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血液病学 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

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血液病学 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

导语: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属于血液病学下的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分支内容。本篇围绕血液病学 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主题,主要讲述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骨髓纤维化等方面医学知识。

流行病学: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CIMF)的发病率估计为0. 3~1. 5例/10万人年。多见于中老年人,中位发病年龄约为70岁。男女发病相当。尽管CIMF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是骨髓纤维化可以继发于其他血液系统疾病或者非血液系统疾病。例如,25%~50%的PV患者、2%~3%的ET患者都会发生骨髓纤维化。继发性骨髓纤维化远比CIMF多见,因此在诊断CIMF之前排除这些继发性因素就显得极为重要。

临床表现:约30%的患者在确诊时无任何症状,主要是因为查体或者偶然发现血象异常或脾大而就诊。常见的症状包括高代谢状态(发热、盗汗和体重下降)、肝脾大相关症状(例如腹胀、食欲不振、腹痛等)、血象异常相关症状(例如乏力、呼吸困难,瘀斑、瘀点等出血表现)。痛风和肾结石也不少见。

脾大是CIMF最突出的体征,常常表现为脐下或者跨过中线的巨脾。当出现脾梗死或者脾周炎症时也可出现左上腹痛。50%的患者可以出现肝大,部分患者可以出现门静脉高压,表现为腹水、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肝性脑病等。门静脉血栓形成也是CIMF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可以是CIMF的首发表现。

几乎所有器官都可以出现髓外造血灶,局部器官受累可以表现为脾大、肝大、淋巴结肿大、多浆膜腔积液或者血尿、咯血或呼吸困难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以表现为颅内压增高、意识不清、运动和(或)感觉异常等。皮肤受累比较罕见,可以表现为结节红斑、皮下结节、溃疡或红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