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皮肤科学基础 > 皮肤病学 > 硒缺乏症(皮肤病学 营养障碍性皮肤病)

硒缺乏症(皮肤病学 营养障碍性皮肤病)

导语:硒缺乏症属于皮肤病学下的营养障碍性皮肤病分支内容。本篇围绕皮肤病学 硒缺乏症主题,主要讲述硒缺乏症,硒,微量营养素缺乏等方面医学知识。

1957年Schwarz和Filtz给缺硒和维生素E的大鼠喂饲少量硒,能预防肝坏死,提出硒是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1973年我国学者首先报道了人类硒缺乏可引起克山病。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谷类、肉类(包括禽、鱼及内脏)、奶类等食物中获得硒,WHO提出人群平均摄入硒量的安全范围低限,成年男性为40μg/d,成年女性为30μg/d。引起硒缺乏的原因是土壤中低含硒量地区的人群、低出生体重儿和长期胃肠外补充营养的病人。

硒作为酶或蛋白质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所以这些蛋白质的生物功能也就是硒的生化功能,在抗氧化、保护细胞膜和细胞器的膜、肌营养、生长发育、肝功能、甲状腺功能、免疫和防止肿瘤发生等方面发挥作用。

克山病与硒缺乏之间存在明显关系,好发于生育期妇女和断奶后至学龄前的儿童,该病主要特征是心肌病变,心脏明显扩大,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肌肉痛、肌乏力伴肌肉酶值升高。儿童患者皮肤和毛发色素减退称假性白化病,亦可出现白甲和起毛圈(Terry)样甲。

患者可用亚硒酸、硒酸盐、硒化酵母或硒蛋氨酸补硒,剂量为每天3μg/kg,治疗后皮肤和头发的色素可恢复正常。