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电散点图 > 室性早搏的心电散点图(心血管 心电散点图临床应用)

室性早搏的心电散点图(心血管 心电散点图临床应用)

导语:室性早搏的心电散点图属于心血管下的心电散点图临床应用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心血管 室性早搏的心电散点图主题,主要讲述室性早搏,心电散点图等方面医学知识。

室性早搏大多发生在窦性心律基础上,连续的窦性心律形成稳态吸引子图形,位于45°线上。当室性早搏发生时,窦性与室性相互转换时的偶联点形成非稳态吸引子,脱离45°线,故室性早搏的心电散点图都是多分布图形,即在一幅心电散点图中有多个子图。通常反复单发或伴有联律的室性早搏呈四分布图形,在早搏前点吸引子的B图中,单发室性早搏的早搏前点吸引子靠近近端,联律型早搏的偶联点吸引子分布在远端。持续性室性早搏二联律呈两分布,间歇性室性早搏二联律呈三分布,成对室早形成的稳态吸引子和非稳态吸引子图形位于45°线及45°线两侧加速区与减速区的近端。临床观察发现,与室上性早搏不同,室性早搏联律间期与其前窦性RR间期形成的早搏前点吸引子B图(多数呈线状,少数呈疏散的片状),如果呈线状,则其长轴(B线)的斜率都有趋小的倾向,大多数室性早搏的B线斜率都趋向零。片状分布图形表明室性早搏的联律间期无规律,并多伴有窦性心律的心率变异性降低,是心室自律性增高的早搏,多见于病理性心脏的病例,而线状图形表明其联律间期的变化很小,是折返性早搏的表现,多见于功能性室性早搏。

单发室性早搏

表述一次单发的室性早搏周期共有四个散点(图1),即P1~P4,其中每个散点都代表室性早搏过程中RR间期所发生的变化。相对匀齐的窦律RR间期形成45°线上的稳态吸引子(P1点),窦律RR间期与室性早搏联律间期形成快加速区的早搏前点非稳态吸引子(P2点),早搏联律间期与代偿间期形成快减速区的早搏点非稳态吸引子(P3点),早搏代偿间期与其后恢复正常的窦律RR间期形成慢加速区的早搏后点非稳态吸引子(P4点)。当室性早搏反复发生时,P1、P2、P3、P4点分别形成四个散点集落———吸引子的图形。根据临床观察,多数窦性心律伴室性早搏的B线斜率趋向零。这与室上性早搏四分布图形的B线斜率趋向0.5有明显的不同,也是临床上对二者进行区分的重要参考指标(图2、图3)。但也有少数短联律间期宽QRS波,代偿

图1 四分布室性早搏发生机制

上图是动态心电图片段;左下图是在一次室上性早搏中按RR间期发展顺序制作的散点,其中P1是两个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的点(N-N-N);P2是室性早搏的“早搏前点”,是窦律RR间期与早搏联律间期的点(N-N-V);P3是“早搏点”,是早搏联律间期与代偿间期的点(N-V-N);P4是“早搏后点”,是早搏代偿间期与窦律RR间期的点(V-N-N);下中、下右图是室上性早搏反复出现,由于窦性心率的变异,每次散点发生移位,形成四个吸引子的示意图与临床真实图形。

图2 单发室性早搏四分布图形

心电散点图中位于45°线中段的棒球拍形稳态吸引子图形由窦律RR间期形成,位于快加速区的非稳态吸引子图形由早搏前点形成,位于快减速区的非稳态吸引子图形由早搏点形成,位于慢加速区的非稳态吸引子图形由早搏后点形成,其中,早搏前点吸引子图形的长轴平行于X轴是本例心电散点图的特点,这是最常见的窦性心律伴室性早搏的图形,目前被认为是折返性室性早搏。

图3 不同患者单发室性早搏

不同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电散点图,均呈四分布,其中代表早搏前点的吸引子B图的长轴(B线)都与X轴接近平行,说明早搏的联律间期不受其前窦律间期变化的影响,这是多数室性早搏B线斜率的特点,与此不同的是室上性早搏的B线多数都与X轴成角(图7-2、图7-3),这是两者之间的重要区别点。

间期完全的病例,其B线斜率类似于多数室上性早搏(图4)。

图4 室性早搏少见的四分布心电散点图

同图2的四分布图形一样,本例心电散点图中位于45°线中段的棒球拍形稳态吸引子图形由窦律RR间期形成,位于快加速区的非稳态吸引子图形由早搏前点形成(但图形长轴与X轴成夹角),位于快减速区的非稳态吸引子图形由早搏点形成,位于慢加速区的非稳态吸引子图形由早搏后点形成,其中,早搏前点吸引子图形的长轴与X轴成夹角是本例心电散点图的特点,这是较少见的窦性心律伴室性早搏的图形。

单发室性早搏及室性早搏二联律

窦性心律伴单发室性早搏及室性早搏二联律的图形具有与窦性心律伴单发室性早搏类似的图形特征,包括吸引子的数目、分布位置和B线的斜率。单发室性早搏的早搏前点吸引子和联律性室性早搏的偶联点可包含在吸引子B的图形(位于快加速区的两个部分重叠的吸引子)中,前者分布在图形的近端,后者靠向远端(图5)。

图5 单发室性早搏及室性早搏二联律

左上图是窦性心律伴室性早搏部分呈室早二联律的心电散点图,看似呈四分布,但仔细辨认可见“早搏前点”的吸引子B图由两部分重叠而成,经回放实时心电图显示,单发早搏前点的吸引子在近端,联律性早搏的偶联点吸引子在远端,如右上的示意图所示

