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液质认知的历史回顾(肿瘤恶液质 恶液质概述)
人类对恶液质作为一种症状或体征的认识已经有几个世纪的历史,公元前460—前377年,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of Cos或Hippokrates of Kos)曾经写道“the flesh is consumed and becomes water,... theabdomen fills with water,the feet and legs swell,theshoulders,clavicles,chest,and thighs melt away... Theillness is fatal.”已知最早使用cachexia大约是在1535~1545年,有人认为具体是1538年。但是,不知道是谁最先将cachexia用于描述慢性疾病的非自主性体重丢失。
PubMed上能够查阅到的恶液质最早文献为1840年的Dalrymple J.On the rapid organization of lymph in cachexia. Med Chir Trans,1840,23:205-220,438。在该文中,作者列举了梅毒、坏血病、肿瘤、绞窄性腹股沟疝、创伤、结核病、急性与慢性炎症等病例,讨论这些情况下血液、淋巴液渗出后的机化问题,作者的结论为渗出的血液中的可机化物质在消耗性、恶液质性个体中比在健康人中更容易机化。作者还观察到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更短。
1850年,英格兰诺福克郡(Norfolk)斯沃弗姆(Swaffham)伯明翰(Birminghan)皇后医院Rose医生报告:斯沃弗姆(Swaffham)监狱的囚犯特别容易患淋巴结核病(scrofulous),囚禁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其死亡率也非常高。Rose观察到,囚犯的淋巴结核与日常临床上见到的淋巴结核不同,Rose称其为淋巴结核恶液质(scrofulous cachexia)。囚犯在囚禁6个月、多数是8个月后开始出现症状:患者苍白,消瘦,情绪低落,食欲下降,睡眠障碍,大汗淋漓,腹泻,脉搏细快、微弱、不稳,颈部淋巴结肿大,而且迅速增大,并发肺结核、结核性腹膜炎。Rose还发现,在患者出现症状时,立即给他们口服鳕鱼肝油,患者症状立即改善,面色红润、富有活力,犹如入院前一样。两个病情严重者,监狱本计划将他们因病提前释放,服用鳕鱼肝油1个月后,患者完全恢复,被迫继续服刑。这是笔者见到的鱼油用于治疗恶液质最早的文献报告,详细见参考文献Rose C.Remarks on the Use of cod-liver oil in jail cachexia.Prov Med Surg J,1850,14(24):657.
1873年,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Lane SA,FRCS.在伦敦St. Mary医院做学术讲座,介绍了三期梅毒,即梅毒恶液质,他第一次阐述了二期梅毒与三期梅毒(即梅毒恶液质期)的区别。他报告:梅毒恶液质期患者表现为:骨膜炎,骨疡及骨坏死,关节炎,睾丸炎,巩膜炎,脓疮样梅毒疹,皮肤恶性溃烂,软腭、咽喉、直肠、阴道、阴唇等快速溃疡及结痂。尸体解剖发现肝、脾、肾、肺及其他内脏淋巴组织异常机化。他认为三期梅毒没有传染性。此期的治疗应该用sarsaparilla(撒尔沙植物,由撒尔沙根中提炼的药)、碘化钾,而不应该用水银,此时水银反而有损伤作用。与二期梅毒显著不同,二期梅毒有传染性,水银有效,而碘化钾无效。
189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医院的Da Costa医生报告了一例22岁水手疟疾恶液质患者,合并一过性弱视、双侧偏盲。同年,伦敦大学医学院Horsley V报告了甲状腺切除术后碘缺乏性恶液质黏液性水肿的治疗方法,在其他人的实验基础上,他提出用羊的甲状腺移植治疗黏液性水肿。
1935年,Shaw M医生报告了一例垂体恶液质(Simmonds病),患者Laurence B,出生于1916年10 月16日,因为极度消瘦两个月入院,体重由平时的84磅(1磅≈0.454千克)下降为57磅,减少了32%,同时合并便秘及食欲下降。服用士的宁(番木鳖碱)、鱼肝油、垂体等后,患者体重增加、食欲恢复。
2014年1月28日美国东部时间0:00am,笔者以cachexia从PubMed上搜索文献,一共搜索到文献6604篇,按发表时间排列见表1-3-1。
表1-3-1 PubMed恶液质文献检索情况
由表1-3-1可以看出,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恶液质的文献开始迅速增加,几乎每10年翻一番,这些数字反映了医学界对恶液质的重视。
早期,恶液质顾名思义是一种恶性或良性但是不可治愈的疾病的终末期状态,指人体显著消瘦、贫血、精神衰颓等全身功能衰竭现象。此时,机体代谢发生改变,机体不能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而从人体固有的脂肪、蛋白质夺取营养构建自身,故机体丢失了大量营养物质,特别是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与此同时,体内氧化过程减弱,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以浪费型代谢为主的状态。患者食欲缺乏,只能少量饮食或根本不能进食,能量摄入不足,极度消瘦,皮包骨头,形如骷髅,贫血,无力,完全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极度痛苦,全身衰竭等。
Cachexia在国内有两种不同的翻译:恶液质与恶病质。究竟是谁最先将cachexia引进中国,是谁最先翻译了这个名称?笔者手头掌握的资料没有办法考证,也无法考证恶液质与恶病质的中文翻译哪个在先,哪个在后,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翻译。
Cachexia之所以翻译为恶液质,据称这个译名来源于体液病理学的概念。体液病理学认为疾病的本质在于体液的异常,原文出自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现在是指肿瘤、结核、血友病等疾病晚期所出现的全身衰竭状态,可看作是由于全身多脏器功能障碍导致的一种中毒状态,患者表现为消瘦、贫血、乏力、皮肤呈污秽黄色。
笔者倾向于第一种翻译名称,所以本书全部采用“恶液质”而非“恶病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