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后天性的 > 胃结肠心脏综合征(Payr综合征、结肠曲综合征)(心血管 后天性的)

胃结肠心脏综合征(Payr综合征、结肠曲综合征)(心血管 后天性的)

导语:胃结肠心脏综合征(Payr综合征、结肠曲综合征)属于心血管下的后天性的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心血管 胃结肠心脏综合征(Payr综合征、结肠曲综合征)主题,主要讲述结肠等方面医学知识。

英文:gastro-colon-cardia syndrome;
同义名:Payr综合征、结肠曲综合征、脾曲综合症

本综合征是指结肠肝曲部或脾曲部,由于积气过多而引起的腹痛、腹胀等一系列症状外还有类似心绞痛样发作的一组综合征。患者有左上腹胀痛,心前区闷胀感、压迫感。排气、排便后症状可缓解。预后良好。

溯源与发展

本综合征是脾曲综合征的一种类型。1853年Virchow病理解剖时发现结肠脾曲有局限性非结核性粘连,以后于1885年Clanard,1895年Legme,1902年Tervler在结肠梗阻的患者作部腹探查时,分别发现结肠脾曲有粘连,德国外科医生Payr收集了5例这样患者,认为是一种独立疾病,称之为Payr syndrome,1952年由Machella提出称为脾曲综合征,而肝曲综合征是在1955年由Palmer提出的。目前统称为结肠曲综合征。胃-结肠-心脏综合征是结肠曲综合征的一个类型。

发病机制

本综合征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由于结肠功能紊乱引起的,属精神躯体性疾病。本综合征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患者;
  • 与结肠部气体张力有关Machella观察过40例患者,把气囊插到患者脾曲,向气囊内充气,使脾曲扩张,患者就出现症状,放气后症状很快消失。
  • 结肠过长下垂岩井认为由于横结肠过长而下垂,使弯曲部转角过急,肠内容物经过弯曲部反复刺激,使该处周围发生炎症及粘连。但岩井同样发现横结肠位置形态都正常的人也患有本征。
  • 本征属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一部分。
  • 本征与消化道激素有关,Harrey等用胆囊收缩素后,了解了肠道运动与症状的关系。藤田做了对照研究,发现餐后本征P物质的浓度比正常人高。而且与舒血管肠肽及肠高血糖素原有关。

临床表现

患者有左上腹、左前胸胀痛、闷胀感,可放射到左肩、颈部、腕部,有的患者存心前区压迫感、心慌、呼吸困难,类似心绞痛发作。情绪变化可引起症状发作。因便秘或进食不消化的食物后可使症状加重。睡眠中翻身也可以出现症状,排气、排便后症状可缓解。

治疗、预后

生活要有规律,吃容易消化产气少的食物。养成每天大便的习惯。加强体格锻炼,避免精神刺激。镇静剂、解痉剂、气体吸附剂可酌情选用。合理治疗可控制症状,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