持续室性早搏二联律

持续室性早搏二联律是记录期间室性早搏二联律无休止地持续发生,意味着在一份数据中没有连续的同源心搏,心搏总在窦房结与心室两个起源点之间交替,稳态吸引子不履存在,只有脱离45°线的非稳态吸引子。当心搏起源点由窦房结转为室性早搏时,散点位于加速区,当由心室转向窦房结时,散点位于减速区,形成特有的二分布图形(图6)。如果在记录期间先是持续性室性早搏二联律,但中途转为持续性窦性心律,或先是持续窦性心律,后转为二联律,或者是室性早搏三联律,都会形成图7所示的三分布图形,包括位于45°线上的窦性心律稳态吸引子、分布在加速区与减速区的联律性非稳态吸引子图形(图7)。

图6 持续室性早搏二联律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散点图呈三分布,由一个稳态吸引子和两个非稳态吸引子集成;结合回放的心电图,确认一个位于45°线近端的小圆形稳态吸引子图形由反复阵发室性心动过速形成,位于快加速区的非稳态吸引子图形由二联律的早搏前点形成、快减速区的非稳态吸引子图形由二联律的早搏后点形成。

图7 间歇性室性早搏二联律、三联联律

心电散点图呈三分布,由一个稳态吸引子和两个非稳态吸引子组成;结合回放的心电图,确认位于45°线中段的棒球拍形稳态吸引子图形由连续窦律RR间期形成,位于快加速区的非稳态吸引子图形由二、三联律的早搏前点形成、快减速区的非稳态吸引子图形由二、三联律的早搏后点形成。

插入性室性早搏

窦性心律伴插入性室性早搏可在心电散点图上形成两个稳态吸引子图形,一个是位于45°线中段的窦性心律吸引子的A图,另一个是由插入性早搏的两个短RR间期形成的位于45°线近端的吸引子图形。多数情况下,插入性早搏前后的两个RR间期并不等长,多数情况插入性早搏后的RR间期略长,导致减速现象(RRn<RRn+1)使插入性早搏的吸引子图形稍稍偏向减速区一侧。而早搏前点的吸引子位于加速区,早搏后点的吸引子位于减速区,所以窦律伴插入性室性早搏的图形是四分布。但在一份动态心电图中,插入性室性早搏很少单独出现,而是多与单发性室性早搏、联律性室性早搏相间而见(图8~图10),所以图形还具有相关室性早搏及各种早搏图形重叠的特点,使心电散点图呈现复杂的多分布图形。

图8 室性早搏及插入性室性早搏

在一份24小时数据中,插入性室性早搏很少单独出现,而是伴随频繁单发室性早搏出现,心电散点图中在典型的室性早搏的四分布图形之外,可见图的近端45°线斜上方有两个面积较小的非稳态吸引子图形,其中紧靠45°线的紧致的吸引子图形是插入性室性早搏的“早搏点”吸引子,其上方快减速区稍远处的小吸引子图形是插入性室性早搏的“早搏后点”吸引子,多数插入性室性早搏的宽QRS波的前RR间期<后RR间期,所以“早搏点”吸引子不是正好位于45°线,而是在其上方附近的快减速区,回放心电图证实插入性室早前后两RR间期之差,这是决定插入性室早的早搏点位于45°线减速区一侧的因素。

图9 室性早搏及插入性室性早搏

图9是与图8一样的室性早搏及插入性室性早搏,但本例插入性室性早搏前后两个RR间期很接近,故其形成的吸引子图形更接近45°线。

图10 室性早搏及插入性室性早搏

心电散点图中插入性早搏的稳态吸引子正好位于45°线上,形成近端一个小圆形吸引子图形,而早搏后点完全重叠在加速区的吸引子中。

成对室性早搏

窦性心律伴成对室性早搏是在窦律RR序列中突然出现两个短RR间期,但有时成对出现的室性早搏常被掩埋在单发室性早搏的图形中不易被发现,在一份动态心电图数据中,成对室早常伴随频发的单发或联律性室性早搏,使心电散点图也具有相应的图形特点(图11)。

图11 成对室性早搏

心电图显示,本例有成对室早与单发室早存在,成对室早与成对的室上性早搏一样,形成位于45°线近端的小圆形吸引子图形,但当窦性心率快时,成对室早的图形被掩埋其中,无法辨认,示意图显示成对室早的位置;除此,本例单发性室早还呈现出典型的室早四分布图形。

多源性室性早搏

多源性室性早搏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固定的联律间期,只在很小范围内受其前窦律RR间期影响,目前认为这是有两个折返路径的室性早搏。另一类是疏散的片状图形的室性早搏,联律间期无明显规律(图12、图13),目前认为这可能是心室有多个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的室性早搏。
 

图12 联律间期较固定的多源性室性早搏

左上图的心电散点图和右上图的示意图显示,在快加速区与快减速区各有两个非稳态吸引子:两个早搏前点的吸引子B图和两个早搏点的吸引子C图,在慢加速区有两个早搏后点的D图,表明有两个联律间期固定的异位起搏点,经逆向回放心电图,确定是两个固定联律间期的室性早搏。

图13 多源性室性早搏,伴成对发生室性早搏

心电散点图中各非稳态吸引子之间若即若离,界线不清,每个吸引子分布面积均较大,表明室早的联律间期不固定,并且规律性不强,是自律性增高的多源性室性早搏的反映;图的近端有两个短小的吸引子图形,是由成对室性早搏形成的图形。

并行心律性室性早搏见后续。

小结

室性早搏的心电散点图为多分布图形;单发性室早的典型图形呈四分布,图中早搏前点形成的B图长轴(B线)多数平行于X轴;联律性室性早搏可呈二分布或三分布;与室上性早搏一样,室性早搏的非稳态吸引子图形位于快加速与快减速区;多数室性早搏的B线都有平行于X轴的趋势,这与多数室上性早搏的B线与X轴成夹角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