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先天性畸形综合征 > Longevity综合征(长寿综合征、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心血管 其他畸形)

Longevity综合征(长寿综合征、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心血管 其他畸形)

导语:Longevity综合征(长寿综合征、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属于心血管下的其他畸形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心血管 Longevity综合征(长寿综合征、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主题,主要讲述长寿,蛋白血症等方面医学知识。

英文:Longevity syndrome(MIM 152430)
同义名:长寿综合征、Glueak综合征、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

溯源与发展

1975年首次由Glueak报道12个家系患高脂蛋白血征,翌年又报道了18个家系,至1980年再度报道了26个家系。在此期间Arogaro也报道3个家系。其特征是根据某些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及家族性低β脂蛋白血症的患者很少罹患动脉硬化,特别是缺血性心脏病,从而表现出长寿倾向的特点加以指导并命名的;该症患者在临床上无特殊表现,只是在血液生化检查时出现下列结果:

  • 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
  • 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
  •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LDLC:HDLC)也显示低值。

家族性高α-脂蛋白疵症

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征的病因尚未完全被阐明,通常认为和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用患者皮肤纤维母细胞在玻璃试管中做的研究表明,HDL和细胞表现结合牢固,而进入细胞内的甚少。

遗传形式

1974年Glueck认为本症患者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而在1975年对18个家系做调查时,因未见到HDL-C值具有双峰性,故认为环境因素对本症的发生颇具影响,然而于1980年调查的26个家系的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中,15个白人家系患者的HDL-C值都明显地存在双峰性,据此推断。脂蛋白血症与遗传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患者不具有普通型高α-脂蛋白血症患者的一般症状,其血清各类脂蛋白的变化情况如下:随着HDL-C增加,总胆固醇轻度增加,多数正常。至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标准,Glueck等主张取HDL-C平均值(55±12)mg%的90%以上,即70mg以上为好。日本的间本氏等主张将HDL-C值超过80mg作为α-脂蛋白血症的标准。

作为反映动脉硬化进展程度的LDL-C/HDL-C的比值,在正常人为2.36±0.09,在本征患者则低于1.21±0.06。如进一步把HDL-C分为低比重的HDL2(1.063 <d<1.125)和高比重的HDL3。本征患者血中HDL2和HDL3值均增加。其中后者增加更为明显。患者HDL的载脂蛋白和正常人的基本相等,其LDL-C值正常甚至轻度下降,甘油三酯值亦正常。

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无ST-T改变;心脑血管造影示无血管狭窄征象。

长寿性

据人寿统计学研究,本征35岁时的预计寿命据推测比一般居民延长4年,对80岁以上者进行分析,其寿命可望延长10年。

患者男性,89岁:

  • a:第1~11个P-QRS-T波群的P波有规则出现,其后有下传的QRS-T波群,P-R间期0.18s,P-R间期互差<0.12s,心率90bpm,为窦性心律,无ST-T改变;
  • b:为趋势图,可以看出每小时心率的变化,都在正常范围内,心率变异性亦属正常;24h窦性总心率13000,最高心率152bpm,最低心率52bpm,平均心率78bpm;AECC示正常窦性心律。

家族性低β-脂蛋白血症

发病机制

本征原因是β载脂蛋白酶减少或缺乏,可解释为肝内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减少,其结果LDL也下降。

遗传形式

该症患者特点是血液中载脂蛋白β低下(同型结合体上无载脂蛋白β,异型结合体上载脂蛋白β减少),血中脂蛋白浓度降低至正常的10%,而并非无β-脂蛋白,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临床表现

异型结合体者仅有轻度的脂肪吸收障碍和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外周血中可出现棘细胞。在同型结合体者,需和显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无β-脂蛋白血症者鉴别,其中重要一条是后者几乎发生进行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消化道症状,如脂肪泻、肠黏膜及肝细胞内脂肪沉着,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症状和视网膜色素变性,末梢血见棘红细胞,患者可因心律失常而猝死(Bassen-Kornzwieg综合征)等。在患者外周血中亦可见到典型的棘细胞。化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LDL及总胆固醇减少。

长寿性

低β-脂蛋白血症患者和高α-旨蛋白患者一样,亦能长寿。据人寿统计学研究,本症35岁的预计寿命推测较一般居民多8~10岁,80岁以上者,预计寿命多6~9岁。高α兼低β-脂蛋白血症者多10岁。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